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节度江山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142.8万

第七十九章 倭寇越海来

书名:节度江山 作者: 字数:2827 更新时间:2024-11-16 19:04:33

本州岛,江户城。这座城的规模还不算大,平民区居住着一些小商贩和手工艺人,以及从事水上运输的住户。贵族区则以内大臣西康雄太郎与正妻、侧室的宅院为核心,向四面扩展开去,这里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是公认最适宜居住的地区之一。

但是这位身形矮胖的内大臣阁下如今并不在宅邸之中,江户城南面一处城堡的雉堞旁,西康雄太郎身穿米色的织锦直衣,没有戴帽子,露着剃成月代发式的头颅,那是多年征战保留下来的头发式样。内大臣正在注视着波光粼粼的江户湾,暮春初夏时分,阵阵海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自从四年前,他心爱的长子西康秀忠被摄政大人以“妖邪不详之人”的评语勒令切腹自尽之后,西康雄太郎就经常会来到城堡的顶部,远眺海湾,良久不发一语。

“秀忠呐,今年的樱花,都已经凋谢了。”西康雄太郎低声喟叹着,“而为父,也愈发觉得筋骨衰老,不似当年矣。”

身后传来了脚步声和对话之声,西康雄太郎知道是次子西康近忠和侍臣伊达长政。他并没有回头,只是问道:“摄政大人的征召令,还没有来么?”

“是,还没有来。”西康近忠微微低头,恭谨说道,“不过儿子听说,兵部卿加藤大人的军队,登岸之后进展得十分顺利。”

“这样啊,那么伊达君,你以为如何呢?”西康雄太郎依旧和颜悦色地问道。

伊达长政头束总发,面容俊秀,一身缁衣,腰间佩着一把近四尺的长刀。听见家主的询问,他沉吟答道:“使团回国之后,奏称唐国如今群雄并起,四面割据。依小的之见,欲取中国,此实为千载难逢之良机。”

“看来成算很大呀。”西康雄太郎喃喃自语。

他仰头望着蓝天白云:“征召令不会来了,摄政已经很清楚地知道我的态度。因此,他也已经不再指望我的军队会怀着必胜的热望踏上唐国的土地。”

“可是——”西康近忠急忙喊道,但是却被父亲所制止:“不必再说了,咱们就在关东,安心地夯实自己的功业。”

西康雄太郎终于转过身来,他的面容之上已经隐去了思念长子的忧伤,换上温和地微笑:“伊达君,你还是去一趟石山城罢,去见一见摄政。去告诉他,我的担忧依然没有改变,可是如果他想让你去新卢,请,一定要听从摄政大人的命令。”

“是,小的今日就动身。”

“路过关原之时,请记得去瞧瞧令师。”西康雄太郎又郑重嘱咐,“听听他对跨海之征,有什么见解,然后,你遣人回来转告于我。”

伊达长政神色迟疑,但还是低头应命:“是,小的知道了。”

年轻的旗本退了下去,西康雄太郎的面容慢慢变得狰狞起来:“前年,羽田智二急症不治,下葬的时候,有人就悄悄对我说,羽田家的天空,已经开始变得阴暗起来了呢。”

“许多人都认为,他才是羽田家族中唯一头脑冷静清醒的人。”西康近忠轻声说道,“可是,如果摄政很快地进入了燕京城——”

次子言语之中流露出的惶惑之意,让西康雄太郎心下也有些忧惧。尽管城堡顶部视野开阔,他还是忍不住四下瞧瞧,确定附近无人偷听,他才说道:“藤泽先生似乎也很是反对这次远征呐。听说,燕京城富丽奇巧,人间罕见,那位枢密院都统郭继恩,年少志高,雄才大略,不亚于羽田摄政。难道唐国这次,就不会发兵解救新卢?”

“治部卿从燕京回来说,唐国上下,都在预备向南面发起讨逆战争。新卢外藩属国,唐国会出兵救援吗?”

“讨逆啊——”西康雄太郎沉吟不已,“这就很考验统帅的决断啦。”

然而伊达长政选择的是海路,他带着扈从们登上了前往石山城的海船。这就意味着,他绝不可能从关原路过,也就绝不可能去见他的老师。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大臣阁下正在侧室三河松姬的宅院之内用晚饭,他沉默了许久,才摆手道:“知道了。”

在气势雄壮的石山城天守阁,伊达长政觐见了身材矮小的摄政大人。羽田智秀脸形干瘦,双目精芒显露,却带着淡淡的嘲笑之意:“西康大臣遣你来此,是为补过吗?”

“不,内大臣依然坚持他的看法。”伊达长政长拜不起,语气却十分从容,“但是摄政既为百官之长,是以内大臣遣小的来此,听候摄政大人的吩咐。”

“他依然不看好这次跨海之征,这就是我为什么没有征调四万江户军的原因。”羽田智秀眼睛微微眯着,“西康大臣说,剿匪的事务还很繁重,那就让他安心留在江户镇守罢。至于你,你能替代他?”

不等伊达长政回话,他就嗤笑一声:“那你就去新卢罢,去加藤将军帐前,听从他的指挥。”

于是伊达长政的这支小军队,就乘船越过对马海峡,从釜山登上了新卢的国土,然后一路向北,直至开京城下,赶上了远征大军。

新卢行宫昌熙宫,如今是远征军的大本营。远征军总大将、兵部卿加藤至辉深深皱起了眉头:“这就是摄政大人遣来的预备军?”

“预备军尚未出海,”伊达长政恭敬行礼,“在下仅是代表江户军而来。”

殿内的军官们,齐声哈哈大笑起来,左兵卫尉小野中玉出言讥讽道:“江户军果然骁勇善战,想必右卫门这区区四百人,就能抵得上一个万人队了!何如右卫门这就领兵前去攻打柳京,一定能马到成功?”

伊达长政站起身来,神态沉静:“小的唯总大将大人之命是从。”

“罢了,”加藤至辉无奈摆手,“你去北条君处,归他指挥!”

伊达长政微微一愣,北条雄信,那可是他的师兄啊。

“伊达长政右卫门?”

“是,”伊达长政回过神来,“小的这就过去。”

倭军各路并进,迅速瓦解沿途义兵自发组织的抵抗,直抵柳京城下。仓皇无措的平真王由殿前军指挥使李承顺护卫,抛城弃国匆匆向北出逃,一路狂奔五百里,越过訾水进入辽宁道境内大行城。接着又遣使向沈阳求救。

此时的燕京皇宫政事堂内,几位中书、尚书犹在激烈地讨论新卢国兵事。靳宜德、王行严都认为应暂时不予理会新卢国君臣的请求,全力应对南征事。与霍启明一道参与大军输供支应等事务的户部尚书宋鼎臣深知打仗耗费之巨,是以也赞成靳相之见解:“以眼下新卢国内情形而言,即便我大军相援,彼亦无法提供粮草,须由营州燕州两处供粮应战,民夫车辆,也都要往訾水毕集。”

言下之意,出援新卢是一笔折本的买卖,最好别去做。

“就是怕这礼曹判书并非危言耸听,”卢弘义拈须沉吟,“则营州军非但不能入关,还得调往訾水西岸以为布防。”

靳宜德一听就急了:“营州军六万精锐,若不能入临榆关助阵,这中州之战定然不能速决。如今西面有图鞑蚕食我华夏之土,东面马世仁待价而沽,淮南之徐逆亦是虎视眈眈,咱们若是不能速决,将来形势,愈发难料也。”

他转头对苏崇远拱手道:“此事还请苏相致书都帅,率三军健儿,挟大胜之余威,鼓勇而进,早克东都!”

“言之有理,”苏崇远点头道,“老夫这就遣人急往馆陶去见郭都帅。”

“照靳公此语,咱们之所为,只好称做,顾头不顾腚。”一直没有做声听着几位大臣议论的霍启明面露讥讽之色,“别是一头重入东都的体面风光,另一头却是沈阳等处落入倭贼之手,到得那时,咱们就成了天下的笑话矣。”

“所谓假道以犯中国,不过是新卢君臣一面之词。”靳宜德很是不快,“此事说到底,不过是两个藩国之间竞斗。那倭国摄政之举,虽是悖德无义,毕竟疥癣之疾,咱们教营州军留一两师人马,以为布防,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