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257.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
赐宴结束。
朱佑樘勒令朱厚照去读书,他则跟张周做一些简单的交谈,就准备让人送张周出宫。
朱佑樘以当父亲的口吻,对儿子的老师道:“太子似多有尚武,偶尔所作的见解,连朕都要另眼相看。”
张周道:“那陛下,若将来太子尚武,陛下应当作何取舍?”
作为历史的过来人,张周等于是在用历史的典故,来征询一个对未来前景尚且不明父亲的意见。
“朕自幼体弱,讲官所授,无非仁孝礼法,朕连马背都未曾上去过,遑论武功建树、开疆拓土。”
“朕治国用的是文臣,其实朕也希望太子文武兼备,但姑且不矫枉过正,因为朕知道自古尚武的君王,或征战四海流芳百世,或被冠以穷兵黩武留千古骂名。太子将来能在朕百年之后,守住大明疆土,朕心愿足矣。”
朱佑樘语重心长,似也是把张周当成交心的朋友,才说出这番话。
旁边的戴义和萧敬都是低着头尽可能装聋子。
因为这些话,光是听在他们耳中,都是一种僭越。
张周点点头道:“臣明白了。”
朱佑樘似也觉得这个话题有些沉重,笑着道:“秉宽,你曾预言说这次会试,会有鬻题的情况,现在你还这般认为吗?”
张周道:“二场出来后,外间便有鬻题的传闻,矛头直指程学士。”
“还真是……程敏政这些年多不在朝,此番回朝不到一年,朕本想将他以阁臣储才,恰逢会试,又值西北战事着紧,你也能看出,内阁三名阁臣捉襟见肘,可现在看来……或是朕好心办了坏事,太操之过急。”
朱佑樘多少有些惋惜。
想器重程敏政而不得,有悖于他的初衷。
张周笑道:“陛下,现在还不能确定,或是臣杞人忧天。”
“朕先前也太固执,非要让他来当主考,若此次会试结束,他能安稳渡过,朕也不急于拔擢于他,让他在翰林院多韬光养晦几年,再说吧。”
皇帝大概对用程敏政这件事,也信心不足。
现在鬻题案还没起,皇帝已经打定心思,要把重用程敏政的事先放一放。
算是对程敏政的一种保护。
……
……
张周在天黑之前,要赶着出宫,去贡院参加会试第三场策问的考试。
虽然考试在第二天早晨才开场,但入场的龙门会在上更时分就关闭,考生必须要入内,否则来日清早是不会打开门迎候考生的。
当晚朱佑樘吃了由张周所给的药方,安心睡在乾清宫后殿,几天都没休息好,一更天刚过,朱佑樘便已就寝。
却是张皇后那边几天没见到丈夫,这天又听说丈夫去见过太子,以为丈夫这边朝事忙完了,特地亲自过来乾清宫相见,本要温存一番,却被萧敬告知,皇帝已经就寝。
“这么早就睡了?”
张皇后有些不满。
她觉得,是丈夫刻意在避着她,不想相见。
张延龄被下狱的事发生之后,夫妻俩拌嘴,冷战一直在持续中,张皇后有感于丈夫的心已不在自己这边。
萧敬一脸为难道:“陛下近来为西北用兵操劳过度,今日才服了药,早早就寝。明日或还有偏关的战事陈报传来,还要忙碌一天……”
“陛下见过何人?”
张皇后怕丈夫被什么“小妖精”给迷惑。
即便萧敬不想说,但还是如实告知:“见过张贡生。问询军机要事。”
“陛下有闲暇见张秉宽,连见见本宫的时间都没有吗?”张皇后生气归生气,但大致也知道,丈夫见张周所谈的是国事。
如果丈夫要跟她谈,单涉及到个张延龄,她都能吵翻天。
她又懂什么国事?
“陛下最近几日,除了张秉宽之外,还见过谁?”
“有刘阁老、谢阁老、马部堂他们……”
“太皇太后就没找宫女来?没有什么侍寝之事发生?”张皇后怕老太太玩阴的,趁着他们夫妻俩吵架,往皇帝身边塞女人。
萧敬吓得六神无主一般,急忙道:“未曾有。”
张皇后听到这里,神色才稍微好转一些,临走之前道:“陛下醒来,告诉他本宫来过,再说本宫一直给他留着门,他随时过来都行……”
“是。”
萧敬应答之后,低着头,等张皇后走远之后才敢把头抬起来看一眼。
戴义从旁边的殿阁内出来,问道:“皇后有何差遣?”
萧敬近乎是一五一十复述一遍。
戴义叹道:“陛下听了张先生的话,又服了张先生的药,终于能睡个好觉,明日一早估计战报就来,哪还有心思做别的?咱也分工好,我值上半夜,子时后伱和陈宽来,赶紧做事。”
……
……
这一夜。
朱佑樘睡得很安稳,近乎是一觉到天明。
起床之后,朱佑樘还很高兴,一点都没有因为西北战报没来而产生焦虑。
“跟午门的臣工说,让他们到文华殿,让膳房给他们准备一些早膳……也告知他们,今日的朝议或要持续到很晚,朕也不急着过去,等辰时之后朕再去。”
朱佑樘听了张周的话,今日上午就会有战报传来。
那也别搞什么早朝、午朝的,连在一块得了。
自己好好休息了一场,也该休整一下,等战报差不多来了,带着战报去,或者是跟大臣一起等。
“陛下,那您……”
戴义也是刚爬起来,此时也有些睡眼惺忪,问询道。
朱佑樘道:“朕先去给皇祖母请安,这几天都没去了。”
戴义道:“陛下,昨日皇后也来过……”
“皇后啊,这几天朕没时间看她,回头再说吧。”
说着,朱佑樘让太监过来给他做一番整理,就要去坤宁宫。
戴义提醒道:“太皇太后或还未起。”
“不会的,皇祖母每天都起来很早,当初朕年少时,跟皇祖母同住,都是皇祖母催促朕起来学习……”
朱佑樘提到这里,脸上还带着浓浓的亲情。
……
……
文华殿。
当天虽是朝议,却是移到文华殿,主要是因这里是平时皇帝给大臣赐宴的地方。
太子当天并不会到文华殿来读书,而随后皇帝则会到来,与他们一同等候西北战报,并在前后做一些商议。
众大臣刚到,宫里就给准备好案桌,早餐也开始往上端。
皇宫的早膳也没有多特别,也不过是米粥、青菜之类的,能稍微见到一些荤腥,也会加鸡蛋等物,以保证这些大臣能有力气完成上午的朝议。
“刘阁老,照理说,今日该有结论了吧?”
左都御史闵珪,与几名言官一同过去,以好似请示的口吻对刘健道。
刘健点头。
一旁的谢迁道:“诸位,这是期望结果如何呢?”
这话就带着调侃了。
闵珪自然不能说期望王越大败,但王越赢,他也不觉得是什么好事。
别人就算了,他闵珪先前参劾王越用兵方式不对,措辞激烈不说,还跟王越交恶,若是王越取得大捷,那他可就要丢脸了。
所以从闵珪的角度来说,王越可以赢,但最好是惨胜,鞑靼人抢掠结束之后自行撤走也是不错的结果,总之……不能让王越舒服。
前排正在吃饭的徐琼闻言回头往回看一眼道:“诸位,说句不中听的话,即便王威宁取胜,若未达到陛下的预期,只怕王威宁还是要担责的。昨日里已有多份急报传来,说是偏关等处,因为王威宁的撤兵,可是损失了不少的粮草、牲畜、兵器辎重等。”
徐琼其实在提醒闵珪。
不需要太悲观。
就算王越赢了,咱还可以从别的角度来攻击他,说他用一场丢人的方式,完成一场胜利,不顾大明边军的利益和朝廷的开销用度,甚至不顾百姓死活……
扣帽子嘛。
谁不会?
早饭还没吃完,萧敬匆忙而来,表明是来找刘健和马文升二人。
随后二人在众人目视之下,被萧敬叫出去面授机宜一番,随后萧敬又走了。
等刘健和马文升回到文华殿时,太监已在收拾桌上的碗筷。
众人也都起身围拢过来。
“尚未有结果,不过已得悉,王威宁在开战之前,做了一份简报,表明会在二月十三夜,带三千骑兵奇袭偏关,并言明在偏关内留有一千兵马的埋伏。”刘健道。
谢迁道:“这是何等战术?鞑靼城内驻军几何?”
刘健叹道:“尚且不明,估计至少万数以上。”
听了刘健的话,在场议论开了。
先前都知道王越带军民撤出偏头关,但到底是要继续诱敌深入来个几方合围,还是说要带兵杀回去,没定论。
现在清楚了。
王越的计划,就是带三千骑兵,趁鞑靼人在偏关内立足未稳,折返回去。
“三千,少了点吧?”户部尚书周经苦笑质疑。
工部尚书徐贯道:“城内留守一千伏兵,可是要趁狄夷不备,于城内纵火,乱狄夷军心?”
徐贯所能想到的战术,顶天了就是在城里放火,把鞑靼人给赶出城塞。
可只有一千人……能顶什么事?
刘健没回答。
一旁的马文升道:“此事,老朽刚也问过萧公公,萧公公讳莫如深,但料想是……另有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