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崛起1522
作者:猪林弃闲 | 分类:历史 | 字数:78.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34章 促进发明创新
但是问题又来了,火力太猛导致对面不敢阵战该咋办?化整为零到处袭扰的话,那样对自己来说恐怕才是噩梦吧!不过一般的部队未必有那样的组织度,化整为零可能真的就无声无息消失在名册上了。
摇摇头暂时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李子园微笑着对刘闲道:“既然兵工厂如此卖力造出了新式火炮,不奖励一番说不过去了。”
迎着兵工厂几个管事人期待的目光,他说:“就奖励你们一个200门虎蹲炮的订单吧!”
刘闲和王二牛表情未变,章秋硕听到这样的‘奖励’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便掩饰了过去,然后拱手道谢。
李子园倒是觉得奖励本身是应该的,但如何奖励却是另外一回事了。更何况,明朝的铸造技术当之无愧世界第一,若是每每有一些小成果就发钱,他也不用想干别的了,把小金库搬空都做不到。反正兵工厂内部的福利与收入有关,订单越多他们的待遇越好,也不算是亏待。
后世出土的洪武十年(西元1377年)洪武大铁炮经过对金属结构进行调查,发现其主要是均匀的过共析钢结构,包括初析渗碳体、珍珠岩,以及分布在初析渗碳体内部的低熔点共晶斯氏体。
说人话就是它并非由经过表面脱碳处理的脱碳铸铁钢铸造,而是由铸铁经过热处理后生成的钢铸造的。此外,根据经验加入硫形成低熔点共晶斯氏体,提高了铸钢的流动性,是成功铸造大型铸钢大炮的重要因素。
作为对比,英国在西元1671年“创造”了使铸铁变得可锻的方法,即控制石墨化的程度使白口铸铁成为可锻铸铁的方法,虽然汉代的时候我国就有这项技术了。怎么说来着?材料这种东西就得靠经验和积累,想要追赶是需要时间的。
可锻铸铁是白口铸铁通过石墨化退火处理得到的一种高强韧铸铁。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度,可以部分代替碳钢。它与灰口铸铁相比,可锻铸铁有较好的强度和塑性,特别是低温冲击性能较好,耐磨性和减振性优于普通碳素钢。
前面出现了好几个名词,“白口铸铁”,“灰口铸铁”,“可锻铸铁”,这里再介绍一个“麻口铸铁”:如果铁水凝固冷却过程,其中的碳未能充分游离出来并石墨化,仅有部分石墨化,这就形成一种介于白口铁和灰口铁之间的铸铁,叫麻口铁。麻口铁的坚韧性相应的也介于白口铁和灰口铁之间。
这几种材料与一般的钢(碳钢)拿来铸炮,性能大致是碳钢>\u003d可锻铸铁>灰口铸铁>麻口铸铁>白口铸铁。
而英国在鸦片战争中遗落的火炮在金相分析后,也不过是麻口铸铁,并非他们1671年发明的可锻铸铁,甚至连灰口铸铁也不是。
很奇怪是不是?为何19世纪的时候不用17世纪的成果?
作为他们的对手,大清的火炮有麻口铸铁的,灰口铸铁的,低碳钢的,当然也有压根儿不适合用来铸炮的白口铸铁。单以材料来说,大清并不输于他们,但军事理论和装备设计落下太多了。
中华民族仿佛把科技树点歪了一样,虽然长期领先,但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如何让日子过得更好上面,对出去欺负别人没太大的兴趣。我们追求各种美好的事物,也知道该由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而不是抢,虽然那个时候最好的东西都是自己造的,也抢不到多好的东西就是了。
西方大航海时代到处殖民,输出武器战争。宋明出海最喜欢搞的却是正常贸易,不仅仅输出茶、瓷器、丝绸和文献(刚好“文艺复兴”的起源也是接收东方文明和科学知识最多的意大利)。宋朝时,还有一船船的铁锅拉去欧洲贩卖;明朝的时候日本人也要靠大明的海商支援铁锅。
为什么倭刀制作精良,威力又那么大,却还需要进口铁锅?因为他们造刀枪的铁是掏来的铁砂烧红慢慢锻打出来的,而不是如华夏民族般从铁矿石里熔炼得来,拿来造铁锅真的太昂贵了。至少在李子园到来的时候,他们连金银的熔炼技术都还不过关,产出的铜里还常常含有不少的银。
所以后来葡萄牙人来到日本,哪怕把火绳枪递到他们面前,他们也不会造,还得靠给西夷送老婆才学会。至于火炮,就只能想想了。而对岸的大明,在他们得到火绳枪前几十年前击沉来犯的葡萄牙战船,打捞上来的佛郎机炮一看就会,造出来的比原版还好。
一不小心愤青了一把,罪过罪过。
却说这边李子园了解到了当前北望岛的铸炮水平,对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倒也不急着去团结机械厂找周图搞参观了。
优质钢材的陆续出产可以带来许多变革,这不是他一个人每件事情都亲自推动能忙得过来的,他需要在制度上做一些改变,让北望岛,至少是铁山的工矿企业自发形成创新意识,有目的地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连好几天,李子园拉着工矿部的一帮人商议起关于如何激励工人研发创新的事项,这首先涉及到了“发明专利”。
专利这一套照搬后世的倒也还行,就是需要专门设立专利局会有点伤,李子园现在非常缺人,尤其是有知识、懂技术的人才。
等有了管理专利申请审核的部门,接下来便是专利的使用。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直接给发明人(个人或团队)现金买断专利、发明人以技术入股公司、与发明人合资办新厂或者发明人自己开办企业。不过考虑到当前大部分的项目都是李子园的官方在进行指导,发明人的专利基本上都是“共有型”,他们也很难有机会出去单干。
总之,搞专利的目的是想办法让这些人才富起来,让后来者眼馋,想方设法成为他们。
然后是研发资金。
众所周知,研发是需要经费的。在真正出结果之前,某个项目所需的经费也许是个无底洞,靠企业自身恐怕难以为继,需要北望岛政府、海东商社或者是“北海将军府”之类有钱有权的机构来提供资金,分享发明成果。
另外还有最关键的“人”。
各企业招收到的工人大部分原先并没有什么技能,入职后需要进行培训和帮带,离他们成长为真正的创新者距离不短。趁着这次机会,李子园直接提出原先由工矿部领衔的钢铁技术学校变为将军府、教育部和工矿部联合办学,以加快其进度。
等好不容易拟定出了让李子园感觉差不多的创新制度,时间已经是九月十六。这天,从新港镇来的鲲鹏卫快马加鞭赶到铁山,传来了探矿队的最新消息:他们在李将军圈出的范围内找到了锰矿(暂时先忽略没见过的人为什么会找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