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风往北吹

作者:夜幕下的一头猪 | 分类:其他 | 字数:81.9万

第42章 第四十二回

书名:风往北吹 作者:夜幕下的一头猪 字数:5635 更新时间:2025-01-27 02:05:56

浩子听到劳改农场里的第一批人要被平反释放回家的准确消息:“太好了,这其中就有强哥父母在里头。”他第一时间给强哥挂了个电话,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男人听了差点儿没晕过去,他流着泪哽咽着给婆姨挂了个电话:“月月,爸妈要放出来了,我要去接他们。”女人激动说:“我去请假,马上就走。”两人一刻不停紧赶慢赶终于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劳改农场,见到浩子。浩子说:“哥,姐,你们过来的咋这么快,没必要这么赶。今儿个我们才接到正式通知,明儿个才宣布,晚上还要开送别会,后儿个才能回家。对了,你俩也可以参加送别会,你俩想去参加吗。”女人说:“能行,干嘛不参加,好事儿啊。”男人坚定地说:“浩子,报上我们,我们这两天有住的地方吗。”浩子说:“有,去年有些打成右派的已经走了,咱这次说是第一批,其实真算起来是第二批了。走,我带你们去找住的地方,在这儿踏踏实实呆两天,我带你们好好看看这里,往后这可能就散摊儿消失了。”

两人跟着浩子去了住的地方,上床睡觉,却咋也睡不着。女人爬上男人的床,挤在一张床上,搂着他,默默地抚摸着他,从上到下。有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话语,两个人相濡以沫二十年,已经清楚彼次的一寸一厘,熟悉彼此的一点一滴,彼此爱到了心底最深处,一分一秒也不想分离。就这样,两人挤在一张床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浩子陪着两人转了一天,讲了许多农场里发生的事情,好的坏的,恶心人的,有趣味的,想起什么讲什么。两人也是大开眼界,大感兴趣,问个不停。晚上的时候,两人见到了父母,大家都克制着,尽量装平静,生怕因自个儿一时激动出什么岔子。

晚会上,两人合唱了一首“敖包相会”,大家伙儿掌声不断,强烈要求两人再表演一个节目,农场领导都站出来邀请。盛情难却,两人清唱了那段智斗,听得大家伙儿如醉如痴,掌声雷动。

第二天一大早,两口子早早就等在大门口。老两口出来,小两口默默地接过老两口的行李拎上车,又过来搀扶老两口落座,能明显感觉到老两口身子在激动地颤抖。男人陪着老爸,女人陪着老妈,两人握着老人干瘪、粗糙的手,心里在滴血,无声地流泪。恍惚间,农场安排的送站车开动起来,缓缓驶离农场去往码头。在码头,四人上了轮渡,望着混合着海水的黄浦江水,老两口不由自主流下了眼泪。女人搂住老妈,男人抱住老爸,老两口渐渐泣不成声,压抑地哭出声来。小两口柔声细语安慰着老人,轮渡停靠了才回过神来。上了岸,出了渡口,坐上开往市区的汽车,老两口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色,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换乘上来回无数趟的公交车,一家人回到家门口。进了家门,女人开始打扫清理屋子,男人开始买菜做饭。老两口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咋也看不够,咋也瞅不够。走哪儿说哪儿,拉着拉着,老两口就抱头痛哭,嘶吼着,撕心裂肺地痛哭着。女人默默地看着他们,默默地拾掇屋子,任由他们宣泄心底难以释怀难以抑制的哀伤、怨恨:“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苦难过去了,伤痛过去了。幸好还都活得好好的,活着就有办法弥合伤痛,有办法补偿苦难。”

男人回来了,拎着大袋小袋,还背着个大包,跟个逃荒的似的,看得老两口笑出了声。女人第一次听到老两口的笑声,感觉没白跑这一趟:“真好,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真好。”

老屋已经很破败,四个人拾掇了拾掇,将就住下。父母拿了些首批补发的钱,小两口也拿出出门时母亲给的钱跟自个儿这些年攒的钱,买材料雇人修缮,前后忙活了大半个月才将就停当。瞅着有了些许新气象的房子,男人心里一阵激动,跟婆姨说:“房子大了就这个不好,拾掇起来工程量很大。可一拾掇就是不一样,象模象样的,爸妈能将就住下了。过一段,咱有空回来再往好了整修。只要爸妈回来了,啥事都会好起来的。”两人准备回去了,临走的时候,把发还回来的留声机和一些唱片拾掇好背回了镇北,还打包了不少外文书和时兴的衣料。父母虽然不舍,还是眼巴巴看着小两口准备回镇北:“我们能顾好自己,工作要紧,那里才是你俩的家,什么时候才能南来不再回去。”男人听了瞅着女人一阵无语,他也不晓得啥时候能回来:“没事儿,我们也许一辈子也回不了上海,可有人能回来啊。我俩是这么想的,凌子过两年就毕业了,应该能够顺顺当当回上海工作。我俩跟他慢慢说,一定说得通的,爸妈放心。如今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没什么可抱怨的。当初如果没去镇北,咱这一大家子又会是另一种情形。我很幸运,能在那儿见到海,见到海边飞驰的月月,找了这么个好婆姨,生下这么个好娃娃,没什么不满意的。走一步,说一步,看一步吧,只要家里人活得好好的,其它的都不重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42章 第四十二回

两口子把家里门外拾掇干净,把老人安慰好,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镇北的路。男人坐在火车的座位上,紧紧地握着女人的手说:“多亏有你,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女人摸着他的手说:“血浓于水,一家人就是一家人,永远都是一家人,往后有空多回来看看。”男人悄声说:“我在大街上听说,香港人回乡手续便捷多了,不晓得你弟咋样了,啥时候能回来。”女人自信地说:“信子打小就特别聪慧,福大命大,说不定哪天就回来了,咱能去找他们吗。”男人说:“我打问了,这挺难的,没个一年半载办不下来,还是等着看看再说吧。”

回到镇北,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男人空闲的时候开始写诗跟散文:“最近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感受特别深,想舒发的情感很多,灵感如泉涌、似井喷,好象咋写都写不完。”

女人的怨毒、仇恨消散了许多,更加冷静了,但她并不会放过那些迫害自个儿父母亲的人,只会更加缜密地实施自个儿的计划。她不急,如今有的是时间跟精力,去向他们讨债。

信子拿到回乡证的那一刻,泪水在眼睛里转了三圈,强忍着没脱眶而出。他慌慌张张地逃离了大厅,逃离了街道,逃离了人群,一个人扒在老旧的围墙上放声大哭。他太激动了,已经无法控制自个儿的情绪。一瞬间,他的耳边出现了幻听。他听到了大海的声音,听到了母亲的叮咛。他平复好心情,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街道上走了好久好久才到家,都忘了他是开车来的。他回到家,才回过神来,自嘲地笑了笑。他把自个儿关进书房,胡思乱想了半天,铺开纸张,写了一首名叫乡音的诗:“

城市的地铁呼啸而过

旷野的微风吹来花的香气

夜晚的霓虹闪烁不定

落日的余晖洒落山顶

单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

檐底的风铃响了一声又一声

时针不停地旋转

沙漏不停地滑落

轮船的汽笛又在耳边响起

海子的涛声一浪接着一浪

我的心已穿越千山跨过万水

回到海的那边天的尽头

倾听那永恒不变的乡音”

没过多久,归心似箭打前站的榆生跟信子第一时间就联程飞到西安。两人不断换乘长途汽车直通镇北,下了汽车直奔回了老屋,一进院子,就感觉痴了:“老屋依旧,跟梦里一模照样。”进了院子,有几个小男娃正在院子里玩耍打闹,瞅见院子里来了大人,有个浓眉大眼一看就灵醒的男娃上来就问:“你找谁,大人们都上班去了,只有乔奶奶在家。”信子上前摸了摸男娃娃的头,正准备说话,男娃娃头一歪往旁边闪了闪:“别摸我的头,男人的头、女人的脚不能摸,乔奶奶,有人来了。”堂屋门打开,一位干净利落的中年婆姨推门出来:“小明,又大呼小叫的,谁来了。林子,这是眼花了吗。”乔兰定在了当院,阳光照在她的脸上,映出一张慈眉善目的脸。她身子晃了晃,用力眨了眨眼睛,又揉了揉,眯着眼睛往前走。“娘。”信子眼泪刷刷地往下来:“终于有妈妈了。”

榆生在旁边看不下去了:“大奶奶,我跟信子回来了,咱一大家子人还好吧。”乔兰瞅着已经老了许多的榆生跟长大得跟他爹有些相似的信子恍如隔世,如在梦中:“信子回来了,信子回来了,娘的心肝宝贝大小子回来了。”乔兰的眼泪断了线一样往下掉,头脑一阵眩晕,昏了过去,直往地上跌。榆生跟信子赶忙把乔兰扶住往屋子里走,小男娃还在屁股后面用力拍打两人的腰背:“坏人,坏人,乔奶奶吓得都昏倒了,狗子,二蛋,赶紧去叫大人。”

两人相帮着把老人扶到炕上躺好,又掐又揉,半响老人才缓过气来,嚎啕大哭:“你咋不早些回来,信子,快叫娘瞅瞅。”乔兰一屁股坐起来拉着大小子的手,生怕一放就没了:“日思夜想的娃娃回来了,该高兴才是,哭个没完象个甚,可这眼泪由不得自个儿,一个劲往下掉。”没过多久,一个男人进了门:“大奶奶,看谁来了。”一进门,他人就象施了定身术一下子愣住了。榆生笑咪咪的说:“二蛋,瞅甚瞅,不认识了。”二蛋挠了挠头,满脸堆笑着说:“榆生哥,你可回来了,一家人都想死你了。”榆生说:“赶紧去通知人往回走,大少爷回来了。”二蛋瞅了一眼炕上拉着手的二人,一溜烟跑出去大喊:“大少爷回来了。”

晚上家里叫了几桌席,把相熟的亲朋好友都叫来了。“刘家大小子从香港活着回来了。”这消息刮风一样隔天就传遍了整个镇北城。

女人拉着弟弟挨桌往过敬酒,二蛋拉着榆生也紧跟其后,挨个往过敬,一路拉不完话。酒足饭饱,二蛋拉着榆生挨家挨户往过串。女人招呼大家伙在堂屋炕上坐下拉话,男人就是个跑腿的,被婆姨指拨着端茶倒水,安排住的地方。强子叔在宾馆订了两间房备着,生怕慢得了这两个熟悉的陌生人:“照片就在堂屋墙上挂着,随时能瞅见。信子不用说,三十几年过去,变化太大了,跟他爹长得神似,比他爹长得更栓整,还带着股洋气。榆生跟自个儿一样都老了,当初那些伙计,就数榆生有出息,脑袋瓜子灵活,天生做买卖的料子。这么多年过来,一老一少帮扶着活了下来,还置办下这么大份家业,刘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信子跟着姐夫去邮局打国际长途,把家里的情况跟内地的局势都跟婆姨拉了一遍,叫她带上娃娃,还有能走开的老伙计跟想回来瞅瞅的娃娃们都约好时间往回走,约好中秋节那天去祖坟上祭祖,去大海子祭奠父亲。强子叔托人找车,分批去西安往回接人。公家听说了这事儿非常重视,那是要人有人,要车有车,一路绿灯,千安万顿强子叔接待好这第一批回镇北的归国华侨。

中秋那天是个大晴天,天高云淡,北雁南飞,一大家子人早早就起身出发上坟祭祖。老强子跟小强子这新老两女婿采买上坟的东西,指挥调度车辆。小后生们也都请假回来了,凌子、雁子、沐生、虎子都被老子指挥的团团转,忙前忙后,利索得不行。只有刘义神色诡异,不喜不悲,仿佛这些事儿跟他没关系似的。乔兰跟信子一直拉住他拉话,他也提不起精神,有一句没一句的应承着。只有他自个儿晓得为什么,他就是不舒服,不自在:“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哥回来了,自个儿还是走得远远的,省得碍了别人的眼。”这么多人都想信子他们早一点回来,唯有他不想:“回来做甚,还不够倒霉、透明吗,不够努力吗,为什么受伤、爱罪、难过的总是我。”那一刻,他下定决心:“不在外面混出个人样来,决不再回来。”

大海子一如既往地波澜不惊,乔兰跟信子相跟着在大海子的边上漫步:“信子,你晓得你爹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出生的吗。”信子摇摇头说:“不晓得。”乔兰说:“我给讲个故事。你爹出生那一天,你爷爷不在镇北,去天津做生意买卖去了,正好在京城拜访一位老相识。他刚从人家里出来,在大街上闲逛,就瞅见远处有大火在燃烧。他赶紧跑过去,想瞅瞅倒究出了甚事。他眼瞅着熊熊大火越燃越烈,滚滚浓烟直往上冒。大街上到处都是纷乱的行人,他听见立站在街头巷尾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们三五成群围在一搭说,听说赵家楼被学生一把火点了。这两天学生们罢课了,又上街举着旗旗喊着口号游行去了。好象这次的事情大发了,那些揽工汉也上街上游行了。你爷爷一听,也不敢在京城停留了,赶紧去叫了辆马车往天津赶。到了天津,街上也闹哄哄的,都在议论什么巴黎和会,什么还我青岛啥的。他回到铺子打问了一番,觉得世事要乱了,赶紧把置办好的东西打包装车往回赶。他紧赶慢赶,半个多月才到家,正赶上给你爹过满月。你爷爷算了算,你爹出生的那天正好是他在京城瞅见大火焚楼的那一天。

瞅瞅你,你爹离世的时候就你如今这么大岁数,你可得好好活下去。”说着说着,她就止不住泪如雨下。信子搂着母亲,掏出来条洁净的手绢给她擦了擦递给她说:“妈,你别太伤心了。刚听说我爹去世的消息那会儿,我都有些发懵,差点儿没昏过去。先人已逝,咱还得好好活着,把爹想干没干成的事情往前干。如今世事平稳,欣欣向荣。这次回来,有的是时间,咱慢慢拉话。”

乔兰擦干眼泪平复了一下说:“你爹走了没几年,沐生跟凌子就出生了。我整天忙活撩乱的,也顾不上再想那些糟心事儿。那几年日子过得艰难,没吃少喝的,酸白菜烩点儿豆腐都是好东西,娃娃们一个劲抢着吃,看得我心疼得没少掉眼泪。听说那会儿到处都在闹饥荒,没少饿死人,咱这儿瞎好还有口吃的,没出甚人命,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

信子平静地望着大海子波澜不惊的水面说:“过去的就叫它过去吧,甚事都要往前看。过一段时间,领上你到香港去串串,去世界各地转转,想去哪儿咱就去哪儿。”乔兰笑了笑说:“能行,趁如今得动,是得到处串串,看看外面的世界。”

乔兰望着秋风中萧瑟的芦苇,跟大小子说:“你的父亲不是天下最好的父亲,你的母亲也不是天下最好的母亲。可我们从来不欺骗自己的感情,也不想去理会世间的琐碎,活出了真性情。我一直忘不了他,最近写了一首诗,名字叫风往北吹,寄托我的思念之情。

春雨如丝

风在往北吹

柳梢月寒到天明

空流一江水

弯月如钩灯如豆

哪有人相会

秋雨如幕

风不再往北吹

芭蕉声声催人醒

你有没有睡

涛声阵阵入梦来

花间影易碎

你有没有想起

有人在为你垂泪

风往北吹

人未归

风往北吹

不知来年依旧有雁回”

信子说:“妈,这首歌词写得很有味道,有空我谱个曲,唱给你听听。”乔兰笑着说:“强中更有强中手,一代更比一代强啊,你尽管放手去弄吧,我也想听听我儿的水平,看看我儿的能耐。”他又在家里住了一个多月才恋恋不舍地走了:“想多跟母亲呆一阵子,可那头还有那么多事,一大摊子要照应。港生想回来看看,催了好几回了。榆生叔准备多住一段时间,住够了再回去。老人们跟弟兄们都想来老家多走走,多看看。公家也有这个意思,他就全权代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