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2青春时代
作者:92年的荷兰豆 | 分类:古言 | 字数:32.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3章 二叔家的小心思
姜汉还不到二十岁,比姜齐还小半岁,算起来才十八岁,其实说起来找媳妇年龄还不是很大。
不过在姜齐的家乡,总是要先找一个媳妇,然后两家来往几年之后,就可以结婚了。
听到姜汉要找媳妇,姜义叹息一声:
“盖房子,要是按照大哥家的标准,得三万块钱。
我们家的所有钱加起来,也不够这三万啊。
也就是两万块钱,你要是翻盖房子的话,日子不过了”。
二婶沉默了一会,说道:
“谁让你安装浴室、暖气和卫生间了。
咱农村人自己的房子,哪里有那么讲究的?我看是姜齐有了钱,故意的。
我们就盖几间瓦房,然后把西厢房盖一间,把棚(厨房)给弄得好一点。
一万多块钱,就足够了。
现在我才遇见我们村的一个姐姐,她见我就说给姜汉说媒。
不过,听到我们还没盖新房子,就说,等等再说。
这意思还不很明显吗?
就是嫌我们家的房子不是新房子”。
姜义叹息一声,十年前,姜义就开拖拉机,赚了点钱,于是就翻盖了房子。
在八十年代,姜义的房子,在村里,或者说,在十里八乡,都是很不错的房子了。
因为没有用麦秸的房顶,都是用砖瓦,也就是所谓的砖瓦房。
但是八十年代的时候,因为用不起钢筋,而且水泥那时候也不是很多,玻璃的工艺也不先进,所以那个时代的房子,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还是比较矮小。
窗户也小,门也小,在现代这几年的房子面前,看起来就不怎么光鲜亮丽,而且像是一个小个子。
“你的意思是,我们家也把房子翻盖了?”
其实一开始,二婶并不是这个意思,在二婶看来,再赚两年钱,多赚几千块钱,等到姜汉二十岁的时候,春天盖房子也不晚。
而且盖房子的时候,也没有像姜齐那样,规划那么多的现代化设置。
也就是一个高大明亮、窗户更大一些的砖瓦房罢了。
被二叔这么一说,二婶也就拍了拍桌子:
“盖,就算把拖拉机卖了,我们也得盖房子。
姜正你大哥盖的起,我们也盖的起。
这不是,你正好去拉砖拉水泥吗?
到时候,偷偷截留一些水泥和红砖,放在我们村那边。
反正你回来,正好路过我们村。
就放一些在村里,过几天,再拉回来,谁也不会知道,这是截留你大哥的。
我们还能省不少钱呢”。
听到二婶的话,二叔赶紧摇头:
“那可不行,附近都是乡里乡亲的,万一让人家知道,尤其是被大哥和嫂子知道,那我们以后怎么做人?”
二婶哼了一声:
“做人,做人,说的好听,还不是谁家有钱,谁就是大爷。
以前的时候,村里谁瞧得起姜正,姜齐上了高中,都说他能上大学,村里每年就给他几十块钱,算是照顾。
呵呵,穷鬼一个,村里的人清楚的很,即便是姜齐上了大学,和村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听说姜齐要盖房子,你看奎叔几个人忙的,恨不能的赶紧开工,还不就是想着,能多赚点工钱。
一会你赶紧去找找姜大成和奎叔,就说,我们也盖房子,正好把人给找齐了。
一群羊也是放,两群羊也是轰,一会你买条烟,赶紧去”。
晚上回到家,姜齐一家,就知道了,二叔也要盖房子的事情。
首先惊讶的还是姜正:
“怎么忽然之间你二叔也要盖房子?他家的砖瓦房,盖了也就10来年。要是现在就拆掉,有些可惜了啊”。
姜齐的母亲给姜正拿了一个煎饼,然后给自己倒上一杯茶,小声说道:
“应该是姜汉要找媳妇,现在如果没有房子的话,人家女方也不同意。
所以,就借着我们盖房子的机会,找一个建筑队,把房子盖了”。
姜正接过煎饼,喝了一口酒,放起酒盅,想了想:
“姜汉,才十八岁,小孩子的年龄,找媳妇急什么?
主要是,也一直没有听说,他二叔家有翻盖房子的想法啊。
前几天,我们说盖房子的时候,他家也没说什么啊”。
“爸,二叔家里有钱”姜齐说道:
“既然他们家也要盖房子,那到时候我就重新找辆车,给家里拉货,我问了,驾校的车,有时候也闲着,一早一晚的,给我们家把砖瓦水泥钢筋拉过来。也不耽误功夫,还省钱呢”。
姜正知道,姜齐和驾校很熟悉,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毕竟驾校的卡车,比起拖拉机来,确实是方便多了。
姜齐家,和二叔家,一起盖房子的事情,村里还是更重视了。
尤其是姜奎和姜大成,一个是村里的老石匠,一个是村里的村正,这种事情他们两个人都比较积极。
甚至两个人,专门在一起商议了半天。
姜齐家的房子,要求高,而且预算也高一些。
二叔家的房子,就是农村普遍的砖瓦房,这些年农村普遍都是这样的房子,所以随便几个人,都能盖好。
姜奎和姜大成,就商议着,给姜齐家盖房子的人,有十五六个,作为一个民居,这是一个不小的建筑队伍了。
而给二叔家盖房子的,其实也有10来个人。
两个队伍,加起来二十多人,而且盖房子的时候,按照当地的风俗,村里的一些人也会去帮工(就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免费去帮忙一天,主家管饭,但是不给工资的)。
如此一来,两家的房子,只要有10多天的时间,就可以盖好了。
不过,第二天,姜奎和姜大成,把事情给姜义一说的时候,姜义还没说什么,等姜奎和姜大成一走,二婶就说话了:
“凭什么,给大哥家盖房子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而且很多在城里盖过房子的。
给我们家的人,大部分都是老头子,最多也就在县城里盖过房子。
他们手脚慢不说,我觉得,盖出来的房子,质量肯定也不如大哥家的房子。
同样一天都是几十块钱,我们为什么不能要年轻人?”
二叔沉默了一会:
“要不,去你们村找人?你们村不是也有几个能盖房子的建筑队吗?”。
二婶沉默了,沉默了几分钟,说道:
“如果之前没有找村里的话,去我们村或者其他村都行。
但是,现在奎叔和姜大成都来过了,你再找其他人,这不是把人得罪了吗?
依我看,还是我们家的房子预算少,所以村里才这样安排的。
如果我们的房子,预算和大哥家的房子差不多,村里肯定也会多给几个年轻人,毕竟一些现代化的东西,奎叔他们都不懂。
你说我说的是不是这个理?”
“按照大哥家的标准”二叔一个劲的摇头:
“三万块钱呢,我们盖这个房子,还得欠一万块钱的外债,这要是让人知道,姜汉找对象,就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