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宋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 分类:历史 | 字数:2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2章 迁都朝歌
毕竟赵国和魏国同出三晋,现在魏国这个昔日的老大落难了,赵国这个兄弟也不过去帮忙,反而还雪上加霜地往魏国的屁股上再踢了一脚,这不是无耻是什么?
至于驰援大梁呢,除了增加赵国的一些声望,也确实没多大的好处,关键是没什么实质的利益啊。
现在赵刻的这个建议就很不错啊,魏国必然割让北地的十多座城池,而等到宋国接受的时候,赵国再联合韩国、魏国出兵攻打,这就不存在坑害魏国的骂名了吧?
而且这其中的利益还不,韩国和赵国出兵帮你魏国收复失地了,这总要给大家一点甜头吧?嗯,瓜分那十多座城池是肯定的了。
最重要的还是声望,魏国显然已经不行了,国势日颓,现在的综合国力加起来估计也没有赵国那么雄厚了。
而赵国到时候又一手促成了三晋同盟,联军伐宋,帮助你魏国收复了失地,你魏王不感恩戴德的,至少也不好意思再跟我赵国争抢三晋老大的位置了吧?
很好,这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嘛!
……
“哈哈哈哈!好!好啊!”沙丘宫里,宋君偃连夜接到了匡章从前线传递回来的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不由得抱着一旁刚刚换上了睡衣的干婉亲了一口,然后抱着她的娇躯在原地转了两圈,显然是喜不自禁啊,这脸上的笑意是愈发的浓郁啊!
很久没见到子偃这么高心模样了,被放下来的干婉有些娇羞,却还是不轻不重地打了一下宋君偃一个粉拳,又禁不住好奇地道:“君上怎么这么欢愉的啊?难道是大军在前线又打了一个大胜仗了吗?”
“哈哈,何止是大胜仗啊!”宋君偃把干婉抱在了怀里,搂紧了她的身子,语气里都透着一股喜意地道,“匡章的用兵之法真是犀利,用兵如神啊。现在啊,我们宋国的大军已经兵临大梁城下了,而且大梁城里也没有可战之兵,各地的魏军也无法驰援大梁,老魏王这是没法子了,终于派人跟我们宋军商议停战谈判的事情了!”
“真的?”干婉闻言也是一脸的喜色。
她知道宋君偃这半年来在操劳国事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关注伐魏前线的事情。这是宋国赌上了国阅一场战争,只许胜,不许败,为了这场战争,宋君偃不知道耗费了多少的精力,使用了多少的手腕,才从各大贵族世家那里巧取豪夺了足够供给前线的宋军作战的粮秣军需。
宋君偃已经很久没睡过好觉了。
这不,但凡是有前线的急报,他都吩咐过嫪信了,不得阻挡下来。有关于前线的战报,不论好坏,不论时间,不论地点,都要第一时间呈报给他阅览。
子偃又抱着干婉亲了一下,眉开眼笑地道:“难道匡章还能谎报军情不成?胜了,这场国战我们宋国胜了!”
老实,这场战事打了快半年了,别看诸侯联军已经攻入魏国腹地了,可是子偃还是有些害怕的。
魏国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调遣的兵马很多,而且连魏国北地的边军都已经南下了,领兵的还是赫赫有名的公孙衍,这更让宋君偃倍感不安了。
若是宋军深陷魏国战场的话,最多一年,僵持不下的话,宋国也无法支持起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了。
次日凌晨,宋君偃便召集了相国李敖和大行人苏贺入宫议事。
他们要考虑的是战后魏国会割让那些城池的问题。跟赵国的君臣一样,他们也认为魏国不会将桂陵、白马、平邑这些已经被宋军攻占的腹地,这些靠近都城大梁的城池割让给宋国。
所以魏国会割让给宋国的,绝对是魏国北部的邺城、朝歌、繁阳这些城池。
不过宋君偃也不在乎这些了,魏国的北部也是中原的膏腴之地,富庶的程度并不比大梁附近的几座城池差多少,所以能得到这些城邑子偃还是很满意的。
不过宋君偃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宋国的势力渗透进了中原,已经与魏国、赵国的腹地接壤了,而且这些新得的城邑距离赵魏两国的的都城并不远,他们都可以趁机大举进攻朝歌、邺城等地。
考虑到这一点,李敖认为想要彻底地占有魏国北地,就必须要往这个地方驻扎五万以上的常备军。
因为赵国和魏国都是动辄十几万兵马的大国,没有足够的兵力驻守的话,只怕很容易就被魏国收复了失地,或者是被赵国大举进攻,夺取了这个刚刚到手的疆土。
对此,宋君偃沉吟了半晌,出了一个已经在他的心里酝酿了很久的想法。
“寡人想,我们宋国是不是可以迁都朝歌,恢复商朝故都?“
闻言,李敖和苏贺都被宋君偃这个大胆而危险的想法给震撼了。两位重臣显然是不愿意宋国迁都朝歌的,所以都一脸的激动之色。
李敖反对地道:“不可,万万不可啊君上!我们宋国虽然是前朝殷商的后裔,现在宋人也大多感念大商国,引以为荣,而且迁都朝歌的话,的确能让我们宋国在中原的三晋之地站稳脚跟,但是这太危险了!”
“朝歌虽有屏障,山道险阻,可是朝歌夹在魏国的大梁和赵国的邯郸两大都城的中间,犹如过独木桥,一个不慎,赵国和魏国的兵马随时都有可能包围我们的朝歌国都的!”
“况且,朝歌已经跟一座普通的城邑差不多了。前朝的宫室数百年没有人打理过了,已经是一片荒芜了,修筑宫殿,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宋国根本就吃不消!且不迁都要耗费巨大了,光是君上把这个想法出来,也会遭到众多臣民的反对!”
听到这些话,宋君偃沉默了一阵子。
旁边的苏贺也跟着道:“君上,相国大人的没错。迁都朝歌的做法太大胆也太危险了,等于是把我们宋国的国运葬送在了朝歌,这是不能被我们大宋国的臣民所接受的!”
“商丘被我们宋国作为国都已经有七百多年了,源远流长。而且在我们宋国的东部,陶邑、彭城和商丘都是下重镇,都是富庶膏腴之地,且具有一定的悠久的文化意义。宋人故土难离,若是君上执意舍弃宋国旧地,而去朝歌建立都城的话,先不朝歌的地理位置有多么危险,光是我们大宋国的臣民也不会愿意背井离乡地跟着君上你跑到朝歌去的。”
宋君偃有些不甘心地道:“相国、苏卿,你们两个都是这样的想法吗?”
“请君上万勿迁都朝歌。”李敖和苏贺异口同声地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