扫码手机阅读

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作者:力大如牛 | 分类:历史 | 字数:52.4万

第92章 拍马屁啊

书名: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作者:力大如牛 字数:2559 更新时间:2025-02-04 02:06:41

朱厚照浑身一激灵。

知道黄照这个名字的,整个大明屈指可数。

可偏偏,他的父皇就知道。

朱厚照此刻心里是万分懊悔。

自己当初怎么就猪油蒙了心,把什么事都给父皇讲了呢?

那是能吹嘘的事吗?

这可倒好,全来了!

李东阳更是震惊。

他对这声音太熟悉了,入阁近十年。

哪一日不是伴着这声音?

“苏......苏公子,在下还有要务在身,今日宾客繁多,还是不久留了吧,”

李东阳起身便要走。

李兆和则是一头雾水,拦了下来。

“父亲别急,还没吃饭呢。”

刚才父亲的状态就有点不对,哪有半点阁老的沉稳。

现如今,饭都不吃就要走。

之前还特地说带上两个厨子呢。

李东阳无奈,只能苦笑着坐了回去。

同时,暗暗祈祷待会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苏策见朱厚照不动弹,闷着头装傻。

只得自己去开门。

又是吱呀一声。

却见门外两人正候着。

后面的那位身材高大,面色白净,穿着身粗布衣裳,低着头,正是萧敬。

前面的则是中年人模样,不怒自威,虎目含着揶揄,正背着手笑吟吟的打量自己。

不是当今圣上,弘治皇帝还能有谁?

朱厚照好像老鼠见了猫,心里哀嚎一声。

恨不得有个地缝能钻进去。

李东阳也不遑多让。

他先前与弘治皇帝说,自己在府上休养。

没想到,今天居然在苏策家里碰面了。

全天下还有比这更巧的事吗?

苏策眨了眨眼,有点没反应过来。

自称是黄照之父......那不就是朱佑樘吗?

他不觉惶恐,只觉好奇。

原来,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弘治皇帝,就是这个模样。

都说老朱家子孙面色黝黑,身材高大。

看弘治皇帝好像也不是那么“粗犷”,反倒是像个教书先生。

“你便是苏公子吧?”

“常在家听犬子提你,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苏策下意识的让出身位。

弘治皇帝自顾自的迈进门槛,背着手,倒像是逛自己家后院。

“我名黄佑,你叫我声黄叔便可。”

他取名也是极有意思。

若是和朱厚照一样,取黄为姓,取名字最末一字为名,就变成了黄樘。

“樘”之一字,仅有在当今圣上的名字里才同“撑”音。

单拎出来,便读同“堂”音。

所以组合起来,音似“荒唐”,这才取了第二个字,叫黄佑。

苏策反应过来后,彬彬有礼,答道:

“在下苏策,见过黄叔。”

“今天好几位贵客莅临寒舍,小宅真是蓬荜生辉。”

他想提前给弘治皇帝提个醒,里面可不止朱厚照一个人。

弘治皇帝光顾着看,没细想苏策说的什么。

直到走进院里,他巡视了一圈。

见了众人,有些愕然。

好家伙。

一个皇帝,一个太子,一个阁老。

真就快在苏策家里开会了。

李东阳与弘治皇帝对视的瞬间。

两人表情各异。

李东阳惶惶心惊,想起身行礼,又觉得不妥。

于是低着头,装作发呆的样子,笑笑就算对付过去了。

弘治皇帝有些意外,本以为是来抓朱厚照的,没想到还有意外惊喜。

倒是李兆先,眼神在几人之间来回看着。

“父亲这是怎么了?”

“当今陛下都见得,怎么现在见了生人,不言声了?”

怕什么来什么。

李东阳当即一颤,随后厉声训斥道:

“胡言乱语什么!该掌嘴!”

还说什么当今陛下?

那不就在眼前呢吗?

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

这儿子傻透了啊!

李兆先自讨没趣,撇了撇嘴。

友善的站起来,眼神真挚清澈,冲着弘治皇帝行了个晚辈的礼。

“黄叔好,我名李兆先,是苏策的朋友。”

“黄公子也是苏公子的朋友。”

“无巧不成书,今日一见也算结识了,有空来我李府一聚。”

“家父讳东阳,别的不敢说,吃酒钱还是请的起的。”

他“谦逊”的一笑,暗里报了家门。

朱厚照被提到,但脑子懵懵的。

一时间有点理不过来关系。

反倒是弘治皇帝,背着手,玩味的说道:

“哦?”

“你父亲是阁老啊,早闻大名了。”

“虎父无犬子,我看你也是仪表堂堂。”

“要多向你父亲学习,以后考了功名,入朝做个好大臣。”

他兴趣不在李兆先身上,而在苏策身上。

所以就草草的说了几句场面话。

哪知道李兆先来劲了,摇了摇头。

“都说学成文武艺,贩与帝王家,我却不这么想。”

“父亲当了阁老,天天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我是不喜欢这种日子的。”

“依在下看来,读书更是为了修身,身未修成,何谈治国治天下呢?”

李兆先言辞语气真挚,说的却是狂傲的话。

话里话外,好像都觉得阁老算不得什么。

他以后能成为更厉害的人。

朱厚照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李兆先。

不免生出兔死狐悲的同情来。

今天回去,我爹要揍我,你爹也要揍你了。

同时天涯挨揍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啊。

李东阳像吃了苍蝇一样,双手捂着脸,深深地埋了进去。

造孽啊......

李家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不孝子?

弘治皇帝皱了皱眉,略有不喜。

苏策看局势不妙,当下接了话茬,说道:

“李公子所言不假,正因如此,我等才要在国子监勤加学习。”

“为的就是早日修成材,以后才好在陛下身边尽忠不是?”

看看,什么叫高情商发言?

李东阳朝着苏策投去了个感激的眼神。

后者并未察觉,而是接着说道:

“我和老黄,啊,就是令公子是挚友。”

“他平日便常劝我,早日到宫里做官。”

“说当今的陛下乃是顶好的圣君,待民如子,仁心宅厚。”

“说我若能入朝,以后肯定能大展拳脚,为国谋利。”

“不过我也时常在想,这一身的本事到底够不够为官。”

“像在座的李大人,还有刘健刘大人,谢迁谢大人。”

“哪个不是绝顶过人之辈?”

“以他们为目标,只怕我还差得远呢。”

弘治皇帝心中一凛。

苏策一番话,明着夸了陛下和阁老,暗着又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要以那些大臣为目标,忠君报国。

又自谦一番,说还差得远。

不可谓是滴水不漏。

朱厚照感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本以为老苏要“恩将仇报”,爆点什么让他下不来台的糗事。

没想到竟然还替自己美言了一番。

要知道父皇最喜欢的就是苏策这样年轻人,知礼节,懂进退。

这么一通下来,自己回去肯定不用挨打了。

李东阳同样眼中绽出异彩。

苏策几乎是一个不落,把在场的人夸了个遍。

既是给自己儿子开脱,找台阶下。

又是夸了陛下,夸了太子。

还顺道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这小子,年纪轻轻,说话的水平简直比李兆先不知高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