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翾楚
作者:大唐长公主 | 分类:悬疑 | 字数:19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假开眼
红衣仙子笑道:“哈哈哈,鉴定:假,又恶心,又假……”
翾楚说:“阴阳眼是每个人小时候都具有的?他们说想必很多人都有小时候看到非人的经历,这其实并不是因为你有阴阳眼,而是因为你的心灵较为纯净,本能还有一点残留,一般这种能力会在五岁后完全消失!”
白衣少年笑道:“呵呵,可是每个人看见的东西又不同……”
翾楚说:“还有好多乱七八糟的,说什么挖坟土,七月半做什么什么事,用什么尸体等等,这些全部都不可能开眼的,最多可以给你暂时的通灵看到,要不就是惹鬼上身。”
红衣仙子道:“全部都为假。”
翾楚说:“那如何开眼呢?”
白衣少年笑道:“真正的阴阳眼不是随便就可以打开的,必须经过特定的修行,有过机缘,圣物的加持才可能拥有,好多修士修炼一生也未必打开。”
红衣仙子笑道:“奉劝一下你朋友,不要为了好奇,好玩,显摆去开阴眼。阴眼开了你会很痛苦,而且一些邪门的方法开了后永远封不了。而且拥有阴眼也不是什么好事,拥有这样能力的人,其一生不可作恶,忌生死地,切忌吃牛肉和狗肉,拥有阴眼最好可以跟随有道行的师傅修行,为自己修功福德。要不痛苦一生。而且一旦修炼不当,变为魔眼,到达此境界的人已经失去自我,甚至不再是自己。万劫不复。如若再盲目追求,只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自己将永堕无间地狱。”
翾楚说:“咦,你怎么知道我是为我朋友问的呢?难道不能是我自己要问的事情吗?我自己就想开天眼呢!”
红衣仙子笑道:“哈哈哈,我自然是知道紫宸公主的眼睛,可是天眼怎么可能是阴阳眼,和鬼眼呢!”
翾楚说:“呃,那我确实是天生带着的眼睛……”
那样子自己的秘密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也难怪呀,他们都是神仙,这神仙哪里还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情,自己想出这些事情岂不是很看不起人!
白衣少年笑道:“呵呵,学道之人,道心重一分则凡心轻一分;道念重一分,则俗念轻一学道之人,道心重一分分!”
翾楚说:“什么道心?”
白衣少年笑道:“道家修为,全凭道字作根基。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无生而无不生,无有而无不有,无化而无不化。道为天地之本根,宇宙之体要;故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道为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之总枢,且贯串始终,上起鸿蒙未判之先天虚无,下迄亿万世后之后天无穷变化,总不离这个。本不可说,而强为之说,如上;本不可名,而强名之曰道;此实为道家之本体论。原其未始,无形无象;即所谓无极也。”
红衣仙子道:“迄其绪初,始立其一。一者,道之所生,万物之所自,即所谓太极也。太极本体,孕合阴阳,迄其判分为二,阴阳始形,即所谓两仪也。阴阳交而三以立,四象以形,万物以生;故曰二生三,两仪生四象,三生万物。阴阳不交,则天地或几乎息矣。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家修持,重参悟以明道,重择善以守道,力行以修道,贯彻终始以成道。始终不违道者,正在其秉要执本也。”
白衣少年笑道:“六祖以本来无一物得衣钵,即在悟见真如本性,亦即悟见道体也。天地于本来无一物中生万物,然虽万物森罗,最后却仍归于本来无一物。道家本此,因阴阳造化之理,生生不息之功,故亦于本来无一物中生万化。而其最后一着所谓登真者,即是在与宇宙之永恒,天地之真常合体也。这是人通于天,人一于天之神圣崇高境界,也就是人生之究极境界。”
翾楚说:“这个境界,在此一超越时空之宇宙境界中,视天地万物与世间万相,皆为虚幻,变化无常,何常是不变不坏不生不灭的本体之真!”
白衣少年道:“故视帝王将相之类的富贵功名事业,尽如浮云过目而已。人而欲完成其人生,使成为一超越时空之超人,圣人,与进而入于宇宙天地本体之真境的真人,其条件全在人的内在本质上之心性修养,而绝非外在事功上之名利成就。心性上修养之完成,尽人可成,以本自具有,不少欠缺分毫,修之即得。去幻弃染,返朴还淳,即尔立超真境。这就是修持上之本体工夫,与人品上之内涵工夫。”
红衣仙子道:“欲彻见本体,首须生参悟以明道,此即孔门所谓道问学工夫。以下之守道、修道、成道三步,则为尊德性工夫。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全用得着;惟以明道为首。故道家修持,以学问为第一要着。”
翾楚说:“什么学问为第一要着?”
白衣少年笑道:“道家学问,则以身心性命之学为第一要着;而以宇宙天地万物自然之学贯串之。至经世治平之学,乃其末技余功耳。惟虽为末技余功,然其拨乱反正创成之道,纵横捭阖阴符之术,则非儒家之可企及;只是深藏而不欲用之耳。”
红衣仙子道:“故道家中完人,类多重内养而轻外修,重道德而轻事功;且无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中谙人事,上下古今,过去未来,文武韬铃,阴阳术数,无不精审;出则可旋转乾坤,隐则可化育天地。言其高明,则巍巍乎峻极于天;言其博大,则洋洋乎浩瀚如海;言其机用,则广广乎神妙莫测;言其权变,则融融乎圆通无碍;以其能得其体要,握其根本,故能肆应咸宜,无所见而不是,无所施而不当也。”
翾楚说:“在历史上,老庄之流亚,其博大精深之学,极千万世之上,穷千万世之后,无可与方者,固无论矣!即如伊尹、太公、范蠡、张良、诸葛、伯温,与乎希夷、尧夫等,无不住世而不为世缚,居尘而不为尘染;用则可为帝王师,隐则可为万世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