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江山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142.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卒耐苦战
“统领至少要留下一旅之兵驻防西京,这般算下来,边境戍守,仅有二万六千余人。”陈疆达小意提醒道,“鄂勒支麾下能战之兵,四万有余,敌众我寡,形势不容乐观也。”
“各结城寨,互为策应。”刘清廓不为所动,在舆图之上标注一个个小点,“前沿各处,若一处遇敌,则两翼各遣援兵,依地形,据山谷,间道击之。大总管若破单于台、丰州等处,鄂勒支必不能久撑,只能回兵。”
“可是大总管出击丰州,未必就会这般顺利。”陈疆达仍是担忧,“这回用兵,粮秣俱由雍、并两处支应,若出师不利,对两地民心士气,都是重挫。”
刘清廓依然神色自若,一面提笔写令,一面说道:“用兵之道,有七八成的把握,就当全力一试。若务求万全,战机稍纵即逝,则悔之莫及矣。”
他放下笔:“当初本官与关统领分头给枢密院去信,便已料知会有今日艰难情形。不过,本官曾与大总管并肩作战,信得过他的能耐,也信得过,我雍州军之诸位将士。”
“统领,防线太长了啊。咱们又不能确知鄂勒支会从哪一处发起攻势。待敌军袭来,我师必有折损也。”
“对,确实是不能预知敌之动静。”刘清廓瞧着舆图,“所以深沟高垒,以待敌至。至于部伍折损,虽在所难免,然若能收取朔方故地,就算某拼却一死,也是在所不惜。”
“统领乃是国之干城,西北军民所倚赖之,何须亲身陷阵!”新任雍州四师师监的曹靖此时恰好进来,便拍着胸脯喊道,“若有吩咐,某这便率领部伍,越营盘岭,直趋庆阳!”
“不用你去庆阳,”刘清廓招手示意他近前,指点着舆图上自己标注的小点,“只是营盘岭必须设垒。而且事不宜迟。”
曹靖凑过来仔细瞧了瞧:“是,卑职明日便率二旅赶过去,屯兵驻防。”
“新平、罗川、营盘岭、直罗、伏陆、延安。”刘清廓一路点过去,“若一处被敌围攻,则东西两路俱出援兵,窥其侧翼,寻机扰之,以分其力。如此,虽不能说我已立于不败之地,亦已足够稳妥。”
“如此,须得各路将官指挥精细,不能贪功,不然,必为敌所乘也。”陈疆达又一次提醒道。
“陈司马,你未免谨慎得过了头也。”曹靖拍着腰间的刀鞘,“某随都帅、粟统领,转战千里,从无畏惧,区区一支图鞑左军,实不足虑也。”
“就是怕你们轻敌大意,”刘清廓摇摇头,神色仍是平和,“明日本官与你们一道出发,移署宜君县城。”
于是次日雍州军第四师拔营向北,从已经废弃的玉华行宫之旁经过,然后兵分三路,点检黄寿率一旅经升平县奔赴直罗,二旅由师监曹靖率领,往营盘岭安营扎寨。三旅则作为统领官的亲卫,留驻宜君县城。
刘清廓性情沉稳,部属们从未见过他发怒慌张的模样,只有陈疆达察觉到统领内心的焦灼不安。一日数次,刘统领询问前方间报,他要确知图鞑军在这个秋季会不会再次发起攻势。从俘虏的口中得知,图鞑左军主将鄂勒支的身边并没有汉人谋士,但是这个图鞑将领一直试图占据关中平原,为此,朔方地的许多百姓都被强征入军,赋税也是一加再加,民力几乎已经被压榨到了极限。
根据这些消息,刘清廓推断关内前线不会就此平静下来,尤其是,三个师的兵力北调胜州,这么大的举动肯定会被对面探知。陕北地形破碎,图鞑军最佳的行进路线依然是沿着泾水河谷拿下新平县城,但是敌军去岁已经在这里吃过大苦头,沈望把守的新平城极难攻克,尤其是这位点检又在县城北面的山坡设立了新的营寨,分兵把守,鄂勒支决计不会再次一头撞过来,白白耗费时日。
鄂勒支再次来到庆阳,秣马砺兵,刘清廓此时已经部署完备,他确定图鞑军的主攻方向一定是在子午岭至直罗一线,因此,武铭所部的一个旅由检校师监魏春盛亲自率领,移驻升平县,以为机动。
三师兵马一字排开,严阵以待。雍州都督杨龄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亲自赶到宜君县城:“刘统领如此布阵,几无纵深,若某处救援不及,被虏骑突破,则长驱深入,全局崩坏矣。”
“虏贼持续征战,如今也是师老兵疲,只要诸位旅将自己不犯错,咱们调遣接应及时,这条防线,乱不了。”刘清廓正在将自己的部署详具呈文,预备报与枢密院,他丢下炭笔,“老令公远来劳乏,就不用急着赶回去了,与下官一道在此处督战罢。”
“西京有窦宪使坐镇,老夫不用急着回去。”杨龄忧心忡忡,“刘将军,老夫就怕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
刘清廓没有接话,过了好一会才说道:“胜负之机,全赖将士也。”
杨龄赶到宜君县城的次日,图鞑军就出现在了子午山一带。上万敌军强攻营盘岭,雍州四师师监曹靖手持横刀,亲身上阵,双方激战逾四个时辰,虏军未能攻破城寨。曹靖报给宜君县的急文中说道,敌虽勇悍,但是火油弹等利器使用不动,难以撼动我师营垒,营盘岭无需增援,但是务必小心,这支敌兵恐非鄂勒支主力。
接到营盘岭军报,刘清廓、陈疆达心下稍安,又遣传令兵晓谕别处营寨,严加戒备。
果不其然,两日之后,风沙大起之时,鄂勒支亲率主力两万余人出现在直罗县城西面。
直罗城位于河水交汇之处,历为陕北要地,把守此处的是雍州四师点检黄寿亲自率领的一旅。连续两日残酷血战,缺少火器的虏兵未能攻下县城,不得不稍稍后退。但是这两日交战的险恶情形却令黄寿十分担忧,他一面向宜君县城报信,一面打算将兵马撤往南面的三川县城。
一旅旅监鞠义激烈抗声,反对就此撤走,他甚至抽出横刀当在衙署门口。眼见这条大汉双目血红,怒气填膺,黄寿也有些恼火:“谅你一个才擢拔的校尉,不过仗着自己是燕镇老人,就这样目无尊上!某才是四师主将,再不让开,某便教人过来,将你绑了!”
巡检董玉仁连忙领着人上来将鞠义拽开:“鞠旅监,你这又是何必!点检只是教咱们暂退三川,又不是逃走。直罗城离宜君等处太远,若援军不能及时赶到,咱们将同袍们都折损在此,那才是坏了统领的大计。”
“卑职只知道统领钧令是守住直罗,要走,你们走,某来守城!”鞠义还刀入鞘,头也不回地走了。董玉仁惶然无措地瞧着他的背影,又转头瞧向黄寿。
黄寿四十出头,身形瘦高,他也被鞠义气得不轻:“燕镇来的人,眼里哪里有咱们?他要留在这里等死,某就成全了他!”
于是一旅在城内分兵,鞠义率领一千余人继续留守,黄寿、董玉仁则率部出东门,撤往三川。
因为行军仓促,南撤的这半旅人马在白庙梁遭遇虏兵伏击,混战之中,黄寿被敌将蒙陈固一箭射中面门,当场殒命。董玉仁只得率领残部向北面突围,他背上吃了一箭,侥幸拣回了一条性命。
后路已被截断,直罗城里的守军也就绝了突围的念头,安心固守。
白庙梁之败传到宜君,陈疆达连忙恳请刘清廓遣兵救援。于是驻屯在伏陆的二师三旅陈道臣部,连同留驻升平县城的一旅苏义明部,俱都驰援直罗城,这几乎已经是刘清廓能够遣出的全部援兵了。他又钤下一道军令,急擢鞠义为四师检校师监,营盘寨的曹靖则署为四师点检,留在宜君县城的四师三旅,也随时预备出发迎敌。
鄂勒支在直罗城外顿兵六日,因为缺少攻城器械,火油弹也十分紧张,地形又是十分狭窄,结果伤亡甚重,依然未能拔城。鞠义身先士卒,箭无虚发,守军虽然折损近半,他们依然守住了城池。
伏陆和升平的两路援军赶到了城外,陈道臣赶来见师监魏春盛,询问如何解救城内守军,魏春盛却道:“鞠兄弟性情能耐,本官深知。解围不急于一时,咱们得另寻战机。”
于是这两路援军合兵一处,继续沿着罗水向西,他们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举动,拦河筑坝。
罗水的径流原本就小,图鞑军士们在河边取水之时,发觉水位一直在降,便连忙报与主将。鄂勒支面形方阔,唇上留着短髭,戴着一对大耳环,在营帐之中眉头大皱:“断水?”
他突然一拍大腿,站起来厉声喝道:“全军拔营,速沿谷道,退往华池!”
“咱们往华池去,要经过大盘山——”一个千户小心提醒道。
“那就先至大盘山,重新扎营!”鄂勒支恶狠狠说道。
士卒们都忙碌起来,撤帐聚马,预备北走,就在这时,东唐军在上游掘开堤坝,浑浊的河水一泻而下。
水势并不算大,但是瞧着被洪水冲走的马匹、云梯等物,鄂勒支气得面色铁青。但他毕竟不是无能之辈,冷静下来之后,下令全军北撤,往大盘山重新扎营。
暮色之中,魏春盛率军尾随而来,他们在十里庙追上了敌军,鄂勒支此时正是满腔怒火,当即喝令全军掉头反击,恶战在夜幕之下展开。
虏兵人数众多,很快就反将追赶过来的唐军围困住,但是二师官兵久经战阵,全无慌乱,稳稳守住阵型,激战一直持续到凌晨,当太阳升起之时,鞠义终于率领着直罗城的守军赶到了。
敌军终于退却,魏春盛肩上带伤,向鞠义抱拳道:“惭愧!咱们这支援兵,反要鞠师监来救,真是教二师的伙伴们,十分汗颜。”
“若非贵部同袍以水决敌,某等何能解危!”身材高大的鞠义回礼道,“诸位想必已经十分劳乏,城中尚有许多米粮,不如就一道返回,好好休整。”
直罗之战以鄂勒支的暂时退却而告结束,刘清廓再次将战事情形报往燕京,他在军报中将魏春盛、鞠义等将领的应敌之法都做了详细的分说,并认为:“敌实已强弩之末,战力衰疲,无足为惧也。若大总管北面报捷,则我当面之敌进退无据,必回灵州。”
南面的沈望也没有闲着,在接到宜君传来的急报之后,他便点起新平和三水两处人马,间道急行,潜至定平城下,一举克之,以为南路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