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唐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3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八章 救营
“渡河!”
金陵龙藏浦江岸,刘仁赡一声令下,岸上数十位光膀的壮士手持砍刀,砍断了停靠在江岸战船的固船绳。
此地江涛奔流,映照长天。船有大小,划之为主战船,子战船,马船,弓剑船等。
主船载重万石,一大十小的群船缓缓向江中驶去,最大的主战船上,容纳了二千人之众。
船舵最前方,身披黄金雁翎甲的李煜手握腰间佩刀挺立于中,而刘仁赡,李元镇屏于左右,李煜来时经过太医多次调制的晕血药,总算是缓解了见血便晕的毛病。
且说,李煜为什么敢从金陵跨江救援,一来是知晓了这个时期的赵匡胤建国不久,必然是将部分重心移至京兆路,又开始组建遥隶禁军,番军,厢军。二来徐州与淮水之地为宋国京东路,京东路此时的动向应当是按兵不动,以防北境刘汉犯境,可随时赶赴京西路。
再说李重进从武宁府一路南下,现在已经到了唐国边境,而赵匡胤是认定了一向软弱的李煜不敢跨江救援,其余南国也不敢首个开罪大宋,所以宋国南境并未大张旗鼓的派赴兵力,值于此,现在去救援李重进,也正是最佳时机。
“圣上,我等若要去救援李重进,为何不进于陆,而要行于水?”
主战船上,骠骑将军刘仁赡捏着胡须,满脸疑惑。
“若是从金陵行陆奔袭至北,我军动向必然会为宋所知。”
李煜清楚他赵匡胤不假时日必定会亲征平判李重进,李重进叛乱时,他先派上石守信,王审琦两员大将平乱。
又自认为李重进必定和李钧一样愚蠢无能,对此次叛乱同样不屑一顾。
却不料李重进在北线无援时,竟向着唐境撤去,意识到情况不对的赵匡胤一定会马上探查唐军的动向。原本一个李重进反宋不足为惧,只需派上几员猛将平定即可。
但李重进若是打不过干脆不打了,直接跑到南唐境内,万一一向软弱的李煜突然硬气起来,直接把李重进收编,那性质可就变了。
赵匡胤想的最坏的结果就是弃军,李重进剩下的数万军队若是跟着他誓死不降,那便将这数万反军全部围杀,但最好还是收编为宋扩军所用。
唐国李煜公然称帝后,原本按兵不动的北辽近来将国都南迁至析津府,改名大辽南京,开始大面积屯兵于燕云汉境,必然是想趁着汉人内乱窥伺中原,因此他现在只有先将部分军队北迁防辽。
听到李重进派人往金陵送去归降文书,他便收整禁军,打算亲征李重进迅速平乱。
可又听到金陵收到降书后仍按兵不动,这宋廷之臣便嘲讽李煜还是那个李煜,给他个胆子称了帝,也还是软弱无能无勇无谋。赵匡胤也半信半疑的放松警惕,将目光对准北辽。
“原来如此,难怪家父要遣北府军助圣上北上攻宋,圣上却严令北府军按兵不动。”
李元镇这才恍悟,暗自佩服这皇帝用兵奇诡,不同于只知拼命斗狠的蠢兵憨将。
李煜敢以船进犯宋境,还有一点,那便是此时的南国水船发达,远远超过北方宋国,据《南唐书》所记,仅仅江宁府金陵造船便已超过一万石的载量,也就是排水量1000吨左右的大船,这和现代的万吨轮,甚至是几十万吨的战舰没法比,不过在当时,金陵战船已经是全国海船中巨无霸的存在了。
也正是值于此,赵匡胤才没敢先灭唐国,而是先出兵灭南平王高氏,再兵进武平节度藩镇灭周氏,而后对南唐形成战略性大包围,才敢发兵金陵,一举灭唐。对于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现在的李煜再清楚不过,所以,唐国此时的决策是宁愿犯错,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当然,最好是由唐国来进行农村包围城市,转而后续对宋国形成战略性大围剿!
宋境,泗州,明光县
明光城河岸布上了困兵棘栏,显然在此领兵的泰宁军节度使王审琦在这里排兵已久,须知领了赵官家的军令,便赶忙从汴京沿京西南路而下。
在李重进首次与石守信交锋的时候,就已经快马加鞭到了邓州淅阳县,一路上卸了重甲,严令军士快步包抄到李重进南撤路线的后方。
至于下军令卸重甲提上大军绕路的速度,是因为王审琦从开始便押了一步险招,那便是李重进与石守信交锋最多至半月,便会被打的避战南撤,向南方几国求援。且说南国一帮软弱的乌合之众,只是屯兵做势,不敢跨江而战。
但唐国李煜公然称帝后,局势稍有变化,虽说李重进在向唐国求援后,李煜仍按兵不动,但为免夜长梦多,李煜诈兵突动,王审琦遂下令快马行军,想趁着李煜犹豫不果之时,包抄至李重进的后路尽快平叛。
“这些个臭丘八!昔日我与他王审琦,石守信二人共征南国还同席吃上几壶热酒。
我大周皇室倒了台,他二人就这么急着想围杀我给赵匡胤表忠心!”
叛军营帐内,李重进来回踱步,烦躁不安,不说石守信在北线不停虐杀着反军兵士,南线王审琦不知何时已包围了水路,但凡有靠近河岸者立刻射杀。
“将军,王审琦只给我们三日时间,三日后再不投降,便要将我等围杀殆尽了。”
身旁翟守珣满脸焦虑,又略带试探的再次窜动李重进投降。
“你们若想投降,尽管出了李营去给那王丘八下跪!我李重进就是举全家帐内自焚,也不会降了宋军!”
“将军,我等...是真的再无退路了...”
身旁副将周询神情萎靡,就连腰间佩刀也不知什么时候解下。
李重进听着周询颓废之声,又抬头左右环顾了营帐诸将,竟发现这些昔日战场上的猛人,如今脸上全无战意,尽是低眉泣首之态。
此时他才清楚,整个军营,除了他自己愿与宋军死磕到底,他人皆愿屈跪于宋,以求苟活,眼下恐怕他连号令全军冲阵都权利都没了。
“你等或是逃命,或是降宋,我李重进绝无他言。
我既反宋至此,死也只会死在自己手中,尔等...出了这方军帐...便自谋生路去吧...”
许是看清了周遭人的心思,李重进颇有无耐的看着营帐内众人一番苦笑,他又怎会不知,赵匡胤最忌兵反。既然已走上这条路,哪怕是降了外头的王审琦,到了汴京也会被赵匡胤处死。
兴是明白自己命不久矣,脸上也全无了最初的肃杀之气,出了营帐后身旁仅有两名将士决然的跟在他身后。
转头看着二人尚且年轻的面孔,有些可惜的摇摇头,将左右手扶在二人肩膀上,又满眼不甘,一言不发难掩悲戚。
转头进了安置家人的营帐,听得帐内自己那刚满三月的儿子啼哭声,又抬头看着自己全家十余口人。
怀着歉意低头看了看抱着孩子的妇人,那妇人兴许是察觉到什么,看着周遭或大或小的孩童,也是难掩悲怆,轻声恸哭的擦拭李重进脸上的泪。
......
“快跑啊!”
泗州明光城水岸,此刻战场上乱作一团,叛军像疯了似的拼了命去撞宋军用来围杀叛军的棘栏,前排众人撞得浑身是血,后方逃亡的兵士轰着往前推蹋。
棘栏倒了一处后,叛军一拥而上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冲出突破口跳入明光城河拼命的往前扒拉着逃命。
“快躲开啊!前方有船!”
正往前扒水的卸甲小兵,抬头突的看到一庞然巨物向岸上冲来,那些个溃兵不清楚这船为何人所驱,便赶忙拖着残身向左右蹬去。
“有战船!快去禀...”
立于了望台的宋国哨兵发现情况有异,赶忙对着探台下的守兵传话,然而话还未尽,一只金矢羽箭突然射来,直接从此人耳朵贯穿整个头颅,又骤然失去意识从高台上摔了下去。
台下的守卫看着刚从还在大喊的人突然顿口摔了下来,头颅被弓箭射穿,嘴都未曾合上睁着眼瞅着自己。
吓得倒地后退,回过神赶忙起身向王审琦的营帐哭奔而去。
忽见唐军主战船上众兵高呼将军威武!船舵前方身披金雁翎甲的李煜放下手中金弓,拔出佩刀。
“圣上好箭法!如此远距可直中头颅,真乃天人也!”
骠骑将军刘仁赡见识到从未在战场上展露手脚的李煜既然有如此精准的箭法,拍了拍船舵木栏,直声夸赞起来。但又见李煜一言不发严肃的拔出佩刀,便高声大呼。
“诸位!与老夫杀了过去,砍了这群宋狗!”
“杀宋狗!杀宋狗!”
船靠上岸后,唐军如同猎兽猛虎,跳下船梯举刀像宋营杀去。就连刚刚对着宋军放完箭的弓兵,也满脸愤然的丢下弓,手持长刀滑不可握,犹大呼杀宋!
李煜对这场面早有预料,从起建龙翔军始,他便特意选调家乡户籍原在北方的兵士,每逢入军检校,便向这群原籍为北方的兵士承诺,终将亲自带领他们杀入宋境,与他们归家。
从古至今,中原人都将落叶归根看的及其重要,眼下这群杀红眼的唐军,实则是带着自己归家的渴望在怒杀宋人。
李重进军营
“大周二位先帝!重进已穷途末路!这便随二位先帝而去!”
李重进听着营外乱作一团的厮杀声,以为是宋军杀进来了,虽心有不甘,也不做迟疑,手拿火把四处烧帐,帐内瞬时燃起烈火,将李重进一家老小包围。
看着火势愈来愈烈,李重进决然的拔出手中佩剑,双眼含泪,愧疚的看着一家老小,便提剑抵上自己的脖子。
“圣上!有一营起了火,可能是李重进自焚了!”
李煜策马奔入叛军营,听见身旁李元镇所言,顿时有些恸气。
我靠你个李重进真是个不长进的玩意,打不过就自焚!你他娘的死了老子亲征这一趟就白跑了!你敢死老子把你尸体都得拖出来鞭尸!
眼看着离起火营帐已近百步,策马的李煜直声对着火营怒喊。
“李重进何在!出来见朕!”
此时火营内的李重进正欲自刎,骤然听得一声怒喊,隐隐听到朕字。
“朕?南国称帝的是有个李煜,赵匡胤在汴京根本就没来平乱,难不成!”
李重进赶忙放下手中长剑,掀开帐布,瞪大眼睛看着前方身披金甲手持长刀的李煜。
拍着战马有些着急的李煜看着营帐内有一将军装束之人出帐,顿时大喜过望,抬起手对着前方大呼。
“李卿莫慌!朕不忍你为奸人所害!
亲率大军!救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