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大宋整挺好

作者:小生铁铁 | 分类:历史 | 字数:266万

第1070章 大忙人李邦彦

书名:我在大宋整挺好 作者:小生铁铁 字数:2099 更新时间:2025-01-25 02:08:07

金军攻城太突然,连四壁防御使都没有的汴梁城,差一点就被攻陷外城墙。

宗泽躺在担架上再次进宫,趴在地上以头撞地,请求皇帝陛下册封韩世忠为四壁防御使,负责守城一应事宜。

此时的赵桓也是慌了,都没和首宰唐恪沟通,直接任命了韩世忠。

下午的时候,韩世忠陆续拿到了虎符与文书。早就在心中盘算无数次了,韩世忠立即进行布置,守城的禁军这才被有效调动起来。

完颜宗翰与完颜希尹远远看着城墙暗叫可惜,若最初攻城时全力以赴的话,此时的汴梁城很可能已经打下来了。

两人也很奇怪,为何汴梁城的防卫最初会如此虚弱,大宋朝那些将军都是吃闲饭的吗?若是把这座坚城给金国的话,怕是天赐军来了金军都有信心,狠狠打击一下对方的嚣张气焰。

实际上完颜宗翰与完颜希尹是十分不愿意攻城的,因为田十一把火药秘方献给了大宋朝廷,如今的大宋禁军,也是装备了火药弹的。无论佯攻还是实打实的进攻,金军的伤亡都小不了。只是为了逼迫宋国尽快给好处,这些伤亡也只能咬牙忍着了。

对于金军的突然攻城,岳飞很气愤,立即就想与张团结的三千天赐军合军一处,给金军一个教训尝尝。可让岳飞更加气愤的是,张团结根本没理他,而是带兵退走了。

堂堂天赐军却不战而逃,岳飞狠狠鄙视了张团结一番,独自带兵去救援汴梁,却被金军小将术穆图带兵拦了下来,随后便是整整一天的厮杀。

张团结去做什么了?答案是救人。

张团结带着三千天赐军隐藏在汴梁佐近,本就不是为了保卫汴梁城,而是为了救活数百万、千万甚至上亿条性命。

当日杜充向赵桓献计,赵桓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杜充自去施行计策。可田十一却知道,杜充要做的那件事将会遗祸无数年,因此而死伤和无家可归家,又何止千万。

张团结带兵突袭杜充军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而此时的杜充正幻想着自己的妙计可以不费一兵一将,诛尽金军东西两路大军。

杜充这次仅仅带了一千人出来,而且还都是厢兵。又不是去打仗,做苦力而已,一千厢兵已经足够用了。

用整整三千天赐军突袭一千厢兵,绝对称得上是大材小用了。但为了确保历史上的惨剧不会重演,张团结依旧严格执行了十一哥的命令。

杜充被天赐军捉住时万分气愤,声称天赐军正在破坏大宋朝的抗金大计。

说那些话时杜充一副心有妙计,成竹在胸,一切尽在掌控的傲气。可当张团结一语道破杜充的最终目的时,杜充惊得连嘴都闭不上了。

如此隐秘之事,天赐军是如何知道的?

为了让杜充心服口报,张团结为杜充讲述了黄河的历史。自东汉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唐沿旧址不断修堤,黄河安稳了长达四百七十五年之久。

黄河的兴废与天下兴衰密切相关,而杜充此来的目的,就是要掘开黄河的堤坝,水淹金军。

这办法听起来似乎很好,可实际上受害的只能是老百姓。黄河是一条易怒的河流,杜充居然想出掘开黄河堤坝的馊主意。这要是让他成功了,便相当于给大宋朝自掘坟墓了。

历史上的杜充确实是掘开了黄河的,具体的损失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史书上的记载也只有一句,“民死者百余万”。同时还有一句歌谣流传,“洙泗上,弦歌地,亦膺腥。”

历史上被掘开的黄河之水咆哮着像脱缰的野马向南狂奔而去,入泗水,插入了淮河之中。彻底造成了淮河流域泛滥成灾。自那以后,黄河便彻底失去了控制。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如同神龙摆尾一样,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肆无忌惮的神龙摆尾一般玩耍。贻害无穷。直至明清时候,黄河依然入东海而非黄海。

更可气的是,拒史书记载,杜充因为苗刘之变,勤王有功,因徇国忘家,得烈丈夫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比守两京,备经百战,夷夏闻名而气,兵民矢死而一心,升官发财。

张团结对杜充执行了死刑,立即执行,没有审判,只有推断的罪名。

这样做似乎违反了天赐军的规矩,但只要能防止黄河泛滥,能避免数百年的黄水遗祸,这个罪名田十一打算自己背下来。

有些人看起来似乎没犯什么错,可就是那看似正确的决定,却给许许多多人带来了无穷的灾祸。这种人就算没有罪,也该死。

不论出发点是不是好的,后果就是后果,谁做的事谁就应该承担责任。

张团结轻而易举搞定了杜充,心中也松了口气,他还记得十一哥将这件事交待给他时的郑重。

若说汴梁之战中最忙之人,那便非李邦彦莫属了。两军城上城下打得热闹,李邦彦却每日间都要往返金营与汴梁之间数次之多。宋金似乎有了些默契,但凡李邦彦出城入城之时,便是两军休战之时,金军也不会趁着李邦彦出入城门而发起攻击。

因为完颜宗翰与完颜希尹一直没想过要打下汴梁城来,他们只是想要金银粮食而已。

金军开始攻城的第三天,种师道率领的西军终于到了汴梁城外,不过仅有三万人而已。随后的两天,陆陆续续各路勤王大军依次到来,两天的时间就多达十五万。

完颜宗翰知道,不能再打了,再打怕是就要引出天赐军的大部队了。

此时汴梁城里的官老爷们依然在横征暴孽,只不过不是为了揣进自己的腰包,而是为了凑足金军所要之金银。

金军此时的条件赵桓已经接受了,因为金军很讲道理,要的很少,赵桓觉得大宋朝作为礼仪之邦,必须满足金军这么一丁点的要求。

“金十万锭、银一百万锭、粮十万石”,还不到第一次索要之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