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大明不负卿
作者:十光 | 分类:历史 | 字数:478.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83章 努尔哈赤果真借钱来了
朱翊镠第一时间收到完颜部向努尔哈赤投降并解散的消息。
但这个消息是尼堪外兰传来的。
因为已有部分完颜部族人涌入宽甸城,投奔尼堪外兰去了。
完颜部投降早就在朱翊镠的意料之中,即便没有军演结果也是一样。
只是没想到投降得这么快。
以时间线推算,这不刚好是参观完军演一回去就准备投降了吗?
参加完军演回去后,与努尔哈赤都没有正面交锋呢。
对于朱翊镠而言,当然乐见其成。
和平解决嘛,而且还有部分完颜部的族人拖家带口涌入宽甸城,无疑又加强了两族人之间的交流。
以这样的速度,努尔哈赤很快便能统一建州女真各部了。
不过,在朱翊镠看来,即便努尔哈赤很快统一建州女真各部,他的统一大业也只能叫刚刚开始。
因为建州女真各部实力这时候还相对较弱,与海西四部如其中之一的叶赫部相比,努尔哈赤还有所不及。
叶赫部是海西女真四部之一,依附乌拉部(即扈伦国嫡系那拉氏,后称乌拉那拉),与明保持密切关系。
因叶赫部靠近大明在当地所设的马市镇北关(俗称北关),故明人有时也称叶赫部为“北关”。
叶赫先世一说姓土默特氏,本是蒙古族,后来灭掉扈伦那拉部,改姓那拉氏。那拉是太阳的意思。
此时,叶赫部依险筑城,已经开始称雄于海西女真了。
叶赫那拉氏族与努尔哈赤代表的爱新觉罗氏族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据说,早在元末明初时,叶赫那拉氏族与爱新觉罗氏族之间就发生了一场战争。
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指着大地说:“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是金子的意思)。”
而叶赫那拉的首领听了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么,我们姓它(叶赫那拉是太阳的意思)。”
结果,在那场战争中,叶赫那拉氏最后打败了爱新觉罗氏,成为当时女真族最大的部落。
然而,历史的发展用是难以预见。
叶赫那拉氏族和爱新觉罗氏族总是在敌人与朋友之间徘徊,是敌人的时候难免要打上几仗,是朋友的时候便开始联姻求和了。是战是和,都视当时的情况和利益而定。
事实上,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世世代代都是血统之亲,努尔哈赤不但是叶赫那拉氏所生,还娶了叶赫那拉部落的女子为妻。
只是,由于朱翊镠的参与,也不知道已经改变的历史,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还会不会继续相爱相杀。
但可以确定的是,努尔哈赤接下来的路只会更加艰难,因为对手更强。
至于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朱翊镠现在也不敢说,只能说无论女真各部最后变成怎样,都改变不了他将这片土地全部纳入大明的决心。
……
收到尼堪外兰消息的第三天,努尔哈赤也来信了。
首先向朱翊镠汇报了完颜部弃城投降的消息。
然后向朱翊镠借钱,说因为族人越来越多,佛阿拉城已经显得拥挤不堪住不下这多人。
而想建的城便是赫图阿拉。
努尔哈赤信中还明确表示借钱可以偿还一定的利息。
金额是三十万两银。
这个数目不多但也不少。
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借得好可以促进感情,借得不好容易伤感情。
朱翊镠收到信后在考虑。不是考虑借不借,而是考虑以什么方式借,借时还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行。
“你这个徒弟很聪明,你利用他,他也想利用你。”徐文颖笑了笑说。
朱翊镠微微一笑。
“那你到底借是不借呢?”
“人家都已经开口了,天下人又都知道朕朕有钱,不借不是伤感情吗?”
“三十万可不少呢。”徐文颖道,“若以个人名义借,你好像也拿不出来。”
“当然不会以个人名义借。以辽东的名义,且让努尔哈赤满足一定条件。”
“满足什么条件呢?”
“看能不能实现吧。”朱翊镠也没有立即与徐文颖说明。
而是召来王象乾与李成梁商议。
朱翊镠直接提出,将以辽东的名义借钱,但需要交换条件。
具体地说,辽东方面派遣工匠过去帮助努尔哈赤修筑赫图阿拉,但努尔哈赤作为交换条件,必须派遣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去奴儿干都司戍边。
而所借的钱只还本金不还利息。
朱翊镠的用意很明显:第一还是以促进两族人交流为主,第二奴儿干都司那边很需要人却不易招募,但暂时还不想强制迁移一部分人。
“陛下,努尔哈赤恐怕是想以私人名义借吧?”王象乾道。他担心如果皇上答应借,是不是得辽东出这个钱?可眼下的辽东自己也很需要钱。
“他是想以个人名义,但一来朕身边哪有这些钱?二来即便有,也不会以个人名义借。但你们放心,朕只是以辽东名义借,这个钱不需要辽东出,朕会下旨意让户部拨款过来。”
王象乾与李成梁心安了,想着要是这样,似乎也不用与他们商量,由皇上自己做主便是。
朱翊镠之所以以辽东的名义而不用国家的名义借,是因为建州只能与辽东对等,而又不以个人名义借,因为他是皇帝,不仅仅只是努尔哈赤的师父。
王象乾道:“那就看努尔哈赤会不会答应陛下提出的条件了。”
朱翊镠悠悠言道:“成年人应该都明白,真有几个靠关系能借到钱的?更多的还是要讲究利益。无论与谁交往,也不管关系有多铁,不可能只讲人情,而不讲利益。人与人相交的本质,说白了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努尔哈赤是一个聪明人,相信他会明白的。”
王象乾与李成梁都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理儿。
只是两人都没想到,皇上年纪轻竟有如此之深的感悟。怎么看怎么想都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啊!
既然王象乾与李成梁都没意见,朱翊镠便决定下来,当即给努尔哈赤写了一封信,信上亮明条件。
当然,措辞并没有那么直接,将目的性适当包装了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