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见龙定鼎

作者:神哥废柴 | 分类:历史 | 字数:147.1万

第505章 道门等级

书名:见龙定鼎 作者:神哥废柴 字数:2060 更新时间:2024-12-19 03:23:31

道门的管理与业务结构,则是以左慈为首,赵云相当于精神领袖,下辖道学院、炼化院、观道院、历法院及物化院,由葛玄、郤俭、甘始、徐堕、魏翔分管。

观道院负责道观建设等事务,道学院则负责传道及道法传授,历法院则是演算华夏历法研究五行八卦。

炼化院已成为中成丹药研究处,部分道门丹药,已被神医华佗认可,可做为中医的辅助药剂。

在后世便许多中药炼制的合成丹剂,如速速救丸、保济丸、、胜心丹、还少丹、牛黄解毒丸、敬脑丸、华佗再造丸等等,还有霍香正气水、泻下剂、解表剂等粉剂药水,其实全都是中药中成药,这些丹药粉剂里面,有不少是道家出品。

中医以开中药为主要医治手段,而中药药方需要煎制,所费时间较长,而且其效果较慢。

丹粉药剂则不同,可以提前制炼好,方便储存食用,功效可在短时间内起作用,可成为中医治疗的新手段。

神医华佗便常与炼化院交流,并且还写过一些药方,让左慈与郤俭去研究,想办法弄出丹丸粉剂,可做为速效中药。

当然煎药与炼药不同,前者用煮制方式逼出药性,并且融于汤水之内,而后者则足完全不同,以炼制出药性,并使其成丹丸或成粉剂或成药水,这里面的学问极深,不是说有什么样药效的中药方剂,通过炼制就能炼制出同等药效的丹粉药剂,炼制过程中会有损坏,甚至还会产生不良的药效,这些都需要中医与炼化院的道士反复验证~讨论~修改,决非一朝一夕能炼制成的。

而物化院已成化学物质研究中心,专门研制生活所需的物品,现今有皂粉、马油膏、蜜烛(也就是蜡烛)、胭脂水粉,未来还在研究肥皂、牙膏、洗发水、沐浴露等生活用品。

赵云接受左慈等人的迎接后,还是得先参观一下四个工厂,在左慈与赵通的陪同下,赵云先后做出了一些指示,主要还是对于肥皂等后世用品的一此研究方向。

后世的肥皂发展史,主要还是源于古埃及与古罗马,中华的春秋时期也有使用草木灰与皂角的考古发现,不过后世的现代肥皂技术,还是由西方传入的技术。

西方肥皂的制作采用的主要原材是动物油脂,加入一些草木灰、去异味材料、花草香料,经过数道工序加工而成。

而赵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有一些浅浅的记忆,所以他只给了几个物品做为启发,便是已有的皂粉及草木灰、动物油脂、胭脂,让左慈有一个基础方面。

再来就是牙膏,中国古代就有用盐与碎木炭做为清洁口腔之物,而且也有用马鬃毛制作牙刷的考古事实。

赵云穿越至今,也是用这种方式清洁口腔,并且在武州上层已流传开,后世早期的牙膏其实是粉状的牙粉,主要是用碳酸钙作为摩擦剂、加上许些皂粉为表面活性剂。

以现在的科技及赵云的记忆,根本弄不出牙膏,只能改进一下牙粉,使用盐、木碳加些薄荷、香料,使在刷牙时,不在满嘴齁咸,木碳可以选用无毒无异味木材烧制,盐自然是用多次过滤的上等精盐,薄荷则是中药材之一,也并不难料,香料则选用可食用香料。

相比而言牙粉的改进更为简单,只需寻得最适合的材料,通过无数次实验,最后定下配方便可生产。

洗发水与沐浴露则是不可触及之物,在肥皂没出来之前,这俩样便没有发明的可能,早期肥皂乃是多功能之物,洗衣物、洗头、洗澡、洗衣皆可使用,有了肥皂以后,才慢慢的分出其他专用清洁物。

化妆品则更加需要各种科技,眼下有胭脂水粉足矣,最多是加以改进,添些天然之物,更别提什么护肤用品,没有工业与化工基础,一切都还尚早。

之后赵云等人上了山,没有想到赵云却上了左慈的套,道门所有的负责都聚于道观的广场,每个郡县的道长,还有不少民间的居士代表,显然这是道门的大会。

但是看着又不像普通大会,猪牛羊三牲贡于桌案之上,锣鼓香案甚是庄严,严然一副祭天拜祖的架式。

道士与居士们都是身着道门正装,左慈身为乌角真人,身着青色道袍,头戴九梁帻巾。

其余人等也是依据不同的修为等级着穿,目前武州道门奉元始创灵为道祖,但并未贡奉其神像,根据左慈所言,道祖身着紫青绛黄绿白黑七色道袍,头戴道祖巾,但是找不到对元始创灵的外貌记载,所以也就一直没有为其立像。

道祖以下便是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为天尊修为,身着紫绛黄绿白五彩道袍,头戴三教帻巾,乃是道门正殿供奉的三位神仙。

天尊之下便是天师,目前只有张道陵张天师一人,后世还有钟魁葛玄、许旌阳等天师,天师身着紫绿白三色道袍,头戴浩然巾,目前武州没有贡奉其像。

原因很简单,天师张道陵,是道教创始人之一,他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张天师研究的是长生,与武州道门没有衣钵传承关系。

张天师出生于公元34年,脱骨羽化于公元156年,其实是此时的近代道门名师,据传他是大汉开国功臣留侯张良的后代。

汉明帝时,张道陵曾经担任巴郡江州令,后来隐居北邙山修炼长生之道,其五斗米道,部分道义也被张角借用,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习,五斗米道仍有自己的传承。

张道陵之后,五斗米道由其子张衡接管,被称为嗣师,当然此张衡与天文学家张衡,乃是同名同姓同朝代,但并非一人。

嗣师张衡之后,由张修继任,至于张修是不是张道陵的子孙,并没有任何记载,从张修开始五斗米道便转换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