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道姑翾楚

作者:大唐长公主 | 分类:悬疑 | 字数:192万

第七百零六章 万劫方生

书名:道姑翾楚 作者:大唐长公主 字数:2142 更新时间:2024-11-16 21:11:58

吕洞宾笑道:“重生慈悲的道德取向,必然导致戒杀放生的行动。《感应篇图说》指出:“大抵慈是善,放生实养慈术也”,“放生功德浩无边,安得富人不惜钱。寒士寡财须爱物,先持戒杀贵心坚”。《太上宝筏图说》说:“细物宜存保护心,昆虫也解报藏金。初生草木休伐折,麟趾他年送好音。”

翾楚心想,师父难道是怕我又问妹妹玉华的事,所以先行岔开话题了吗?

翾楚说:“道教经典,都异口同声地肯定了善待万物的必要性和道德价值,承认宇宙间的生命都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同人的生命一样,应当得到重视和保护。在道教看来,尊重生命,善待万物,正是大道本身拥有的普济美德的最好体现,亦是做人的根本与修道的必须。”

吕洞宾笑道:“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得到保护的动物,亦会善待人类。”

翾楚说:“着名物理学家霍金曾警告全人类说:“动物灭绝后就轮到人了。”这是他在阅读了世界保护濒临灭绝生物基金会发布的研究报告后深有感触而讲的一句话,可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呢!”

吕洞宾笑道:“善待万物,慈心物命。道教把动植物看作是有灵性的,认为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应当怀有对待人的生命所具有的那种恻隐之心。天道为善,杀害有感知生命的行为违背天意。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认为“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即蠕动的小生命都有知觉,不能轻易杀伤。”

翾楚说:“我以为只有佛教不让杀生……”

钟离权笑道:“不可杀生,不可虐待动物,是道教的重要戒律。《初真十戒》就告诫道士,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老君说一百八十戒》规定:“不得以足踏六畜,不得渔猎伤煞众生,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不得惊鸟兽,若人为己杀鸟兽鱼等皆不得食。”为了人们自身的口福而伤生害命,把人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痛苦的基础上,这是道家思想坚决反对的。”

吕洞宾笑道:“《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忏》卷三中详细论述了末世恶人们的所作所为:他们或杀羊驴马猪禽之类,或杀麂鹿豹野兽之类,或杀鹊鸠燕雀飞禽之类,或杀虫蛇蜂蝎蝼蚁之类,或杀鱼鳖鱼虾水虫之类,或杀蜣螂螟蛉小虫之类,真可谓杀机大发,万物遭殃。其手段亦非常毒辣,或飞鹰走犬,张罗布网;或放火烧山,穷林竭泽;或持弓矢刀杖,手揉足踏,坐按卧捺;或穿坑出土,折篱作障;或剖胎破卵,热汤泼地;或断其头足,剥袭皮毛;或猛火煎烧,沸汤烹煮;或生分子母,断其胎育;或固绝命根,令其永灭。”

凡此种种恶行,杀害无数生灵,罪孽深重,“长行杀戮,行诸苦酷,不念慈心,杀害群毛。”如行此类罪恶,皆为逆天叛道,必遭报应,死后堕入九幽地狱,“丰都考罚,万劫方生。”

钟离权笑道:“道书中记载,镇江有一位范姓人士,其妻身患痨病而命危,医生让其夫买了上百只小雀,以合药治疗。其妻说:“为救我一条命,却杀一百只雀儿的命,我不忍心,情愿死也不做此事。”于是开笼放生。不久妻子的病居然好了,并生了儿子,人们说这皆是善心感天的报应。搭救动物的行为合乎天意,必然受到赏赐。正如道书所云:常行慈心,悯济一切,放生度恶,其功甚重,令人见世居危得安,居疾得康,居贫得福,举向从心。道教劝善书中有很多劝导人类爱护动物的内容,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利,把对待人的道德推广到动物界。”

翾楚说:“呀!一百只生命呀,这些小麻雀得罪谁了!”

钟离权笑道:“《感应篇》短短几百字中就有二十九条涉及自然界。如“积功累德、慈心于物”,不能“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无故翦裁,非礼烹宰”,“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无故杀龟打蛇”等禁忌和“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的规定。触犯这些规定一定逃不过神灵的惩罚。《阴骘文》有“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等善待动物得好报的故事。公众号嗣汉天师府,鼓励人们“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劝人们“勿登山而网鸟禽,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觉世真经》有“戒杀放生”的信条。”

翾楚说:“嘿嘿,善书不仅宣传动物保护,它还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施这些原则。”

吕洞宾笑道:“道教功过格就是这样一类操作性很强的善书,对人们对待动物的善恶有非常详细的规定。最早的《太微仙君功过格》规定:

救有力报人之畜,一命为十功;救无力报人之畜,一命为八功。蚁飞蛾shi生之类,一命为一功。……埋葬自死者、走兽飞禽、六畜等,一命为一功。若埋葬禽兽、六畜骨殖及十六斤为一功。

害一切众生、禽兽性命为十过;害而不死为五过;举意欲害为一过。……害人、六畜,一命为十过。令病为五过;举意欲害为一过……

可见,善书对人们对待动物的善、恶行为进行详细的分类和记录。”

钟离权笑道:“统观各大宗教,道教对生命价值的肯定是相当高的。在道教诸经中,每每论及生命,都会提到“贵生”、“重生”等概念。在道教看来,人类财富的多寡,并不是以拥有多少金银珠宝为标准,而是以自然界的生命兴旺与物种多少来评判。《太平经》中有《分别贫富法》,其中明确指出,所谓“富”,是指万物备足,生命尽其年,物种延续发展而不绝。它说,在上皇的时代,有一万二千多种物品生出,名为富足。中皇的时代物种略减,已不足一万二千种,故为小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