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北朝
作者:红莲素心 | 分类: | 字数:76.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9章 浑水摸鱼
建康城,皇宫。
“父皇,您还是渐渐齐国使臣吧,如果您再不见,他们就要去周国了!”
陈叔宝一脸焦急的现在陈顼面前,陈顼却不慌不忙地处理着公文,看都不看他一眼。
看到陈顼不说话,陈叔宝急得不行,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觉得高顺是一个道德君子。
就好像春秋时期的孔子,虽然此时默默无闻,但迟早有一天会成为一代大儒,所以他很重视。
看完了最后一份奏章,陈叔宝已经等了两个时臣了,陈顼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你说那兰陵庶子要去周国,难道他忘记自己之前的言论了么,他就不怕被周国杀了?”
“这……”
陈叔宝也是一时心切,竟然忘了高顺之前的所作所为,如今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三国都知道高顺这个人。
对于高顺,三国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
齐国对他大多数质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居心,好端端地偏要和陈国结盟,真的有那个必要么?
而陈国对他则是防备,不知道这个少年使臣到底要干什么,之前陈国拒绝了结盟,他却不顾自身安危要挽回,这个态度让人不怀疑都不行。
至于周国,也有点被看透心思的纠结,想要弄死高顺,又不敢明目张胆,那样就等于承认了高顺的说法。
可要是不杀他,一旦高顺促成两国结盟,对于周国的确很不利,毕竟他们自己开始打齐国的主意了。
但高顺还算比较幸运,此时的周国内部已经是风云涌动。
武成二年四月,权臣宇文护派人毒死周明帝,立十七岁的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
宇文邕即位时,北周政局十分不稳,关键原因就在于宇文护垄断了北周实权。
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西魏时,曾任大将军、司空。
大定二年,宇文泰病重临终之前,曾郑重地对宇文护表示过,自己的诸子都年幼,而且外敌势力庞大,所以要求宇文护总揽军政,继承自己的志向。
宇文护表面许诺下来。第二年,他拥立宇文觉为帝,建立了北周政权,宇文觉秉性刚烈,特别厌恶晋公宇文护的专权。
宇文邕深知宇文护的势力已经长成,故而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即位伊始,他不敢暴露自己对宇文护的不满。
保定元年正月,宇文邕就以大冢宰、晋公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而且在日常极力讨好宇文护。
周梁躁公侯莫陈崇随宇文邕一同到原州,夜里,他执意回到长安去,众人都认为这件事有些奇怪。
侯莫陈崇自以为聪明,便对自己周围亲近的人扬言宇文护已经被诛杀,有人把侯莫陈崇的话传了出去。
宇文邕听说后,立即召诸公于大德殿,当着众人的面责骂侯莫陈崇,侯莫陈崇惶恐谢罪。
就在这一天夜里,宇文护派兵冲进侯莫陈崇住所,迫使他自杀了,宇文邕通过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对宇文护决无二心。
不久,宇文邕又用韬晦之计表彰宇文护,诏称:“大冢宰晋国公,亲则懿昆,任当元辅,自今诏诰及百司文书,并不得称公名。”
在诏书之中不得称晋公宇文护之名,可见宇文邕对宇文护暂时“尊崇”之程度。
宇文护的母亲被北齐俘虏,母子分离三十五年,后来北齐将她放回,宇文邕对她也竭力奉承,凡是赏赐她的物件,一定是极尽奢华。
每到四时伏腊,宇文邕都是率领皇族亲戚向宇文护之母行家人之礼,被称为“觞上寿”。
用此来博得宇文护的欢心。由于宇文邕表面上的尊重、曲从,宇文护没有像对宇文觉、宇文毓那样对待他。
然而在暗中,宇文护还是时时要挟宇文邕,专横跋扈,总想取而代之。
保定四年,宇文邕在宇文护的策划下发兵攻打北齐。
十一月,柱国、蜀国公尉迟迥率大军围困洛阳,齐国公宇文宪于邙山围困齐军,晋公宇文护的军队驻扎于陕州。
十二月,权景宣攻打北齐豫州,齐刺史王士良在内外夹攻之下投降了北周。
但因为北齐武成帝高湛派高长恭与并州刺史段韶、大将军斛律光前往洛阳救援,因为惧怕北周的兵力强大,不敢前进。
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宇文邕与宇文护想吞并北齐的初步计划被遏制。
这次战役的失败,使得宇文护在北周的威望大大降低,为周武帝宇文邕后来的夺权创造了一定条件。
宇文邕吸取两位兄长的教训,表面上与堂兄相安无事,任其专权,暗中却在慢慢积聚力量,寻机诛护。
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决心铲除宇文护,所以此时的周国内乱倾轧中,高顺也知道一些,但他却什么都做不了。
明知道宇文邕掌权不是好事,可他现在还太弱小了,势力根本渗透不进周国。
而和周国的威胁比起来,陈国的太建北伐才是当务之急,而周国明知高顺的存在,却没功夫搭理他。
可周国的情况不只高顺知道,陈顼也是知道的,这也是他不看重高顺的原因,周国现在这么乱,怎么可能威胁到他们。
可是他们不会想到,就在宇文家族内乱时,周国的令一股势力却在悄悄崛起,那就是杨家!
天和三年,父亲杨忠死后,杨坚承袭随国公的爵位,周武帝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对杨坚更加礼重。
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我每次见到他,都不觉自失,我怕他不会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
武帝说:“杨坚此人只可以作为一个将领。”
内史王轨突然对武帝说:“皇太子赟将来并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
武帝十分不悦,说:“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
杨坚知道后十分畏惧,行事小心谨慎,以韬光养晦,没人会想到他会是一代开国皇帝。
隋朝虽然短命,却是史书承认的正统王朝,它结束了魏晋以后的分裂局面,再一次统一了华夏大地。
这些历史在高顺脑子里不知道过了多少遍,而他说要去周国,也不是无故放失。
武平二年马上就要过去了,陈顼如果执意要出兵,高顺决定不能便宜了陈顼。
周国现在虽然内乱,但宇文家族也是个大家族,再加上杨家的存在,高顺想去试一试。
在这个乱世,皇权并不是不可侵犯的,占据天下的其实就是那些世家,高家也是其中之一。
对于国内的情况,高顺打算慢慢整治,但再怎么整治,也不能动那些世家。
现在齐国一品以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宗室之人,这些人虽然没有什么能力,却是可以信任的。
除了宗室以外,剩下的也都是外戚,所有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让高顺很是头疼。
合纵连横,利字当先,古人可能不懂这个,但殊途同归,高顺自然明白这些。
江南的富庶谁都知道,优越的自然环境,可以让稻谷一年两熟,绝对的好地方。
但陈国现在还有实力,没有太建北伐的消耗,周国想要灭陈也不容易。
总得来说,三国各有优势,周国占据龙兴之地可谓地利,齐国人口百姓众多可谓人和,而陈国环境优越可谓天时。
三国如果和平发展,也许最后胜利的会是南方,但陈顼和杨坚都是有野心的,现在齐国有了高顺,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此时的他只是个小人物,用他仅有的影响力做一些小事,可是历史的重大变故的起因,大多数又都是小事,所以很多人后来都十分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杀了那个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