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宣德大帝

作者:半老夫子 | 分类: | 字数:146.2万

第420章 返航

书名:宣德大帝 作者:半老夫子 字数:4172 更新时间:2024-11-01 02:47:37

交易完全结束之后,侯显按照承诺给了土王一成的好处。土王询问什么时候才能进行下一次的交易。

侯显推脱货物要从遥远的东方起运,最少要大半年才能进行下一次的交易。土王明显很失望,他还想着多收一点瓷器,拿到更远的部落交换。

只要带到更远的部落,至少都是翻倍的利润,土王是个很有经济头脑的首领,懂得最基础的经济理论。这样的人能够成为首领必定不是因为武力,而是因为智慧。

侯显若是知道这位是想着当二道贩子,肯定不会想着压着货物不卖,担心吸干部落的财富。

交易过后,移民手中有了牛,这些大角牛经过军户家属们的调教,都乖乖的套上挽具为移民百姓耕田。

在九月南平州春天来临的时候,所有开垦出的土地都种上了小麦和高粱,移民们连着吃了好几个月的鱼肉,早已经吃腻。

在家乡的时候,若是有人跟他们说,天天吃鱼会吃到看到鱼就想吐,他们一定会认为这人脑子有毛病,哪有吃肉还会腻的时候。

现在他们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天天吃鱼的烦恼,南平州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鱼,这里的大海里几乎是一半海水一半鱼。随便一网下去都能捞上来几十斤鱼,丰富的鱼类资源让大明的移民成本降低很多,不然这么远的距离运送补给的成本就能让海军崩溃。

在远航中,舰队都是有什么就吃什么,单靠从出发地运送补给,就算是大明的宝船队也不可能满足。

这一点上,无论是郑和还是王景弘,以及侯显这样的老航海人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移民们都盼着种下的种子到了秋天能够获得丰收,好让他们以后不再天天要去吃那腥气的鱼肉。

刚开始吃的时候鱼腥味对于移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味道,可是时间一长每天三顿饭都要面对这种味道,尤其是缺乏香料的辅助,无法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好在春天一到,万物复苏,野地里的野菜开始露出了头,作为大吃货国的百姓,对于在野地里分辨什么能吃到嘴里,什么不能吃,很快就能分辨出来。

郑和在南平州一直待到移民的生活步入正轨之后,才与侯显告别,带领船队返航。

返回到大岛的时候,当时留下来的一个千总的军队已经在河口的位置搭建起了足够他们居住的木制房屋,并且建造起了一个交易的木制栈桥,有了这个栈桥,大船就能靠上栈桥,省去了用小船摆渡卸货的时间。

同时在居住地附近开垦种植了一些小麦、水稻、高粱等作物,等到收获的时候再判定这里适合种植什么作物?

在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地方,房子的作用是防备雨水的侵袭,以及蚊虫的叮咬。

尤其是蚊子更是热带地区垦殖的第一杀手,被蚊子大量叮咬后就会诱发疟疾等疾病,也就是中国古代所认为的瘴气。

对于应对蚊虫叮咬问题,除了穿着长袖的衣服,不使皮肤裸露在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对蚊虫祛除。

这个时代想要消除蚊虫滋生的环境,无疑是天方夜谭,不过华夏先民自有智慧,很早就发现了艾草能够驱蚊。

所有在热带地区垦殖的军民都会配发一个用艾草制作的香囊。艾草散发的独特香味,能够使蚊虫不敢靠近。

看着已经初具规模的基地,郑和表扬了留守的所有官兵,并且承诺他们只需要在这里驻守一年时间,明年这个时候就会安排人来跟他们换防。

没想到驻守在这里的官兵有很多已经不愿意走了,甚至还表示希望能把他们的家人也接来。

郑和很好奇,这些士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仔细询问之下,才明白原来这些士兵大多都是福建广东人,这些地方山多地少,一直都有出海下南洋的传统。

如今看到这么好的地方,都想把家人接来。以前老百姓活不下去下南洋那是死中求活,如今这大岛上有大明海军保护,有不开眼的敢来打劫,海军官兵定让他有来无回,

郑和相信凭着华夏百姓的勤劳,用不了多少年就能把这个大岛建成鱼米之乡。

既然有人愿意留下驻守,郑和当然求之不得,不过郑和也提出要求,海军可以无偿将他们的家人接到大岛上,但是来到大岛的百姓也必须要交税,税赋将由陛下派来的民政官收取,税率多少由朝廷定夺。

海军官兵自然没有异议,他们的家人在大明佃租地主的土地也一样要交税,来到大岛交税也完全合情合理。毕竟朝廷还要派兵保护他们,养兵那也是要花钱的。

郑和倒不是看上这点儿田税,对于这种新开辟的拓殖之地,海军少贴点儿钱就已经很不错了,指望田税收回成本那得猴年马月。

沿着航线设立基地的目的是为了给过往的船只提供补给,能够就地补给,腾出来的舱位就能装在更多的货物,货物数量越多,获得的利润就越大。

这才是沿着航线设立基地的根本目的,至于这样一块土地将来会不会有收益,那是朝廷考虑的问题,不再海军的考虑范围之内。

第420章 返航

这也就是郑和政治敏感度高,知道这税收是国家主权象征,若是一开始没有议定好征税的规矩,将来再想征税那就要颇多周折。

船队返航到旧港布政使司的时候,与王景弘的主力舰队相遇,二人是多年的上下级、老搭档,再次相逢都是泪眼朦胧。

在旧港港口,王景弘率先拜倒在地道:“卑职拜见提督大人!”

郑和双手将他搀扶起来道:“你我兄弟多年,不讲这些虚礼,等咱家这次回到京城后,就向陛下请辞,回南京颐养天年。

以后大明海军就要靠你来掌舵了,你还年轻,大明的未来可期?”

王景弘知道郑和是真的想退下来,一生征战下来老人家的身体早已亏空的不像样子,皇帝陛下也是知道郑和身体不好,才不准他出远海。

这一次出远海是郑和自己坚持要去,他在给皇帝的奏疏上说:臣已经风烛残年,一生之中,前半生跟随太宗南征北战,后半生替太宗皇帝扬威海外,与陆地相比臣更钟情于大海!财富来自海上,危险亦来自海上。

臣本乱世以奴童,幸得先帝不弃带在身边教导,臣学有所成。先帝对臣有大恩,此生肝脑涂地难报陛下之万一。

今臣自感时日无多,若是再不登船远航,臣担心自己再也没有远航的机会。

郑和的奏疏写出了对永乐大帝的怀念,以及对大海的深深眷恋,说实话朱瞻基看到奏疏之后有点嫉妒他的皇爷爷了。

他非常清楚,郑和忠于的是他的皇爷爷,对他的效忠那是他是永乐大帝的孙子,而不是因为他是朱瞻基。

朱瞻基知道这是郑和最后的心愿,不忍拂了老臣远航的心。只能同意他带舰队远航,不过却嘱咐郑和一定要注意休息,一定要平安回来。

郑和从天津港出发的时候是宣德六年四月,返回旧港时已经是宣德七年的二月。没想到在旧港遇到了王景弘,两个老搭档见面自是有说不完的话。

在旧港海军基地的官廨里郑和问道:“王兄弟这次还是要去西夷之地吗?”

王景弘点点头道:“是!我大明把货物运到西夷,要比运到旧港的利润大的多。而且陛下让卑职此去西夷之地,多搜寻西夷的书籍,若是有西夷的读书人愿意来大明访问,一并将这些人带回来。

陛下说西夷与我大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明方式,了解西夷的学问,有助于我们准确的判断西夷的真实想法。

同时东西方的学问碰撞到一起,可能会有新的学问诞生,也不知道这西夷的学问有什么好学的。”

郑和止住王景弘的话说道:“王兄弟,老哥哥说句你不爱听的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任何学问都有其可取之处,我华夏独尊儒术以来已经多少年一成不变了?

先帝与陛下造宝船下西洋,可不光是为了宣扬国威,更重要的是看看海外有没有与大明一样文明的国家。

咱家没福只走到了南平州,并没有发现那个国家有媲美大明的文明,就算是白衣大食也不过是一蛮夷之国,凭仗着武力横行西方。

陛下既然推崇西夷的学问,就说明西夷的学问有很多可取之处,你要多听多学,而不是妄自尊大。”

王景弘脑子‘嗡’的一声,撩衣服就跪倒在郑和的面前说道:“郑公一席话如同醍醐灌顶,让卑职茅塞顿开,若不是郑公提醒,卑职肯定不会拿这西夷学问当一回事,随便给陛下找几本书弄回来就算交差。

若是如此那就真的耽搁了陛下的大事,卑职生死是小,若是耽误了陛下的新政大计,那卑职百死难辞其咎!”

“你能明白就好,你要清楚无论是先帝还是陛下,为何要用我等内官统领海军?”

王景弘也是绝顶聪明之人,郑和轻轻一点,他就彻底的明白了,皇帝首先要的是忠心,其次才是能力。

无论是出远海还是在大明,首先要做的是绝对的忠于皇帝,确保完成皇帝交待的差事,然后才能去向其他的事。

皇帝选择内官带队出海就是看中内官没有子嗣,一切权势都是依附于皇权之下,失去了皇权的庇护他们一文不值。

内官没有子嗣,就算是在海外建国也没有人可继承王位,到头来还是给他人做嫁衣,自然没有什么自立的动机。

二人又闲聊了一些海外的奇闻趣事,正好天近中午,便吩咐随从去街上的酒楼里置备几个小菜,等到酒菜送来,哥俩儿就在旧港海军的基地里边吃边聊。

这时候门外的小宦官进来禀报道:“两位公公,旧港都指挥使柳升前来拜访!”

“柳子渐来了,快请进来!”

不多时柳升拎着两包熟食和一坛子酒从外面走了进来,人还未进门,声音已经传了进来:“马保!老子来找你喝酒了!”

郑和哈哈大笑:“喝酒咱家可没服过谁!”

他二人是内臣,朝廷最忌讳的就是内外臣勾结,出于避嫌二人并未出去迎接,以免造成不好的影响。

不过永乐朝这些老将毕竟是一个战壕爬出来的袍泽,在感情上都比较亲近。没人会把郑和当成单纯的内宦,更多的是把他当成武臣。若不是因为郑和是内宦,估计早就封侯封公了。

说话间柳升已经来到了官衙门前,郑和与王景弘二人已经在门口迎候,和郑和与柳升相比,王景弘是小字辈,前面郑和与柳升把臂而行,王景弘跟在身后。

进了屋中重新落座,郑和坐主位,柳升坐客位,王景弘打横相陪。柳升将两包熟食放在八仙桌上,打开荷叶包装,一包是酱驼峰牛肉,一包是猪头肉,还有一坛子黄酒。

王景弘赶紧接过酒坛子给三个人的酒碗里都倒满酒后,端起酒碗说道:“柳侯爷请!”

柳升打退了土人对旧港的进攻之后,就被皇帝恢复了免掉的安远侯爵位,是货真价实的勋贵,并不是王景弘的恭维。

“王公公请!”

二人碰了一下酒碗,一饮而尽,放下酒碗柳升大呼:“痛快!就冲着王公公这喝酒的痛快劲儿,那就是我辈中人!”

“柳侯爷过奖了,咱家也是带兵之人,也不喜文人那慢吞吞的小口慢饮!”

“老马!你这小兄弟调教的不错,将来能接你的衣钵!”

“咱家这点儿本事景弘已经都学会了,而且青出于蓝。咱家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了,这次回京见过陛下之后,就请陛下恩准回南京养老!”

说到回国,柳升抬头说道:“老马!你回京见到陛下,请替升给陛下带句话,柳升还不老,还想再为陛下征战沙场!旧港日渐繁华,却消磨我辈武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