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霸主
作者:破壳鸭 | 分类:历史 | 字数:242.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04章 虚虚实实
杨戈来到军中,接到了从蓟城运送过来的物资。
补足了在西域长史府那边打的差不多的炮弹、弹药和铁爪。
益州多山,铁爪可是高处攀岩的必备之物,这次益州之行这铁爪一定是用的上的。
“主公!这是我们得到前方消息之后众人商议之后的最新行军线路,请看一下。”郭嘉将杨戈请到沙盘前方。
杨戈走到沙盘前方看去,原本通过浙水行进的这条路却是拐了个弯。
“怎么回事?”
“放出去的斥候回报,此地秋季多雨水,河水高涨,将原本要通过的桥梁冲垮,我们只能进行绕路而行。”郭嘉解释。
“那这是什么线路?要过山?”杨戈看到这条新规划的线路径直通过浙水旁边的山脉。
“没错!我们觉得过山是最好的选择。就怕……就怕刘备会派人在这里设伏,那……”田丰有些为难的说道。
杨戈将山上的那个旗帜拔掉,扔到一旁:“你都怕刘备设伏还要过山,岂不是将将士们的性命于不顾?这条路不能走,行军路上地形不熟的地方我们都不能碰。”
“是,主公!”众人齐声说道。
杨戈在沙盘上看了一圈,属实难以抉择。
怪不得众人研究来研究去将行军地点放在那里,显然是没有更好地方可以走了。
现在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撤兵回去,这次攻打益州因为桥梁被毁而断送。
二是原路返回,取到长安,在绕道陇西,与黄忠他们会合在绕一大圈进入蜀地。这一条路目前来说是最安全,最无忧的。
但是杨戈也不想选择这一条路。
这条路走下去,恐怕进入冬季都难以走到蜀地。这一大圈绕下来,这些将士都没有心思在打仗了。
考虑良久,杨戈突然在沙盘之上看到一个点。
这个点是丹水、渭水、浙水三河汇集之地,身处景山和荆山的脚下,襄阳。
虽然襄阳旁边也有山,不过这山却是荆州的山。
它虽然也姓刘,但却不是刘备,而是刘表的。
杨戈抓起那个被他扔了很远的旗帜,重重的插在了襄阳的头上。
众人见状连忙围拢过来,纷纷露出惊奇的眼光。
“主公!这地方可是刘表的地方。我们现在贸然进去,会不会惹怒他们。到时候与刘备联合到一起,恐怕……”郭嘉有些担忧的说道。
“联合到是不会。如果刘表有心,恐怕早就和刘备互通有无了。刘表只是在刘备前往益州的路途上出手帮了他们一下,并不会真正的与他们联合。”贾诩捋了捋胡子轻轻颔首。
“这刘景升手下精兵强将不少,但就是无开拓之心。除非我们真将他逼到绝路,否者他是不会与刘备联合的。”荀彧想了一下说道。
众人纷纷发表意见。
但现在如果想要去攻打刘备,就不要再招惹刘表。虽然幽州军并不怕他们,但是真的面对两面夹击,也整不好会顾此失彼。
而且刘表如果派兵走光州,固安再到扬州,那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扬州等地要再一次进入战乱时代。
因此大部分还是觉得不要招惹刘表,襄阳此地还是尽量不要妄动。
听着众人的说话,杨戈只是微微一笑。伸手打断众人的议论,缓缓开口:“我们行军襄阳并不是真的打襄阳,只是取道襄阳而已。而且我们派兵到襄阳,必定会让刘备放松警惕,让他以为我们是进攻荆州。但是我们困而不打,偷偷的将士卒向西挪动,那又该如何?”
“主公是想……”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诸葛亮、徐庶、郭嘉等人同时惊呼一声。
杨戈哈哈一笑,缓缓点头:“没错!我们围而不攻,转到蜀地。既让刘备大吃一惊,更不与刘荆州交恶。”
“妙……妙啊!”郭嘉双眼放光。
众人纷纷点头,这等妙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这是杨戈想出来的,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些人对杨戈屡次在关键时刻打通关节已经习以为常。
只因为杨戈的思维方式要远超过这些古代人,脑袋中的知识存储更是超过他们许多。
“子龙!严颜和法正那边可传来消息?”杨戈转头看向赵云。
赵云点头:“我们的人已经将火雷送到位置,只要这边与刘备交上手,那边就可以进入腹地造成恐慌。到时候腹背受敌,刘玄德必输无疑。”
“好!下令。明天一早大军出发,目标襄阳。”
“是,主公!”众人一抱拳。
——
大军再次休整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便集合出发。
这次大军之中多了一辆马车和一匹战马,自然是张绣和邹氏二人。
张绣满脸兴奋,这一趟总算是出来了。
困在宛城那么久,天天看同样的人,办同样的人。最关键的是刘表一直处于防守状态,根本没有任何想要进攻的意思。
一来二次的给张绣呆的是越来越没有意思,越来越烦躁。
期初还能跟着士卒一起训练,毕竟杨戈传授了不少关于训练上的东西。
但是常年的训练也开始乏味起来,手中的枪法更是无用武之地。
想要练习枪法却无人喂招,这让一个常年习武的人如何能够忍的了。
这次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可以出征益州的机会,张绣决心要好好的表现一下自己。不为别的,就是单纯的想要练练枪法而已。
据说刘备麾下的关羽战力无双,这次他到要见识一下此人到底是徒有虚名还是当真如此。
一行人走了两天,终于经过三叉河口,到达了襄阳的外围。
跟预想的一样,襄阳城头旌旗舞动。杨戈大军来此早已经被斥候侦查,刘表第一时间就派人过来防守。
不过杨戈却没有要进攻的意思,直接吩咐手下在襄阳城前的地上安营扎寨。
这一番做法可是让襄阳城中聚集而来的军队起了嘀咕。
十几万大军来了不攻城,只是原地驻扎。
要么是在等待援军和攻城器械,要么就是另有图谋。
只是他们还猜不出,只能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