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作者:封侯书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209.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4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我今天要跟你们谈的,并不是这种仅限于部分人喜欢并且运输上还有些麻烦的商品,而是一种大明过去不曾有过的全新的、只有草原才能生产提供的商品。”朱七牛笑道。
众商贾眼前顿时一亮。
来了来了。
冠军侯带着赚钱的法子向我们走来了。
苦等多日,只为今天!
朱七牛朝着孟毓崇点了点头。
孟毓崇会意,将一直拎在手上的包袱打开了,从里面拿出了三件纯白色的裘不像裘、纱不像纱、棉不像棉的特殊材质的衣服。
它们的外形跟一般衣服没有多大区别,同样有领子、袖子,但细节处区别很大。
仔细一瞧,它竟然是用一根根跟线似得东西编织而成,这说明只要肯动脑筋,完全可以用这种线编成各种图样,就像是那些名贵的丝绸一样。
“给他们仔细看看吧,有人想试穿一下也行。”朱七牛道。
孟毓崇上前将它们递给了商贾们。
商贾们立刻围了上去,这个摸摸,那个看看的,还有人当场把它穿在了身上。
“不错不错,触感挺特别的,而且穿起来很柔软很舒服,比一般的冬天穿的棉袄可柔韧轻便多了。”
“关键是这东西还挺暖和,冠军侯,这东西应该挺贵吧?”
“这东西挺别致的,估计能卖个好价钱,尤其是冬天时,谁都离不开,这可不是个小市场!”
“……。”
“我怎么感觉它像是用畜生的毛做的?有点像是……羊毛?”
朱七牛笑道:“这位老板眼力不错啊,没错,这东西就是用经过加工的羊毛做的,我管它叫做羊毛衫。”
众商贾顿时明白冠军侯之前为何说这商品只有草原才能提供了。
可不就是嘛,既然是用羊毛做的,那除了盛产牛羊的草原,其它地方就算懂得工艺,也没法用它赚钱啊。
毕竟人家草原上就有现成的数都数不清的羊和羊毛,成本低,加上产业又集中,造价自然也低,那哪怕售价不高,利润也还是很可观。
这就像是朝廷下辖的农场似得,集中优势土地流水化、专业化种植,各种绿菜、果树、水稻、小麦等搭配齐全,省时省力不说,关键产的还多,一般的地主根本就没得比。
所以打从农场模式推展开来后,就几乎没有屯粮食牟利的粮商和地主了。
每当这些人想借机涨价时,农部、户部联手放粮,压价比揍自家孩子还轻易,想压到什么市价就能压到什么市价,哪怕地主粮商抱团都不是一合之将。
想明白其中关节,商贾们更有兴致了。
“这羊毛衫指定很好卖,又只有草原才有,只要货源稳定,价格不错,谁能拿到指标谁就能赚钱啊。”
“是极是极,在下也是这么看的。”
“不枉我在太平城苦等两个多月,今天算是被我给等着了,这么好的机会我可不能放过。”
“不愧是冠军侯啊,我敢说这工艺绝对是冠军侯想出来了,在这方面他可是行家。”
“那是,大明第一发明家绝对是冠军侯无疑了,单是他家的工业区,一年挣的钱就是天文数字,跟着他们混的商人哪个不是日进斗金啊。”
“冠军侯,在下愿意当羊毛衫的第一手经销商,选我选我选我。”
“……。”
他们猜的并没有错,羊毛衫及其整个制作流程都是朱七牛给大明带来的。
而这一整个技艺流程,是朱七牛在梦中书房学的,为的就是搞活草原经济。
在他最初的预想中,牛羊马等是草原第一产业,而羊毛衫、驮毛衫等便是第二产业,将来可能还会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
如此才能确保牧民的利益最大化。
而百姓一旦能够生活的不错,官府的财政自然也就有保障。
“又是一套环环相扣呢。”看着激动的商贾们,朱七牛心中不免有些得意,‘啪’的一声打开扇子扇了起来。
“孟大人,接下来的事情由你跟他们谈,具体的我就不掺和了,等谈完之后,你再递交一份详细的公文给我,由我签字盖章,然后这桩事就可以正式定下了。”朱七牛道。
孟毓崇恭敬抱拳:“下官明白。”
“好了,诸位,我公务繁忙,就不多陪你们了,有事情可以跟孟大人谈,告辞。”
“冠军侯慢走。”
“我送冠军侯。”
“冠军侯,在下是做生意两年半的徐州商贾,以前是以养鸡为生,但在下决定以后还要开店卖羊毛衫,下次见面时,希望冠军侯能记得在下。”
……
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常森一行人于建文六年八月十三日达到了太平城。
见到胞弟也来了,常茂那叫一个开心,远远就迎了上去。
“老三,你怎么也来了?家里一切都好吗?”
常森有些不太敢直视兄长的眼睛:“家里一切都好,长姐那里也挺好,前不久长姐又为皇上生下了一个公主,我们又多了个外甥女。”
常茂大喜:“那可太好了,我这里有一枚上等的蒙天珠,待会儿我就让人送回京城,希望赶得上小公主的满月酒。”
“这个……咳咳,大哥你还是自己送给她吧。”
“啥意思?我哪儿走得开啊,国事家事还是要分得清的,我……。”
话还没说完,常茂便反应过来了,连忙看向皇帝的贴身太监:“公公,难道皇上要调我回京吗?”
“这个嘛……待会儿听完圣旨国公爷就明白了了。”
“好吧。”
少顷,太平城军营之中。
朱七牛他们命人摆好香案,随即‘噗通’‘噗通’跪了一地。
皇帝的贴身太监给一旁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立刻端来一盘子圣旨。
拿起最上面那卷,皇帝的贴身太监展开念道:“……郑国公常茂劳苦功高,屡建奇功,数年来星夜驰骋,南征北战,未有一日停歇,朕心甚为怜惜,特准其回转京城修养。
……然先开平王常遇春英年早逝,留下三子,呜呼哀哉。
……现为开平王开枝散叶计,特准常家三兄弟分家单过,其中有开平王幼子森,允文允武,素有谋略,此实乃战场建功立业之苗,开疆拓土之将,田亩钱财等皆于其无用,故并不令其瓜分开平王之遗产、勋爵,只将此次郑国公常茂之功勋冠之,特进封为大明怀远伯。
开平王另有二子升,朕并不多做安排,若愿与其兄茂合住则合住,不愿则二人私下商议分家事宜,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