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草蜢
作者:猫怕凉 | 分类:历史 | 字数:101.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4章 汉族之魂
有一种仓是给百姓设立的
就是常平仓。
这是设立最早的仓储系统,可以追溯到西汉宣帝时期。
这种“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其价而粜以利民”的仓储,作用是平衡粮价,也就是当丰收年岁谷贱的时候,政府用较高的价钱买入,广为储存;等到灾荒年岁谷物昂贵的时候,便用较低的价格,供民间购买,并在一出一入之间稍微获利,用以充常平的基金。
常平仓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利益不普及,常平仓是由政府管理,政府为了管理上的便利,仓廒都设置在通都大邑,并且为数不多,能享受常平实惠的多为大都市的平民。
在交通不便的条件下,这种地域上的限制,势必减低常平仓的效能,使一般乡村贫苦人民无从享受到它的好处
指望那仓里的粮食去救山东灾民,偏远地区的人怎么办?
倾城讲了一个故事:汉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单于派兵进攻车师,杀死车师后王,转而攻打耿恭驻地,将其围入城中。此时正值汉明帝驾崩而无暇发兵,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
汉兵粮尽,陷入困境。他们煮铠弩食其筋革,拒绝匈奴的招降,坚守城池。
“各位将军,倾城想知道,救还是不救?”
武将们感同身受:这必须要救。他们谁也不想遇到这样事情最后被放弃
倾城继续讲下去:可是,就在耿恭在西域激战的时候,万里之外的东汉都城洛阳,皇帝与大臣,也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他们争论要不要派救兵?
司空第五伦说道:“塞外偏远,消息难通,吾等所闻之时,其守军概已尽没,此时发兵,伤民劳财,更或有新败,于国不利,主张不救!”
武将最头疼这咬文嚼字的玩意,倾城美目一盼“那个时候,反对派救兵的一帮人说,咱们接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被匈奴重重围困,等到咱们援兵赶到的时候,他们估计早已尸骨无存了。这是第五伦说的,官拜司空”
这大白话听懂了,第五伦是个人,司空?那他妈的不就是文官吗?武将指着一帮文官破口大骂:历代就是你们这些腐儒坑害我们武将,草你大爷!你奶奶个腿子!
……此处省略十万个字╯□╰
这是南朝范晔写的《后汉书》记载的内容,文官读过的不少,这事儿理亏,又不想被指着鼻子挨骂。有文臣站出来给补上这个典故:
高官司徒鲍昱站出来,竭力请求派援兵,他面对皇帝和文武百官,说出了在今日依然有名的一段话,至今读起来,仍,荡气回肠:
“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程咬金从来没今个骂得这么爽歪歪,但是,那文官说的啥玩意儿?问倾城“嘿!姑娘,他这啥意思?”
“发兵救援”
武将这头一听,你姥姥的,就四个字叽叽歪歪一大堆,对着刚才搭话的那文官就开始骂
这倒霉蛋冷汗直流,一帮人要私下跟他单挑
倒霉蛋为了小命还想解释清楚,武将们才不听他哔哔,都喊倾城解说这故事,因为倾城说的他们听得懂
“是出兵了,是直至章帝继位,汉朝援军终于开拔,兵出张掖、酒泉、敦煌及鄯善国共计七千余人”
出兵这就好,武将心刚放下来消停会,倾城几句话让他们心又悬起来了
“可是,耿校尉以诈降骗来了匈奴人的使者,那是他们在场的大部分人最后一顿肉食——人肉,他们没有一点厌恶,反而充满了豪情,他们纵酒欢歌,享受着城外匈奴人的愤怒,点燃了自己最后的抉择。匈奴人又开始了漫长的围困,因为已没有进攻的必要了,冬季来临,风雪交加,城内的粮食早已吃空,连弓弩上的筋腱和盔甲上的皮革都已经吃光了,等待着就是最好的进攻,守军迟早要饿死”
武将这边要的是兵书,战法。这些历史类的书籍没几人看过。断粮到如此地步了,撑下去全靠着一口气,这到底救上没有?
尤其是那些完全版的大老粗,眼巴巴瞅着倾城,问她援军到了没?
“那天早上,守军点起了兵士互相搀扶着立在城头,城上的汉旗依旧招展,而城外,响起了汉军冲锋的号角,多么熟悉的军阵啊,如一道铁甲的洪流,瞬间撕碎了慵懒的匈奴军阵,仿佛虎入羊群一般,杀得匈奴人四下逃窜。守军们嚎啕大哭,并不是突然有了新生的希望,而是看到了他们坚守的大汉也一样坚守着他们!”
打得好!解气,杀光他们这帮畜生
武将们一听这是个美好的结局,松了一口气
可是文官们感觉不妙,因为倾城没说完,也没说详细
当倾城说援军到达之时,耿恭所守之城,城中仅余26人
这下完犊子了,又开始了,武将骂得欢,李世民看得爽,也惊讶倾城引战的能力,牵着这些人的鼻子走可不容易
让美好结局见鬼去吧!这是一场痛苦的守城之战,武将们感觉到,救援无望,死战不退,为何不早早发兵?这最后的命运又如何?
不想听,又想听,通红的眼睛望着那美丽的女孩
“待汉军回至玉门关时,已经仅剩13人了,全部衣服破洞褴褛,形容憔悴枯槁。玉门关守将感动落泪,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
这与死光了有区别吗?这下武将干脆把手里的芴板砸向文官那边
芴板(wù bǎn),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从清朝开始芴板这种仪式就被废除了
李世民看倾城把武将们引动得血气翻涌,就问她想说什么?
倾城的回答很霸气: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
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凡我大汉子民,虽远必救!”
这就是大汉的精神,汉人的精神,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