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可以更强
作者:梦里大唐 | 分类:历史 | 字数:49.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七十五章 特殊的客人
金钱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看在金钱的面子上,菊花国的百姓们,还是硬生生的挤出了不少的粮食。
只是苦了那些奴隶和下人们,本来就只能混一个勉强吃饱饭,毕竟主人们都知道,要想奴隶和下人们卖力的干活,饭还是要让他们吃饱的。
可是现在,既是孝德天皇的旨意,又有白花花的银子,黄澄澄的黄金可以拿,奴隶和下人们,每天少吃一顿饭,也应该饿不死,当然是尽可能的多卖出一点粮食了。
不管什么时代,受伤害的总是最底层的人,而享受利益的总是那少数高高在上的人。
虽然已经挤出来了不少粮食,但是数量其实还是远远不够。
不过孝德天皇也管不了那么多,再挤出粮食来,恐怕下面的奴隶们,该被逼的造反了。
粮食只有这么多,计算着他们两国带来的金银,便给出了一个高得离谱的价格,反正自己已经努力了,就只能弄到这么多粮食,但两国带来的金银,是绝不可能让他们带回去的。
两国前来出使菊花国的使臣,当然不愿意答应了,这粮食的价格,实在是贵得离谱了,傻子也不能接受啊!
孝德天皇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个很好说话的人,脸上总是带着一些温和的笑容,说话对人都是彬彬有礼,可那只是他的表象。
如果你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两国使臣以为,这位新上任的菊花国天皇,会是一个比较好说话的人,所以一直要求粮食的价格,不能超出以往的最高价太多。
高句丽以前占有辽东,并不缺粮,不过百济到是经常会有缺粮的时候。
百济和新罗关系缓和的时候,有时会向新罗购粮,有时也会向高句丽购粮,但也向菊花国买过几次粮食。
虽然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粮食价格上涨是肯定的事情,但也不能没有限度的涨价吧!
现在菊花国的要价,比之前百济国前来购粮时的价格,涨的可不是一倍两倍,而是十倍二十倍了,这还让人怎么接受得了?
孝德天皇命右大臣苏我石川麻吕,和高句丽,百济两国使臣交涉谈判。
孝德天皇虽然要定了两国使臣带来的,用于购买粮食的金银,但也不想做得太过分,希望采取温和的办法,让两国使臣同意接受,菊花国给出的粮食收购价格。
这么高的价格,两国的使臣哪里有这个权力答应,真要是答应了,他们也不用回国了。
百济王和渊盖苏文,绝对会杀了他们全家来泄愤。
两国的死神居然自己做不了主,那肯定要找做得了主的人了,而是,这件事就各自上报给了两国的王上。
两国的王上召集了大臣们商议,大家当然也都很气愤了,觉得菊花国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
可是形势比人强,他们是否答应,结局都是一样的。
如果不答应的话,结果可能还会更糟糕一些,不仅钱没了,连一粒粮食也运不回来。
答应了菊花国的价格,至少也能够拉回一点粮食来。而且和菊花国的关系,这然再进一步,以后对付大唐时,甚至可以考虑,向菊花国借兵。
经过大家的紧急协商。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高句丽和百济的表现,令孝德天皇非常的满意,对比之下,新罗的表现,就更令孝德天皇如梗在喉,非常的不满了。
如今的菊花国,在孝德天皇的强势之下,一系列的朝政举措,虽然都进展的非常迅速,取得的效果也非凡。
但隐藏在下面的矛盾也非常尖锐,一个不小心之下很容易引发矛盾冲突,造成非常巨大的后果。
所以必须尽快的将这些矛盾转移出去,这个时候,如果来一场对外战争,是最好的转移国内矛盾的办法。
孝德天皇准备狠狠的教训一下,不太叫话,甚至可以说是吃里扒外的新罗,同时也想看一看,大唐会有什么反应?
在庭议上,孝德天皇抛出了自己的这一份计划之后,马上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论,同意和反对这个计划的人,几乎各占一半。
“天皇陛下慎重啊!大唐国威日盛,与我菊花国又没有什么矛盾,为了高句丽和百济,贸然与其树敌,实为不智,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那是以前,现在大唐的军队,都已经驻扎在耽罗岛上了,可以说是在我们菊花国的家门口了,发生矛盾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如果我们不教训一下新罗,高句丽和百济两国,迟早也会离我们菊花国越走越远。”
“说的倒是挺容易的,大唐来是天朝上国,兵强马壮,实力雄厚,我们打的过他们吗?”
“难道我菊花国很差吗?你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天皇陛下深谋远虑,此战必胜。”
“好了!大家都不必争吵,大唐虽然兵威日盛,但毕竟离我们菊花国距离遥远,不会举倾国之力,来攻打我们菊花国的,而且不是还有高句丽和百济两国,挡在我们前面吗?
只要我们把战场,放在高句丽和百济就可以了,若是失败了的话,到时候退回我们本土,又有大海阻挡其攻势,大唐再怎么强大,又岂能奈我何!
所以此事不必再争论了,大家都做好准备,出兵朝鲜半岛,帮助高句丽,夺回辽东的控制权。”
李中华对方菊花国的朝议决定,一点都还不知道,他刚刚把新罗使臣以及无双公主送走了,他们将会直接去到帝都长安,听说皇帝陛下李世民,对这位无双公主,十分的感兴趣。
送走无双公主一行之后,李中华总感觉,有一种不安的心里,但总想不到是因为什么原因,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或许是自己多心了,想的事情有点太多了。”李中华只得在心里自我宽慰的想道。
此时,耽罗岛上,一位特殊的客人,脸上蒙着一屋白色轻纱,登上了既将返程辽东的唐军战船。
随同这位特殊的客人一起上船的,还有两位婢女,二十人的护卫队,以及几位一看就知道,出身不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