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逐流
作者:嘉宝儿 | 分类:历史 | 字数:230.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7章 狐狸就是老的贱
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搞风搞雨的长安某大当家,此时如同小绵羊一样,老老实实的跪坐着。他没办法不认怂,眼前这位,乃是谢道韫亲爹,也是他的正牌岳父。
身份摆在那里,赵川横不起来。更何况对方手下还有一支数目不详的大军。
而小萝莉苏蕙,则是眼观鼻,口观心,仿佛老僧入定一般。
赵川这次最后悔的,就是没带法显这个嘴碎的家伙过来,不然有这个喜欢插科打诨的在,自己现在也不必这么尴尬。
“那个,谢家下一辈的事情,我原则上是不过问的,谢安石不是一般人,这个家他能做的了主,今天主要是想跟你谈谈姚襄的事情。”
看到某人一副如坐针毡的样子,谢奕露出满意的笑容,决定不再为难赵川,事实上也没什么大用。王孟姜的事情,琅琊王家其实已经在背后盯着,这不仅仅是男女之情那么简单,世家利益也是穿插其中的。
说句难听的,现在各家都是希望以赵川为触角,能把手伸到北方去,对于这家伙左拥右抱,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是这样,我队伍里郭敞原本是姚襄的人,不过他一直都是桓温手下的棋子。现在姚襄明白自己被耍了,当然要咬回去。我接管了这支队伍,姚襄不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主意。”
赵川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谢奕点点头,他有谢家的情报渠道,与对方说的基本一致。
桓温的心思,就是想让姚襄当免费的先锋军,帮忙开路。在前方,很有可能会有前秦苻家的兵马,或者鲜卑慕容的兵马,这些人跟姚襄都不可能合流,必然会PK一把。
养虎为患的事情,这年头除了苻坚苻天王以外,还真没谁干过。
无论谁赢谁输,对桓温的北伐事业都是有益无害的,这买卖有赚无赔。对于这一点,谢奕也是洞若观火。
“谢伯伯,这个给你。”
正当两人沉默之际,苏蕙小萝莉像是突然复活了一样,笑眯眯的掏出一个很小的纸卷,在赵川错愣的目光下,交到谢奕手上。
你丫的,后手还真多啊!居然把我瞒得死死的。
赵川虽然早就知道这丫头完全不能按照小孩一般看待,但心思居然多到这个程度,也真是很难得了。
“很多事你知道得越少越好。”苏蕙用只有她和赵川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眼睛里带着歉意。
哗啦!
还未卸甲的谢奕,看到了苏蕙递过来的东西,居然就这样一口气站了起来,激动得全身发抖。
他没办法不发抖,姚襄的作战计划,全在这张纸上呢!这是什么级别的人才能拿到这样的情报啊。
“这东西你从哪里得来的?”谢奕的脸色通红,胡子都一颤一颤的,样子看着很滑稽,但赵川笑不出来,也不敢笑。
“那个人的身份不方便泄露,我不能说,但应该是真的。”
苏蕙的父亲,虽然只是苏家堡的堡主,但北方的汉人,有自己独有的情报渠道,官府的存在感近乎于零,不代表汉人们不会自己团结起来,形成独有的生态。
白道不行了,黑道就会猖獗,就是这个道理。
这跟赵川在长安城的情况是有些类似的。氐族的苻家,管理粗放,而民间的问题矛盾并不会因为管理水平的低下而消失,反而更需要懂得具体情况的人来治理。
长安城独有的“坊”结构,类似于现代的大规模小区,赵川的角色类似于城管和物业的结合体。他们的出现,让苻健这样的统治者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说到底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姚襄这厮,装作是“羌族刘玄德”,一直以“仁义”为口号,但他终究是羌人。
汉人在他手下干活,顺利的时候好说,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有多少人会把身家性命放在一个胡人身上?
从历史上姚襄的下场看,赵川知道苏蕙手上的情报,有极大的可能是真的,姚襄现在是内忧外患。
历史上姚襄的最后一击,是想诱骗桓温进小树林谈判,说到底就是打着诈降的念头。
没想到桓温根本不上当,一路点击“”键平推过去,把对方打成了猪头,姚襄从此一蹶不振。
混乱中姚襄的坐骑又如同的卢一样,突然间秒跪,于是这厮就彻底GG了。赵川发现自己虽然在江左搞风搞雨,但姚襄这家伙的命运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还是一样的杯具。
“赵川,辛苦你再回去一趟,带着人做好防御,引姚苌来攻击你。我的人马随后就到,包你无事,最多是有惊无险。”
卧了个大槽!自己果然要被当做沙包和肉垫了。关键是细胳膊细腿,真能扛得住?
有惊无险的承诺,通常都是不仅“惊”了,还有着极大的风险。
“放心吧,你队伍里有一些人,身份特殊,桓公早有安排了,会有人把她们接走的,无需你担忧。”
想到赵川的顾虑,谢奕又补充了一句:“这次是你一个人回去,苏蕙小妹妹就留在我大营里面了,免得他父亲担忧。”
第247章 狐狸就是老的贱
这下轮到赵川傻眼了,为什么感觉一切就像是安排好了一样。
你们是不是已经挖好了坑等着我去跳?
苏蕙也有些局促不安,她就算再怎么聪明,也不过十岁不到。小萝莉扭捏着衣袖,低着头问道:“那个,是我爹来了么?”
“哈!你也是想得太多了,不过你爹确实派人送信过来,让我留意一下看你是否到我这里来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谢奕叹了口气,他那个顽固的女儿谢道韫也是和这苏蕙一样,看准了就不回头,要不然自己又怎么可能会接受赵川这个可恶的家伙。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已经再没什么好讲了,谢奕分别安排赵川和苏蕙两人住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就给赵川一人双马,让他尽快赶回去主持大局,至于苏蕙,还在呼呼大睡根本没醒过来。
那把可以关键时刻救命的手枪,也留在了苏蕙那里,成了她最心爱的贴身之物,直到赵川寿终正寝的那一天也没有拿回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此时华夏大地上,狂风暴雨已经来临,有谢道韫这样站在二楼的窗台前看雨听风的,也有赵川这样在暴风雨中打拼求活的。
赵川没有千里眼,也没有开上帝模式,根本不知道在他离开了建康以后,一直没来的晋国北伐,终于来了,而且是规模庞大,如泰山压顶。
桓温,宣布北伐,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东晋朝廷大军,倾巢出动!比历史上的那次规模更大,也动员了更多人参加!
桓温第一次北伐,对手正是苻健,地点是关中,那一次,桓温已经驻军霸水,离长安城只有一步之遥。
而这一次桓温北伐,把目标定在洛阳,已经把东晋能动员的力量全部动员了起来,皇帝司马聃,也希望自己在摆脱了褚太后之后能刷一刷存在感。
五路大军,虚实结合,气势汹汹的朝着洛阳进发。
第一路是桓温手下的老本荆州军,从江陵出发,过汉江,走南阳。
带兵的乃是桓温家最小,却最具军事才华(桓温以外)的小将桓冲。这支部队只要粮草跟得上,将领不作死,基本上不会败。乃是兵法中的“正”。
桓温的其他几个兄弟,都在大军之中。
第二路是京口的郗昙,带着父亲郗鉴当安西将军时留下的班底,也就是郗家敢立足于朝堂的本钱。从扬州出发北上,为佯攻。郗家不比桓温,他们这次只敲边鼓,不会冲到前面去。
第三路便是谢道韫的亲生父亲谢奕,引着本家的豫州兵马,早早就布局,作为伏兵,在彭城附近活动,准备截杀姚襄。
东晋定都建康、偏安江左之后,中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再度演变为南北割据对抗,而双方争战的热点区域之一,就在淮南的寿春。东晋南朝的历代政权皆以其为要镇,屯驻重兵,修筑坚城,作为抗击北敌入侵的前哨阵地。
桓温及其手下最精锐的亢龙军,正是屯扎于此。由蒗荡渠(就是汴河)入颍水入淮,再自肥口沿淝水入巢湖,顺濡须水(巢湖水系)入长江,这条线,是北方南征最快最便捷,水运力最强的一条路线。
寿春在这条线路中,处于枢纽的位置。桓温故意让这条线空着,其实就是打着朝发夕至,雷霆万钧的主意。
第四路正是桓温和他手下最精锐的部队,谋士,只不过这一路现在依旧是引而不发,寿春暂时一切平静。包括谢家的私军三千人,建康的禁军,都在这支队伍里,谢玄和谢万亦在其中。
而最后一路,规模最小,打出来的名义也最简单,严格来说,他们都不能算是北伐!
这队人马从广陵(现今为江苏省扬州市下辖主城区)出发,由邗沟入淮水,走在赵川他们身后,领兵之人,正是赵川的便宜老爹陆纳!
他们所打的旗号,就是“追击”郭敞这支堂邑流民叛军,名为追击,实为接应。
五路大军,有先有后,先的已经在缓冲地带,而后的还未出发。总体而言,还是当得起辛弃疾那句“气吞万里如虎”的,虽然这句话不是说的桓温。
桓温北伐出兵的效果,对赵川的影响是很直接的。
因为等赵川回到大营之中,什么王孟姜,郗道茂,淑文,一个都不在,这些妹子们全不见了,连陆长生都不见了,全被陆纳派人来接走了。
赵川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一个。
诸葛侃手里拿着一封信,看着一脸便秘像的赵川,不敢吭声,把信放在书案上,然后就悻悻的退下了。
帐篷里,赵川在油灯下反复查看着陆纳的这封信,良久之后一声长叹,将厚厚的一叠纸一张张的放在油灯的火苗上点燃烧掉,无言以对。
无语泪千行,狐狸就是老的贱!某人在心中暗自咒骂。
谢安是这样,桓温是这样,陆纳还是这样。
陆纳的信,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做人要有点公德心,万一你出事了,你那些女人们还年轻,这些如花似玉的妹子,你不想她们跟着你一起死吧?所以人我就接走了,毕竟我是你爹,不会害你,等你攻破洛阳那一天,就是你们再见的日子。
至于陆长生,那是陆家长子,万一你们出事了,陆家这一辈的精华就死绝了,这种事情不能做。于是他也暂时不能跟着你,关于陆长生的病,这一两年应该不会有事,你就放心好了,巴拉巴拉。
最后让赵川自己小心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果然是后娘养的……不对,自己的便宜母亲现在不是正得宠么?
某人心里像是哔了狗一样,完全弄不懂他那个便宜爹玩的是什么套路。
其实陆纳也是逼于无奈,因为这些都是之前和各个世家商量好的事情。他没这保证,王家和郗家又怎么可能让赵川把家里的嫡女带走?
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光长安君是奇货可居,他赵川赵大官人也是“奇货可居”的,很多人都想再看看他的成色,然后再下注。
现在大营里就剩下他自己的本部人马,这些人将会是他以后的根基,这次没有任何人会出手帮忙,只能靠自己。
一整夜的空虚寂寞冷,第二天赵川就抖擞精神,把所有人召集起来开会,来应对马上就会到来的危机。
上天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
桓温的北伐,刺激了在枋头犹豫不决的慕容俊。
或许是长安君被非礼未遂,跳河自尽刺激了他,或许是慕舆根想玩弄自己的女儿慕容雨却蠢得被反杀刺激了他,或许是太子慕容伟做事毛糙,难成大器刺激了他。
总而言之,丞相慕容恪和慕容俊聊了一番之后,对方就下了一道让人匪夷所思的命令。
强征燕国壮丁,检查核实户口,一律各家各户仅留一成年人,其他全部征发入伍,想使步卒达到一百五十万!
他要和桓温正面硬碰硬,趁机一举横扫天下!
从前装出来的礼贤下士,装出来的爱民如子,在死神渐渐迫近的压力下,全都如同遮羞布一样被撕扯下来。
剩下的只有“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