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不负大明不负卿

作者:十光 | 分类:历史 | 字数:478.3万

第1790章 还是百姓最苦

书名:不负大明不负卿 作者:十光 字数:2218 更新时间:2024-11-16 21:37:04

辽阔的草原当然让人心旷神怡,可朱翊镠也心知肚明,此次出征势必会引发恐惧与混乱。

毕竟先头就已传出科尔沁部未战先慌的消息,四路大军压进,战争一触即发,没有人不担心。

朱翊镠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科尔沁部投降,交出兵权。

恐怕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损失减到最小,对双方都有好处。

就不知科尔沁部大汗与各位首领是什么态度,反正截至目前为止,朱翊镠还没有收到表态的消息。

军队徐徐前行,不断有士兵策马飞来向朱翊镠汇报前方的动态。

“报——蓟辽总督戚大帅与东北军区总参谋舒尔哈齐已经会合,就在前方十公里处等候皇上。”

这次朱翊镠第一次进蒙古草原,对眼前的一切并不熟悉。

但他知道科尔沁部是历史上蒙古诸部之一,实力非常强劲。

科尔沁部东邻扎赉特部,西邻扎鲁特部,南邻盛京边墙,北邻黑龙江,东西两端相距八百七十多里,南北两端相距二千一百多里,地域广阔。

科尔沁部为何会有如此的实力?

只因元太祖成吉思汗把二弟合撒儿分封在今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流域呼伦贝尔大草原、外兴安岭一带的广袤土地,成为“东道诸王”之一。

成吉思汗扩编带弓箭的“豁儿臣”即科尔沁护卫军。

合撒儿为兀勒都赤(指挥者),负责斡耳朵(大汗营帐)的警卫和警戒的重任。

“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逐渐演变成为合撒儿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形成着名的科尔沁部。

也就是说,科尔沁部的始祖是成吉思汗的弟弟。

像蒙古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嫩科尔沁、阿鲁科尔沁旗、四子部落、茂明安部、乌拉特部及青海和硕特等部族均属科尔沁部的分支或后裔。

由此可见科尔沁部的辉煌。

明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合撒儿第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一系为躲避战乱,率部从世袭领地南迁游牧于嫩江流域。

为区别于同族之阿鲁科尔沁,称为嫩江科尔沁,即嫩科尔沁部,名称由此开始固定。

此时的首领是翁果岱,他是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儿第十七世孙,是奎蒙克塔斯哈喇之曾孙。

听说也是一位好战分子。

但历史上的翁果岱与努尔哈赤几次交锋,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不得不签署盟约。

但无论怎么说,科尔沁部是漠南蒙古诸部中的强悍部落。

驻地在通辽。

前方不远处是科尔沁左翼后旗,也就是李成梁上次兵败之地。

四路大军约定在此会合。

戚继光与舒尔哈齐先出发。途中肯定没有遭遇袭击、对战,想必此刻已经安全抵达约定的地点。

“报——”

忽然,又有一名士兵飞马来报。

“前方有一队逃亡的难民,想要进入辽东避难,愿意入籍大明。”

看吧,引发恐慌混乱。

这是朱翊镠不希望看到的,但也没办法,在所难免的事。

“放行,让他们入辽。”

朱翊镠当即作出指示,可转念又一想,万一他们不是百姓,而是科尔沁部官兵所扮呢?

即便是百姓,届时突然一下子涌入那么多,辽东也头疼。

一念及此,朱翊镠又吩咐道:“但先将他们带到朕这里来。”

“遵旨。”士兵领命,飞马而去。

约莫有小半个时辰,一小队士兵领着一大队难民出现了。

看上去确实就是避难的难民,而不是官兵所扮,因为这队难民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大包裹小包裹的。

一看就是逃亡避难的人。

其实先头听说也有零零散散的科尔沁部百姓逃到辽东来。

对于难民,辽东方一概接收,本来民族政策中就鼓励两族人相互来往,倘若选择定居更加欢迎。

这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

“启禀陛下,难民带来了。”领队的士兵冲到朱翊镠面前躬身说道。

“问他们从哪里来,想到哪里去,又有何需要?如实道来,朕尽量满足。”

“卑职已经问过,他们都是科尔沁部反战的百姓,听说辽东欢迎他们,所以前来投奔,只想拥有安定的生活。”

“好!欢迎。”

“但是陛下,他们担心是否会分给他们田地,是否可以享受到像辽人一样同等的待遇。”

“告诉他们,一定可以,不仅可以享受辽人该有的待遇,而且待遇比辽人只好不坏,这是朕的承诺。”

“卑职这就向他们传达。”

“嗯。”

“不过陛下,还有一个问题。”士兵接着说道,“倘若科尔沁部族人都想来辽东定居生活,恐怕也不现实吧?”

“这个朕知道,告诉他们,欢迎他们的不仅仅只有辽东,还有吉林,还有京城,乃至中原各个行省。只要入籍大明拥有大明身份,去哪儿都欢迎。”

“明白了。”士兵飞奔而去,迅速将朱翊镠的旨意传达给难民知。

难民自然心花怒放感激涕零,不过暂时尚未体验,心中仍有忐忑,但至少大明泰和皇帝没让他们失望。

而是给了他们无限期望。

这队难民看起来得有五六百人,在得到朱翊镠的同意后,由士兵引导,徐徐向辽东方向进发。

朱翊镠下令继续前进。

过不多会儿,又有一名士兵飞马来报,说前方不远处又涌出一队难民。

每逢战事,最苦的还是老百姓。

朱翊镠照例允许他们进辽避难,相信王象乾能够领会他的意旨,对投奔而来的难民有妥善的安顿。

之前在科尔沁部的宣传鼓动早就起到了动摇民心与官心的作用。

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也是朱翊镠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然而一堆一堆的难民逃到辽东,朱八戒看着着急:“师祖,还没开始打,他们就开始逃,那还打不打呀?”

“逃的是百姓,又不是官兵,你看官兵有逃的吗?”朱翊镠道。

“哦,我们打的是反明的人。”朱八戒咧嘴笑了,接着又问,“师祖,倘若他们缴械投降,那我们还打吗?”

“看他们的态度吧,诚心与否,只要诚心诚意,什么都好商量。”

这时又有一名士兵疾驰而来,声音听似比前几次都要急促。

“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