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作者:力大如牛 | 分类:历史 | 字数:52.4万

第174章 完全足够啊!

书名: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作者:力大如牛 字数:2365 更新时间:2025-02-04 02:06:41

有了图纸,也就是具体的制作方法。

毛线纺织机的诞生速度比朱厚照想象的还要快。

几乎是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一架由传统织机改造的毛线纺织机便诞生了。

朱厚照有点愣愣的盯着那台机器,自己都有点不太敢相信。

“这,就成了?”

工匠比朱厚照还要激动。

他一直在毛线纺织机前又摸又看,几乎是爱不释手。

“殿下,您这是跨时代的壮举啊!”

“有了此物,以往弃之如敝履的羊毛都可以派上用场了。”

“殿下此举简直是造福了无数大明百姓啊!”

工匠的奉承一半是职业病,一半是出自真心。

没办法,人在皇宫,不会舔不行。

这番话可谓是说到了朱厚照的心坎上。

他大喜过望的命刚刚赶来的刘瑾取一些羊毛来,试一试毛线纺织机的效率。

刘瑾撂下一大袋子药材,又快步出去取到了羊毛。

当一堆乱糟糟的羊毛被朱厚照分成一绺一绺,然后按在毛线纺织机前端的钉板上之后。

木匠在旁摇动木柄。

巨大的初代机器中,连接的传动装置开始运行。

每一个轴承都发出吃力的响声,但还没等朱厚照皱眉。

另一端的木柱上,便开始缠绕起一圈又一圈的毛线。

“殿下!这这这!”

刘瑾惊讶的几乎嘴巴都合不上了。

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毛线。

“叫什么叫!”

“老苏手里头出来的玩意,能是普通货色吗?”

尽管如此,朱厚照笑的嘴巴都歪了。

就在此时,一个传话的小太监匆匆来报。

“启禀殿下,陛下传口谕,命你去御书房有要事相议!”

朱厚照放下手里的工具,挑起一边眉毛。

“怎么回事,父皇这个节骨眼上叫我?”

在让木匠师傅继续完善毛线纺织机后,朱厚照拍了拍身上,换上那身衮龙服。

跟着传话的小太监,问道:

“小公公,你可知父皇传我有什么事吗?”

他有点担心。

最近父皇没打他,隐约感觉这次好像不是什么好事。

那位被叫了“小公公”的太监受宠若惊,顿时惊慌的说道:

“回禀殿下,奴婢就是个传话的,陛下的事哪敢多听呀。”

“若是殿下实在想知道,不妨一会快到了,奴婢去问问萧公公。”

朱厚照心说快到了还要你问什么。

他索性没再跟小太监废话,琢磨着一会该怎样应对。

撷芳殿到养心殿的距离不近不远,走了一会便到了。

身边刘瑾给朱厚照正了正衣冠。

旋即,他大步迈进殿中。

表情瞬间变化。

“啊呀!父皇,半天没见,儿臣竟是想的紧呀!”

“正巧儿臣有一祥瑞要报,父皇怎的如此巧?莫非是你我父子二人连心,被洞察到了儿臣的想法?”

最近为了避免挨打。

朱厚照“苦修”了一些宫里小太监常用的话术。

反正伸手不打笑脸人,自己“演”上一通,兴许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父皇就不会说自己了。

毕竟朱厚照清楚。

自己干的荒唐事实在有点多,保不齐是哪件被弘治皇帝给知道了。

弘治皇帝听他说完,冷冷的瞥他一眼。

“赐锦墩。”

“先坐。”

萧敬搬来锦墩,朱厚照的心咽回了肚子。

看来不是什么坏事,否则父皇不会赐座。

“先前在苏策家,朕给你留了面子,所以才没有指出其中漏洞。”

弘治皇帝神色清冷,桌上放着画到一半的花鸟图。

他的画技极为精湛。

鸟儿眼睛很是灵动,寸寸羽毛都纤毫毕现。

尤其是那双翅膀,画明明是静态的,翅膀却仿佛正在煽动。

唯独蹊跷的是,鸟儿却没有双脚。

朱厚照看着桌上的画,有点纳闷。

“不知父皇所说,到底是什么。”

萧敬暗暗叹了一口气。

太子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其实不画鸟腿,正是弘治皇帝想问的话。

苏公子的计划已经有了起始,有了发展。

唯独后续该怎么处理,却并未说明。

弘治皇帝淡淡的扫了朱厚照一眼。

“朕想问问你,也问问苏策。”

“你们说毛衣此物成本极为低廉,又能御寒。”

“能保那些即便贫穷,甚至身无分文的大明百姓无虞度过寒冬。”

“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到底那些百姓有多少。”

“光凭借你们的一己之力,又能帮的了多少。”

朱厚照有点迷糊。

老苏说帮,那就是全都帮呗。

怎么父皇还问这个?

他试探性的回答道:

“嗯......儿臣的想法是有多少就帮多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

“行了行了行了。”

弘治皇帝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现在就你我二人,没有什么臣子。”

“你大可不必说这套官话。”

朱厚照委屈巴巴,平常说我不注重礼节,现在又说我客套太过......

父皇真不好伺候啊。

当然他嘴上是肯定不敢说出来的。

只能抿了抿嘴,无奈的说道:

“依儿臣所看,如果这个计划顺利实施,那么大明上上下下,上到漠北,下至琼州,所有百姓都能受到帮助。”

弘治皇帝眉头皱的更厉害。

“问题就出在这里。”

“你们还是少年人,考虑事情欠妥,过于空谈,朕不追究。”

“可难免那些大臣不会深究。”

“既然如此,还不如先过了朕这一关,以后也好向那些朝堂上的大臣交代。”

“等到问责的时候,朕也有话说。”

他无比担忧,放手是不是正确的选择。

按照以往来说,涉及到整个大明安危,涉及到边境战事的重要朝政。

弘治皇帝是绝对不可能放任太子去做的。

可这次他没有明确说,就是想历练一番太子,让他切实的体会一下做事的感觉。

执行不是问政,不同于以前在朝堂诸公面前侃侃而谈,是要真真正正面对困难,面对百姓的。

所以他才会如此担忧。

想到问题之后,便赶紧火急火燎的找到朱厚照。

说到底,他的责任心放不下。

“你和朕说清楚,到底如何能满足如此多百姓所需。”

“所消耗的前期投入银两又有多少?”

“实在不济,朕的内帑......”

提起小金库,弘治皇帝十分肉痛。

唉,该来的总会来的,谁让太子是亲生的呢?

可朱厚照却一脸的纳闷。

“为何满足不了?”

“苏策已经让儿臣做纺织毛线的机器了,等到铺开之后,满足那些百姓,完全足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