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沫沫的穿书日常
作者:我住长江头H | 分类:现言 | 字数:73.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5章 回娘家
姜沫沫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夸表哥厉害?还是夸李建国他们脑子有坑?
不过话说回来,表哥这脑子确实灵活,在城里混了才多久,就能把李建国和张德庆这样的老油条耍的团团转。
姜沫沫笑道:“那表哥早早的去找下我四叔,给定个缝纫机,也让我表嫂高兴高兴。”
送了礼,就能提前拉货了,当天中午县里就派了各种车辆,骡车,人力推车,手扶拖拉机啥的都上了。
整整拉了一个下午,才把第一次供货给拉完了,然后李建国也没敢停下来,赶紧交代工程部那边,按照工期和仓库储备提前一周订货。
那边已经到了高峰期,因为农闲了,各个乡村解放出来不少的劳动力,都被调到城里的工队干活,速度就提了上来,需要的材料就一下子增多了。
秦天则当天就去找了隔壁房子的主人,那院子占地面积特别大,足有七百多平米,房子也是半砖瓦的,如果不是出了那档子事情,卖个八九百不是问题,现在房主也着急出手,好有钱给儿子集资房交尾款,六百就愿意卖。
秦天也没搞价,直接答应了下来,当天下午就做了过户手续,县里就那么大点地方,县委大院就那么几个部门,互相都认识。
所以过户就用了几十分钟就办理完毕了。
说是房产证其实就一张证明的纸张,写了房产地址号码,户主的名字,以及房屋总面积和一个简单的户型图。
户型图还是手绘的,盖了个章子,就算完事了。
接下来就是拆迁重盖的事情,秦天当天就联系了上次盖房的工程部的那个经理,让下班的愿意加班挣外快的人过来就行。
结果姜沫沫的那一晚上的粉条肉片汤,软乎乎的大馒头,一下子给传开了,这一张罗,一听又是上次的那家人,直接来了四十个人,好在挖的地基大,不怕人多。
姜沫沫刚下班就听秦天说,人都开始干活了,姜沫沫赶紧和秦天去了大食堂,和梁师傅一说,大食堂的馒头还有一百多个,原本明儿不算蒸馒头了,姜沫沫则直接买了下来,这样晚上的馒头是不用管了。
梁新国一听是给盖房子的工人吃的,赶紧道:“冰柜里还有两副羊杂,洗干净的,你都拿去煮上,等熟了之后,切片放进去,放上粉条辣椒面胡椒面啥的,晚上吃上最是驱寒气了。”
姜沫沫忙道:“都是公家的东西,您看是给钱还是补东西。”
梁新国小声道:“你别管了,我自己处理,回头给我弄点羊肉才是正经事情。”
姜沫沫点头:“好,过些天我给你送过来。”
两人赶紧带着东西回去,羊杂都是洗干净的,潮水之后用大铁锅炖上了。
馒头也用锅给热上了,羊杂煮熟了之后,捞出来冷凉切片放在汤里,放上粉条子和蒜苗,十点多的时候,所有人都喝了一大碗羊杂汤,有肉又粉条,还有二和面的大馒头,热气腾腾的。
一身的疲惫都解除了,干了四五个小时,四十多个人,硬是把地基给挖好了,吃饱饭就都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则换了一批人过来搬水泥立钢筋这些,因为是仓库,门则开在相反的方向,和所有人家的门是反着的,秦天打算把后面山路开一个路出来,随后进来拉货也方便。
这样也和周围邻居也隔开了,尤其院墙直接重新建成了三米的高墙,一般人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仓库就是要高,但是建起来比房屋要简单的多,墙体厚,中间有几个格挡就完事了。
建仓库是秦天看着弄呢,姜沫沫则在周末的时候带着姜杨回去了,她得回去和爹娘说下关于去省城的事情。
当然也是要看看几个小的,十月初了,天气越来越凉了,她的回去把两个小的棉衣给找出来洗洗晒晒,如今她都是三个崽崽的娘了,孩子们的事情她得尽点心。
姜沫沫回去带了半只羊,姚花枝一看是羊肉,就道:“这你爷奶爱和羊汤,你是明天下午回去还是后天早上,捎个羊腿给你四叔家里。”
姜沫沫摇头道:“不用了,这些你们吃,我姥姥哪里的我已经让我表哥送过了,爷奶哪里的我周一下午再送,还有一些呢。”
见女儿都给送了,瞪了她一眼道:“别一天大手大脚的,也不知道哪儿学的毛病,送东西就送这么老些的,不知道送个一二斤的,现在肉多精贵的,就你一天顿顿吃。”
姜沫沫皱皱鼻子哼唧道:“知道阿娘。”
姚花枝知道女儿又是应付自己,小女儿送的,就没有再给大女儿送去的道理,这个她可是懂得,除非小女儿自己愿意补贴姐姐,不然她可关不了,她倒是可以拿自己的东西补贴大女儿,可是总不好因为小女儿日子好过,就只给老大补贴吧?
所以姚花枝及时得到小女儿送来的许多肉以及布料,却不会给大女儿,都是把家里出产的东西,给大女儿和小女儿一视同仁的送一些。
孩子们孝敬她的东西,她自己吃,或者给她娘家人,那都是可以的。
第215章 回娘家
回到家,姜沫沫把两个小的棉衣棉裤找了出来,比了下竟然少了一截子,比了比去年刚来时候画的身高线,发现三个孩子都高了不少。
姜沫沫手艺不是多好的,就拿去找老娘,姚花枝见状只能认命的给女儿帮忙,把三个孩子的棉衣棉裤都给接长了点,就连开春织的毛衣都小了,不过织毛衣这块姜沫沫倒是可以的。
她找来相同的颜色开始给三个小家伙接毛衣毛裤的袖子腰部,这样下来就有了色差,可是这年月能有一身一个颜色的毛衣都不容易,更何况还是同色系,只是新旧问题了,这都说明人家日子好过,家里还背了同色的毛线。
很多孩子能有件毛背心都特别不容易了,还都是四五种颜色拼接出来的,大多数则是大人的毛衣不好了,拆了又给孩子织成毛衣毛裤的,线都老化了,穿起来一点都不保暖。
母女两干了一下午,把几个孩子的东西都给收拾好了,姜沫沫这次回来则把给孩子们买的绒衣给捎回来了,还有给爹娘买的海市劳保袜子,虽然不透气,还是化纤的,可特别的结实啊。
这年月袜子都是精贵东西,是要工业票的,可就算有工业票也不好买,还得看人家供销社有货没。
这时候的人交通工具几乎就是两条腿了,费鞋子费袜子,家里不管大人孩子,袜子破了那可是要补补再穿的,甚至不少人的袜子穿到最后都不知道原来到底是什么颜色了,因为都被补丁给覆盖了。
姜沫沫最怕穿打补丁的袜子了,不管化纤的还是穿棉的,她都买了不少,这次去海市也是,纯棉的买了不少,劳保袜子直接买了四十多双,爹娘这里给留了十双。
姚花枝看着女儿给她了那么多袜子,心疼的道:“你这丫头,怎么买这么多啊?”
姜沫沫嘟嘴:“我就见不得你和爹穿打补丁的袜子。”
姚花枝看了女儿一眼,从箱子里拿出来二十块钱,硬要塞给她,姜沫沫躲了下,不想要,姚花枝气呼呼的道:“收着,谁家姑娘这样补贴娘家的,时间长了,人家秦天不得有意见啊!再说了,我可不是那种趴在姑娘身上吸血的娘家人。你过得好,娘就知足了。”
姜沫沫收了钱,笑着道:“阿娘,放心,我们赚得多,我公爹哪里我也给买了,等会就叫三个娃给送过去。”
姚花枝嗯了一声:“你公爹这人也好,你明儿过去也给收拾下屋子,中午就让来这边吃饭,咱做点好的。”
姜沫沫来的时候不止给娘家人带了羊肉,给秦向明也带了,傍晚时候,让几个孩子都给送了过去。
晚上姜沫沫和三个孩子一起睡的,睡觉前,开始交代一些事情,比如天慢慢冷了,早上起来一定要先穿好衣服再出去,不能穿着秋衣啥的往外跑,感冒发烧了要打针要受罪的。
三个都点头答应了下来,然后姜沫沫把放棉袄的箱子给几人说了,然后把几个孩子的棉被都摸了一遍,然后把姜楠的被子给换成厚的了,姜楠的被子不是新做的,还是之前孩子突然多了,用的以前的旧被子,后来做新的也没给这孩子换。
然后姜沫沫又拿出来五块钱和五斤粮票给了姜楠,让他装在身上,万一中午回来了,就在乡里的国营饭店吃饭用。
姜榆眼睛盯着那些钱和票,姜沫沫见状问道:“姜榆,你也想要吗?”
姜榆摇头:“我不想要,哥哥拿着我们就能一起吃。”
姜沫沫点头道:“对,以后我每周都回来一趟,要么就是你们秦叔叔回来,姜楠手里的钱花了,我就给你补上,这钱就吃饭用下,不能乱买东西知道吗?”
三个小的都点头,姜沫沫揉了揉最小的姜杨,小家伙最爱凑热闹了。
早上起来,吃了早饭之后,姜沫沫就去了秦向明哪里,把她和秦天有可能过完年去省城工作的事情给说了。
秦向明高兴的道:“这事情好事情啊,大城市生活便利一些,也能更好的发展。”
然后姜沫沫则把海市吴家的情况给说了,以及以后不用给钱的事情。
秦向明一听欢喜极了:“这真是天大的好事情啊,这说明,这样的日子快要结束了,咱们国家已经开始重视人才了,我总觉得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高考,沫沫你不是给刚考了高中结业证么,学的怎么样?我看你和秦天还是提前复习吧,提前准备起来,万一通知下来了,你们准备的充分,考的就会好。”
姜沫沫笑着道:“爸,我和秦天年初那会就开始看书学习了,练习册都做两遍了,您放心。”
秦向明高兴直点头,听到一起去吃饭,忙答应了下来,老胡最近心情特别好,他有几个好朋友就和海市的吴培华一样已经被上面从下放的牛棚给接走了,说是执行秘密任务。
老胡的那几个朋友在下放之前都是科学家啊,所谓的秘密任务只怕都是和以前一样的科学研究工作啊,他是个商人,估计不会提前放了,但最起码会没性命之忧了。
中午姚花枝做了一大桌子的菜,没老人,就姜二河以及秦向明老胡三个男人,姜沫沫和姚花枝坐旁边,几个孩子干脆都上了桌子。
吃饱喝足,三老爷们抽烟聊天去了,姚花枝则和姜沫沫收拾厨房,收拾完之后,姜沫沫就回屋子检查三个大孩子的作业,不包括姜杨小朋友的。
村里人盖新房的已经陆陆续续盖起来了,好几家暖房请吃饭,日子比起前两年好太多了。
地里全都收完了,就剩下些施肥的活,等干完了,就没啥活了,姜沫沫和家里这三个留守老人以及老胡说了下,他们想入冬接他们以及孩子们来城里住几天的事情。
现在盖了房子,新房那边的炕最起码可以睡六个人,秦天以前住的房间也空出来了,都可以住人。
姚花枝摇头道:“你爹这事情还多着呢,我还的给你爹做饭,家里还有两只鸡,我都得照看着,等过些天没事情了让你公公和老胡一起过去住上几天,秦天这忙的,这父子两总不见面也不好。”
姚花枝意思让姜沫沫单独接秦向明他们过去在身边尽尽孝,他们娘家人就不参合了。
姜沫沫笑着道:“行,等我爹不忙了,你和我爹来县里住上几天,也消停下,到时候看我姐也方便。”
自从姜沫沫结婚后,姚花枝还没见过外孙子呢,也是很想的,也不知道孩子们长什么样子了,于是也没再拒绝。
第二天一大早,姜沫沫和姜杨简单吃了点,就裹得严严实实的出发了,姜沫沫的体力和速度自是不必说的,一路上就是在路上飞驰,姜杨被一个棉大衣裹着,不露头,根本看不外外面的情况,就只是感觉外面风呼呼的吹,可一点都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