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抱怨
作者:两缸咸菜 | 分类:其他 | 字数:40.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二十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友嘉公司内部矛盾完全的公开化,一直以来就小心翼翼规避各种矛盾的华宏阳和王春年不愿意在这最后的时刻被牵扯进去,在销售形势已经相对可控地情况下蛰伏成了最适合的做法了。
两个人再一次的进入了修身养性的模式。除了因为工作需要跟范可和熊伟保持联系外,主动暂停了跟其他客户的联系,即便是客户主动联系他们,他们也是很积极的将这些客户推给冯斌鑫和林锐明。
华宏阳性格积极但喜静,每天工作做完更多的是看书、玩玩电脑游戏。而王春年性格沉稳但却是喜动,码头混熟后开始自学起了摩托车驾驶。有时候两个人都奇怪,相互的性格可以说是互补,各自的表象尽然也是反转的互补。
冯斌鑫和林锐明不再坐班了,有事就来办完即走,码头的办公室关门落锁成了常态。
友嘉公司和钢厂都安静了,但市场开始按耐不住了,随着非典疫情趋于稳定,市场开始迅速的复苏,标准件行业再一次的进入了产销两旺的节奏。
面对市场的变化,已经在增加设备的李舒民第一时间就开车跑了一圈客户,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原本墨守成规的定价体系和调价规则都已经不存在了,原本相对稳定的市场和客户划分也备受冲击。
客户提的最多的要求就是降价,最大的理由是同样的上海钢厂的材料,同样能够保证质量,其他厂的价格比自己的低很多。有的客户直接跟他开始算账:上海钢厂原料实际售价多少,运输费用多少,加工成本大致多少,利润多少……。
面对着这种近乎不讲武德的竞争手段,李舒民知道自己必须有所行动了,不然自己的市场和客户马上就会被挤压,而作为一个生产制造厂家,一旦失去了市场和客户再想抢回来就是难上难了。
关于洪敏宸和友嘉公司的情况消息他早就知道,顺庆拉丝厂和熊伟直接跟钢厂合作他也知晓,但他一直没有动作。
洪总做人地道…….
当初自己改行办拉丝厂资金紧张,老人家很爽快的赊账卖货。
最初每月的采购量小,老人家亲自拍板给与自己很大的优惠。
洪敏宸介入同业竞争,老人家在第一时间就主动联系沟通,明确承诺绝不会跟自己竞争客户。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市场竞争容不下太多的情感,李舒民决定主动出击了。
回到厂里后他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华宏阳,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提出单独见面的建议被很客气的婉拒了。
已经做出决定的李舒民不会轻易的放弃,他能够理解,作为目前各方角力情况下最大的收益者,避嫌是必然之举。但这么多事情下来,华宏阳的做法已经说明他不是一个没有想法的人,更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机会的人。
白天或许不方便那就晚上再联系,先聊市场、行情,然后委婉的提出是否有空一起喝茶。
再一次被婉拒后李舒民仍然不气馁,抽着空跑到码头,跟华宏阳聊市场、聊竞争、聊客户提出的要求、聊客户针对性的精准分析…..
李舒民相信华宏阳会听懂自己的这些话,知道自己是有着切实的压力和迫切的需求。
面对着李舒民的锲而不舍华宏阳知道必须要重视了。
李舒民多次的主动,自己不能一直拒人千里,没有人会真心的跟一个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的人合作,一旦将他推到对立面那对自己今后工作的开展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选日子不如撞日子,当李舒民再次邀请去厂里坐坐时,华宏阳很爽快的答应了。
大起大落过的李舒民是一个完全讲究实在的人。有事一辆近10年车龄的广本代步,没事每天基本有10个小时在厂里,跟工人同吃同干活,厂里唯一坐在办公室的是他请来的原来国营拉丝厂的老工程师。
在厂里办公室坐下后,华宏阳和王春年立刻就感觉已经严重影响了老周厂长的工作。李舒民到是毫不在乎,客气到:“华经理,王经理,你们别靠墙,往中间坐坐。没关系的,正好大家一起聊聊了,你们这一靠边,我们就没办法聊了。”
华宏阳有心想挪,可地方太小了凳子一动可就侵占了走道,那就真是中流砥柱任何人想走动都会被影响了。无奈之下华宏和王春年一起紧密的靠到办公桌边上,不过加上原本就已经坐在桌边的李舒民和老周厂长,怎么看着都像是在开什么重要的会议商量着什么机密大事。
好在4个人都是随意不计较的人,都没有被这种无奈的亲密状态所影响,相互之间很自然的聊了起来。
必要的客套过后,华宏阳很直接的提议道:“李厂长,你也别叫我们什么经理了,我们来了也一年多了,熟悉我们的人都叫我小华、小王。我也比你小,你也叫我小华吧。”
军人出身的李舒民很干脆:“这个好,你们呢也就叫我老李得了。这经理来厂长去的,显得生疏,我平时跟老周厂长也是直接老周来老李去的。”
王春年在旁边笑了,相互的称呼越是简单也说明了相互关系的熟悉程度,李舒民和华宏阳都想着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所以相互改称呼也是必然的一步了。
开局良好,李舒民就直奔主题了:“小华,这一年多来,我也算是慢慢做大了点,前段时间我已经买了几台设备准备扩大产量。但我跟老周厂长盘算了下,到年底每月做到100吨问题不大。”
华宏阳暗自一惊,2001年底每月几吨起家不到一年做到了每月近40吨,到今年底能达到每月近百吨的产量……都说万事开头难,李舒民的发展速度着实的惊人。
王春年在旁边开始不淡定了。
李舒民送货多年,熟悉市场客户,赚足同情分的情况下介入了这一行业。内部请技术大拿把关,自己直接参与生产掌握生产的关键点,外部采用迈小步不停步的办法慢慢的渗透市场争取客户,又碰上长期低迷的市场开始反转……这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真是写照。
而洪敏宸呢,没有扎实的客户基础、直接的投资产能就达到了200吨一个月、建成投产时是疫情最严重市场受到重挫的时候。这简直就是鲜明的反向对照模板。
现在李舒民的市场基础已经很扎实了,如果说连他现在都准备火力全开的去竞争市场,那这市场的竞争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看着王春年的神态,华宏阳知道他又对洪敏宸感慨上了,微微一笑后也不打扰他,对着李舒民说道:
“老李,你这发展的速度可算是惊人了,今后我们可要好好的服务于你了啊。”
李舒民听懂了华宏阳话里的意思,但他低调说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厂子开了,不进则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又有很多人在往这行冲,我这资金不富裕,底子又薄,除了请到了老周厂长坐镇,其他还真没什么优势,只能是靠吃苦勤快慢慢做大。别的不说,厂里这里里外外的任何岗位,不管是采购、生产、运输、甚至是厨房的烧饭炒菜,我可是都可以拿得起来的。”
差距啊,这就是差距啊……华宏阳看向王春年,设想着他心里的感概。
这时老周厂长说话了:“别看老李对自己是能省则省,但对工人确实的好。目前厂里工人的待遇即使不说同行当中最高的也是数一数二的了,老李每天跟工人一起干活但记件提成却是一分不少的全部计算给了工人,底下工人都开玩笑的说老板在给他们打工。还有就是每天这中午、晚上的两顿饭,弟媳妇每天可是亲自到菜场去买菜烧好后跟大家一起吃的。”
明白了,李舒民为什么能够请到老周厂长了,发展为什么这么快了。
事贵在情不在苛、人贵在精不在多、钱贵在舍才有得!
大家真正的聊开了,相互之间的气氛也随之高涨起来。但办公室实在是太小了,又兼着备件间,工具间的多功能,工人不断的来来往往办事,聊天过程中到有一半的时间在暂停话题优先工作安排。
看着时间不早了,李舒民起身盛情邀请换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