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小军将
作者:秋霜红蜜 | 分类:历史 | 字数:214.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零四章 刘牢之救灾
升平四年的五月注定不寻常。从五月中旬开始,雨又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来了。虽然没有上次的雨大,但是也让稻田里又充满了积水,伏倒的水稻又一次浸到了水里。等雨停的时候,水稻已经基本上绝收了。
等天放晴,刘牢之组织人手把地里的水稻清理出去,开始补种晚稻。先期收割完小麦的水田里,也种上了晚稻。等忙完了这些,已经到了六月初了。
这场大水不是只发生在芜湖一地,扬州、荆州、江州等地都被波及到,粮价应声而涨。有晋一朝并不铸货币,农民手里本来就没什么钱,到六月底的时候很多人家就已经快要断粮了。好在实值夏季,万物繁衍,野外物产丰富,虽然过得艰难,饿死人的事情到没有发生。
芜湖令郑毅找到了自己的学生刘牢之,想要刘家适时的开仓放粮。
刘牢之笑道:“老师,你不是跟我讲过吗?自田氏代齐,各朝各代对于民间私自赈灾非常忌讳,所以我们没有名义,不能赈灾!”
郑毅叹了口气,苦笑道:“只是看到治下黎民忍饥挨饿,我若无对策,难免有愧于心!”
刘牢之笑道:“老师,不如这样,官府作保,我刘家借粮给芜湖的良民!佃客和奴婢吗,可以到我的工地上做工赚取粮食!”
郑毅暗道,如此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他扶着胡须,点了点头:“你很好,不枉我教导你一场!”
于是刘家开始向外借粮,只要是芜湖的编户齐民,都可以借贷;同时,一品汇开始以高过灾前两成的价格,限量出售粮食,粮价应声而落。大家都知道,江南地区,这场大水的影响不会超过五个月,等秋收过后,缺粮的情况就会很快好转,芜湖存粮大户们想要靠粮食牟取暴利的想法破灭了。以往每遇天灾,这些富户通过放高利贷兼并土地,使平民成为他们的部曲,使得地方愈来愈穷,唯独富了这些人,因此这些人家对刘家恨得咬牙切齿。
芜湖没有流民出去,周围的县却不断有流民涌来,很多人家拖家带口的,只为找一口吃食。牢之让刘安把这些流民安排到扁担河两岸整理土地,以工代赈,消息传出,很多芜湖的百姓也加入到刘家垦荒的大军中来,趁着人手充足,第四农庄的各种水利设施也开始动工。历史上直到宋代才有官方在此营造圩田,治理河流,成为较大的产粮地。
“向我买粮?”刘牢之似笑非笑地道,“我这的粮食可是从来都是只进不出的!”
路遥笑道:“不然,郎君不是在平价售粮吗?”
刘牢之笑道:“小小芜湖才有多少编户齐民,要知道对外地的人,我可是不卖粮食的。”
路遥笑道:“小的自然知道。不过眼下粮食价格飞涨,郎君这里却放着大批的粮食,可是极易被官府盯上的!”
刘牢之笑了笑,没有说话。
路遥见他不为所动,只好拿出杀手锏。他从怀里拿出一张纸,双手递了过来。
刘牢之好奇地接过来,定睛一看,登时站了起来,指着路遥道:“你是她们的姑父,怎么可以这样?”
路遥冷笑道:“郎君以为我这门亲事是怎么来的?”
刘牢之摇了摇头,问道:“你想怎么样?”
路遥笑道:“小的只求郎君按照你们的售粮价格,卖给我两囷米。我知道这对郎君不难!”
刘牢之冷笑道:“你倒是敢狮子大开口!我这最小的囷也有一万石呢!当我不知道外面的粮价吗?”说罢,把那张纸递了回去。
路遥陪笑道:“郎君莫要着恼,那依郎君,这事……”
刘牢之笑道:“看在你我两家多年合作的份上,我可以卖给你一囷,再多就没有了!”
路遥苦笑道:“就依郎君!”说罢又把那张纸递了回来。
走出会客厅,路遥的心情轻松了起来:“小子,你在那里拖着,光看戏每月不知道要花我多少钱呢!现在把她们甩给你,还可以轻松地赚个几百万,爽啊!”
京口的灾情同样严重,由于京口的熟地少,普通人家普遍占地不多,抗灾能力也差。到六月底庄稼绝收,粮价开始大幅上涨。
刘翼家里两口子在家里哀声叹气,对坐发愁,粮铺里的粮食越来越贵,家里眼看着就要断粮了。他们有三子二女,亏得同族征虏将军家开办的刘氏族学,去年把老大和老二送到了族学里,吃住不愁,还有校服穿;家里剩下的三个孩子可还嗷嗷待哺,最小的女儿一岁半,刚刚会走路。刘翼自幼习武,到是一把好手,可惜无用武之地,目前只是在家种地,祖上留下篾匠的手艺,农闲的时候会编些簸箕、篮子之类的补贴家用,但是那也要到秋后啊!眼下只怕是要把本就不多的土地卖掉一部分,先解决眼前的困难,以后自己一家可怎么过活呢?
“吱呀”一声,大门开了,两个小子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哎呀,不是说最近没什么事情,要你们不要回来吗?”刘妻孙氏愁道,两个孩子回来,本应高兴才对,可是家里都快没粮食了呀。
“母亲,校监大人今日说了,要招收幼稚园学生,四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入学,我们想着,大妹和三弟都够年龄了,可以入学了。”老二刘喜兴奋地道。
“哎呀呀!这可是大好事!”孙氏叫道。
“是吗?”
刘翼望着刘喜,奇怪地问道,“怎么还要招收女学生?”
刘喜嗫喏地道:“校监就是这样说的啊,四岁到七岁的孩子,不分男女。”
老大刘羽接口道:“我听说,幼稚园里面的孩子不分男女,请的是女老师,除了给孩子启蒙,主要是教授一些简单的礼仪规矩。等到正式入学,要成立专门的女校,教授学生女红、烹饪、经营之道。”
“我说呢,学校里面也不能男男女女的混在一起,乱了规矩。”刘翼道。
“当家的,你乱说些什么,一群毛孩子,能乱什么规矩!”孙氏生怕刘翼死脑筋,不送闺女去上学,不满地道。
刘翼瞪了孙氏一眼,没有说什么。
“父亲,校监大人还说了,从京口到兽窟山的路因为大雨,冲垮了一部分,正招募人手修补,按照工程量发放粮食,本族的爷们尤其是有孩子在学校的人家优先安排。”刘羽对父亲说道,神色中不无得意。
刘翼大喜,他这个年龄不怕出力气,就怕有力气没地儿方施去,忙拉着儿子问端的。
刘羽道:“想去的拿着身份证明,到校监大人那里报名登记,领了工具就可以自行到工地上,那里有人安排。而且修完了路,还要在兽窟山附近垦荒,到时候有的是活计。”
孙氏叫道:“当家的,这么好的事到哪里找去,快快去吧。”
刘翼跟着两个儿子跑到学校,只见到学校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不少熟人都在其中,邻家的刘术,他的堂兄刘陕、刘烈等都在,众人寒暄着,脸上满是兴奋。
好容易等到刘翼,在桌后登记的是个半大小子,拿着个笔模样的东西往身边的本子上写着,不时的蘸着前面的墨汁,却又不是毛笔,听儿子叫他“孙队长”。
孙队长孙乾拿着刘翼的户籍,照着写了一遍,乃是彭城安上里人,又问道:“大叔可是会什么手艺?”
“我父乃是篾匠,编的簸箕、竹席可好了。”旁边的刘喜插嘴道。
孙乾郑重的登记上,对刘翼道:“大叔,可以自行开辟荒地,种植细柳树,所编的簸箕、竹篮一品汇都会收购,如果有意的话,可以跟一品汇的郑管事商议。”说罢指了指旁边桌上的一个管事摸样的人。
说罢,从登记本的后面扯下一张纸,盖上章,又并排放在桌面上,盖上了两个骑缝章;从桌子里面拿出一个竹筹,递给刘翼,只见上面有一串字,也不知写的什么。
“把这张纸和竹筹收好,凭借这两样东西领取粮票。”
刘翼连忙取过,腾出地方让后面的人登记,自己到旁边找郑管事。
听刘翼说,自己乃是篾匠,郑管事对他说道:“我们刘氏农庄要用到不少编织品,像篮子、簸箕、筐和篓等都需要,我们对规格大小是有要求的。”说罢递给他一张纸,“这张纸上详细的写着需要的规格和收购的价格,数量不限,有多少要多少,可以支付现钱,也可以兑换成粮食。”只听得刘翼心花怒放,连声道谢。
刘翼的篾匠手艺是祖传的,因此他的几个堂兄弟都会,只是手艺没有他好罢了。他农闲的时候编几个簸箕和筐,还需要专门去卖,一年也卖不了几个。看纸上的收购价格,不比自己卖的低,主要是自己不用耗时间去卖,只需要编东西就行了。销路不愁,自己就能专心编制,数量肯定就上来了。看起来孙队长要自己种细柳的建议是靠谱的。
登记在继续。这些刘氏的族人,大都有一技之长,木匠、铁匠、泥瓦匠,干什么的都有,就连能够刻印章的都有,有些技艺虽然一时用不上,刘牢之也都让人详细地做了登记,能够在建立南山产业观光园的过程中用得上的,都给予安排。众人没有注意的是,登记的信息里面有信仰一栏。时人大都信教,有信天师道的,也有信佛教的,刘牢之让人一一做了登记,包括师承。不管是天师道还是佛教,此时官府都持开放态度,民众也并不以为隐私。
除了学校里学生的亲人,刘氏医馆里有记录的病人及家属也可以参加此次的“以工代赈”活动,刘牢之就是要让人知道,跟刘氏来往才会有这些好处。通过此次活动,学校的学生和医馆的病人档案顿时多了起来,刘氏在京口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