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唐朝当皇帝

作者:今年 | 分类:历史 | 字数:156.4万

第241章 乌蛮六部

书名:重生唐朝当皇帝 作者:今年 字数:3283 更新时间:2025-01-17 06:37:09

杨成和张九皋,还有高适、李白四人坐在举子楼的二楼上开始豪饮欢谈,一时间气氛热烈,众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尤其是杨成和高适,两人都是边地出身,话语投机,一直在聊着边地之事。

杨成也是有意想要知道一些东北之事,于是就和高适聊着东北的夷族和战事,渐渐地对东北之地也有了一些了解。

此时的大唐东北有两个军镇,一个是范阳,一个是平卢,范阳的节度使是安禄山,平卢的节度使是史思明,这两人都是胡人出身,并且手中军士不下十万,其中胡人占据一半之多。

尤其是安禄山,在东北之地威望甚高,仗着大唐节度使之名,手中数万胡人勇士,在东北无能能及,之前还有契丹人和奚人能够和安禄山一较高下,但是自从这两年王忠嗣到了河东之后,出兵雁门关,大败十万契丹和奚族联军,至此契丹人和奚人再也没有能力和大唐一较高下了,于是就蛰伏了起来,对安禄山的范阳军也敬畏有加,两伙人倒是也开始相安无事了。

只有平卢节度使史思明,外人看来是东北是两个军镇,但是到过东北的人都知道,东北就一个人说了算,那就是安禄山,史思明之前就是安禄山的副将,此时虽然被升任为节度使,但是依然对安禄山惟命是从,而且范阳平卢两镇从来都是相依而存,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杨成来自后世,自然清楚东北之地的形势,安禄山其实就是东北王,但是这也是事实所需,面对东北负责的战事和各族之间的关系,安禄山胡人出身确实取得了不少的作用,尤其是安禄山胡人的做派,对于一些部族的血腥手段,也确实震慑不住了不少夷族的野心。

但是,也就是这样,在大唐的十个军镇中,朝廷控制力最低的就是范阳和平卢两镇,其中李隆基的缘由是最大的,安禄山是得到了李隆基的信任,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杨成听了高适的话之后,心中倒是也没有什么担忧的,毕竟此时相对于安禄山的所作所为,杨成自己的罪名也不少啊,而且杨成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也好不到那里去,那里还有心思关心别人。

安禄山造不造反此时已经和杨成没有任何的关系了,杨成此时想的最多的就是自保。

相对于高适这个渤海人,杨成看的出来,高适对于大唐事情一点都不担心,不是出于他是渤海人,而是因为高适就是这样的『性』情,他对于渤海国也没有任何的忠心可言。

随后杨成有开始对渤海国来了兴趣,于是和高适的一番交谈之后,杨成也对渤海国有了一些了解。

渤海国是是大唐东北地区的部族靺鞨人建立的王国,当年趁着营州之『乱』,大唐势力退出东北,靺鞨人乘机建立了渤海国,等到大唐收复了营州之后,渤海人已经在那里站稳了脚。

当时的武则天只能吐下这个事实,然后不再以靺鞨称呼,改为渤海,并且渤海国的建国皇帝大祚荣也被册封为渤海王。

此时渤海已经立国五十余年之久,现在的渤海王大钦茂已经是大祚荣的孙子了,大唐也是正式承认了渤海国的地位了。

虽然渤海国已经立国五十多年了,但是渤海国是当年靺鞨人建立的王国,而且部族『性』质严重,虽然几任国王都进行了一些中央王朝的变革,但是部族统治依然是渤海国的重要形式。

于是,渤海国的国家形式就要松散很多,而且渤海国本身的部族形式就存在不安宁的隐患,在渤海国北面有另外一个靺鞨人的势力,被称为黑水靺鞨,就是后世的女真人,也是渤海国的劲敌,还有室韦人,后世的蒙古人,盘踞在渤海国的西北一带,饿狼一般地掠夺渤海国西北边地,还有东面的高丽,和渤海国存在芥蒂,然后就是西南的契丹人和奚人,还有大唐。

所以渤海国的处境非常不好,虽然已经立国五十年了,但是一然面临众多问题,此时虽然是一国,但是依然里不开大唐支持,不然早就被众多势力瓜分了。

此时契丹人和奚人的势力被大唐打败,于是渤海国的压力才少了不少,国家才算彻底稳定了。

杨成思索着大唐东北的『乱』局,知道哪里就是一个各方了轮流上场的舞台,历史上也是如此,中原王朝时刻都要棉铃这些游牧民族的侵扰,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想要解决哪里的危机,也不是一招半招的功夫,没有一个绝对指挥的皇帝和强大的兵力,东北依然是一盘『乱』局。

此时,就在杨成还在思索东北的『乱』局的时候,举子楼外面的街道上突然响起了阵阵的鼓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而且人群也开始鼎沸了起来,立刻将杨成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随后,杨成和高适,还有张九皋和李白纷纷来到了阁楼的亭台上,看着下面一长队人马的通过的大街。

此时,一只长长的队伍正沿着举子楼下的大街上经过,这些人的服饰不同于是长安百姓的唐装,身上都是一些黑白相间的衣服,女子身上的衣服鲜艳一些,头上还带着一个个巨大的头饰。

这些人有的手中那些小鼓,一边走着,一边拍打着,还有的人手中握着稀奇古怪的植物枝干,上面挂着一些彩条和布匹。

杨成一眼就看出来这些人是什么人了,从这些人的装束上来看,应该是后世云南大理一带的少数民族。

杨成知道此时的这些聚集在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的称呼应该是南邵,但是杨成也不敢确定,毕竟让杨成记住这些人的事情是南邵反唐,也是天宝年间大事了。

此时,队伍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大象,顿时让围观的长安百姓们一阵的好奇和欢喜,他们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大象,一时间好奇不已,众人立刻开始随着这个大块头走了起来。

同时,还有几个一身黑衣,『露』着清瘦身体的男子手中托举着一条条大蛇,也让众多百姓惊愕不已,一时间兴奋尖叫,并且开始呐喊助威。

这样的场面对于长安城的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汉文化经过上千年的传播,此时到了大唐年间开始彻底爆发了出来,大唐的影响力也随之达到了中国历史的巅峰,于是世界上的人纷纷将大唐的长安城认定为心中的圣地,不远万里而来,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就随着这些人的到来而进入了长安城中,大唐的百姓们也对此习以为常了。

此时杨成看向身边的张九皋,然后问道:“张兄,这些人可是南邵人?”

张九皋听了杨成的话之后,轻轻地一笑,然后朝着杨成说道:“杨兄只说对了一点,这些人不是中确实有南邵人,但是也有其她部族的人。”

杨成心中诧异,随后张九皋就开始向杨成讲解了起来,渐渐地,杨成明白了他对历史的一个认知错误了。

南邵其实只是西南边地夷族的一个部族,在大唐的西南之地,也被称为云南,那里生活着乌蛮人,一共有六个部落,分别是蒙隽、越忻、浪穹、僜睒、施浪、蒙舍,其中蒙舍最前大,在六部是宗主地位。

在蛮语中称王位邵,蒙舍部在六部的南面,于是就称为南邵,南邵王遣使入唐,被李隆基赐名归义,封为云南王。

杨成从张九皋那里对这个大唐西南的少数民族也有了一些了解,此时南邵其实指的就是一个部落,名为蒙舍,是乌蛮六部中最强大的,也是乌蛮六部的主人,也就是云南王。

此时,杨成看着下面长长的队伍,已经从张九皋那里得知这是云南王每三年一次的进贡,看上去也是带来了众多的贡品。

杨成看着长长的队伍中的一车车的礼品,对于云南王归义的出手阔绰还是感到惊奇的,因为杨成知道天宝年间最大的事情就是安史之『乱』,但是在安史之『乱』之前,还有一个丝毫不逊『色』安史之『乱』的事情,那就是南邵反唐。

但是南邵反唐之所以没有被史学家重视,原因是南邵此时的地位和渤海国没有什么区别了,已经是名义上的一个王国了,而且南邵虽然反唐,但是对大唐内部并没有什么威胁,完全和安史之『乱』无法相比的。

此时,一个香车经过举子楼下,顿时一阵阵的清香弥漫开来,淡淡的香气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杨成感受着香车中的飘散出来的淡淡的香气,淡雅清香,不是那种浓重的熏香的味道,一时间也被香车中到底是何物吸引故去了。

此时杨成将目光投向楼下的香车,想要看一看香车中到底是何物,为何如此之香。

看着青帐环绕,鲜花盈门,杨成感觉像是一个女子的座驾,但是就是看不到里面的人。

杨成心中一阵的失落,就要准备转身离开,但是就在此时,香车的一扇小窗突然打开,『露』出一双秀美清澄的大眼睛,正好对上杨成好奇的眼神。

这双好奇的大眼睛在杨成的目光下停留一些,然后就逃命一般地躲开了。

杨成随后就明白了,这应该那个云南王进攻的美人吧,杨成对此也只是好奇而已,再无其它,此时已经看到香车中的人,心中也得到了满足,然后也不做停留,直接转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