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作者:a去年今日此门中 | 分类:历史 | 字数:70.9万

第一百九十七章 洛阳

书名: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作者:a去年今日此门中 字数:4260 更新时间:2025-01-22 02:08:26

唐州对双方都很重要。

因为这个地方一沦陷,那么很简单原因,唐州丢了。

整个洛阳就在南唐的攻击威胁之下了。

而攻下后,李佑就能够源源不断的通过此地,然后杀入洛阳腹地。

所以,为了守住此地,李治也是花了大力气。

尽管缺口被南唐给突破了。

但是城内的北唐军并没有一段城墙的失守就彻底溃败,此时的他们充分让南唐军见识了什么叫做困兽之斗。

他们在第一道城墙失守后,推到了城区,那里有着他们最近一年来新构筑的内墙,也就是第二道城墙,而且在第一道城墙和第二道城墙之间,还有众多的坚固堡垒,配有大量弓箭手,以及强弩。

这种战斗模式,并不是巷战,而是纯粹的堡垒攻坚战,给南唐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第九四十一章火力优势碾压

但也只是造成了些许麻烦而已,当黄风的数万主力部队杀入第一道城墙。

朝着第二道城墙继续进攻的时候,继续发挥了火力优势。

他们甚至是直接回回炮从城外拉进城内。

发现一个的堡垒或者防御阵地,立马进行炮击。

没错,就是炮击。

类似于没良心炮。

这属于是降维打击了。

当然能从回回炮发射的火药重量没有多少。

毕竟打出去不能像炸城墙一样堆个一两百斤。

只有几斤。

虽然说对好几米厚的城墙没什么杀伤力,但是对于这种小堡垒却是可以做到一炮一个。

小堡垒也就是普通的砖石结构而已,是不可能和城墙那样一样厚的。

所以很快就被炸药给轰塌了。

这一下子就是士气崩溃。

天命十七年,三月初二。

南唐军占领唐州,第二日陈州也被这种战术给突破。

这一下子就威胁到了洛阳了。

但其实君王并不好打。

洛阳周边地区地形非常复杂,易守难攻,属于标准的兵家必争之地。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洛阳地扼秦、晋、豫三省要冲,有“九朝都会”之称,北依邙山,南傍洛河,地理位置优越。

张衡《东京赋》记述洛阳“泝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阿,东门于旋。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轘辕。太室作镇,揭以熊耳。底柱辍流,镡以大培。”

傅毅《洛都赋》描述洛阳“寻历代之规兆,仍险塞之自然。

被昆仑之洪流,据伊洛之双川。挟成皋之岩阻,扶二崤之崇山。

砥柱回波缀於后,三涂太室结于前。镇以嵩高乔岳,峻极於天。”文中所述洛阳附近的熊耳、伏牛、外方诸山海拔均在千米之上,有天堑之险、奇绝之势。

洛阳盆地还有众多河流流经,包括洛水、伊河、瀍水、涧(谷)水以及邙山之北的黄河等。

利用山川河流之便,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统治者在洛阳附近山势险峻处或河流的重要渡口上修建了八座重要关隘,“自函谷、太谷、广成、伊阕、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诸关并置都尉。”

洛阳城南临河,北倚山而建,可谓“形胜甲于天下”,使城市处在有利的防护位置,并拥有发展的空间。

符合《管子》所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

经过侦查获知,三面墙垣的宽度都不一样,北城垣较宽,约25—30米,东垣约14米,西垣20米左右,细密结实。

墙垣上的一排排的版筑夹棍眼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此外在部分城墙还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墙北段有 4座,北墙东段有 3座。

墩台间距为110~120米,类似后世城墙所筑的“马面”,进一步增加了城墙防御的力度。

城门有12座,门皆三阙。城门方位如下:东面城垣城门由南向北依次为旄门(或曰望京门)、中东门、上东门。北面城垣城门由东向西依次为谷门、夏门。西面城垣城门由北向南依次应为上西门、雍门、广阳门。南面城门由于洛河北移冲毁,遗址已不可见。

洛阳城南垣城门由西向东依次当为津门、小苑门、平城门、开阳门。

城墙之外,护城河是城市的又一重要防御设施。

洛阳周围的河流主要有同属黄河水系的洛水、伊水、瀍水、涧(谷)水等,而黄河则在洛阳城北邙山的北面。

《东京赋》中形容洛阳“泝洛背河,左伊右瀍”。

其中洛水自西向东流经东汉洛阳城南,继续向东在洛阳城东南方向与伊水会合,又继续向东,注入黄河。

此城是北唐的东都。

而且洛阳非常繁荣,如果能夺下。

经济利益也是不小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是李白笔下的洛阳。在唐代,洛阳号东都,与长安并立。唐高宗称它“中兹宇宙,通赋贡於四方,交乎风雨,均朝宗於万国”。

第一百九十七章 洛阳

武则天时,洛阳一度改名神都,武则天独自执政22年,仅2年在长安,其余都在洛阳。

唐代洛阳远比长安富庶,商业气息更浓厚。

唐代洛阳多园林,闻名天下。

唐代洛阳也是国际化都市,大量粟特人在那里生活。

所以李治必不可能放弃。

但是洛阳其实也不是不能攻,虽说很难,但也是能打的。

伊洛盆地的山多属丘陵,高度仅几百米,沟谷多,敌军易渗透、迂回,“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

但是洛阳毕竟居天下之中。

自然很受君王的重视。

所以经常搞两都制。

西周时,长安名丰,或称镐京,是宗周(国都);洛阳是成周(也是国都,称成周是为了与宗周有别,另有岐周,是周朝故都)。

《史记》认为西周是“长安主、洛阳辅”,即“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其实不然”。比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可能在长安。但当代学者多认为,“烽火戏诸侯”是传说,周有十四师,八师在洛阳,六师在长安,显然是“洛阳主,长安辅”。

虽无定论,但西周灭亡后,东周一直以洛阳为都(东周、西周是后代的说法,当时统称为周)。

秦孝公嬴渠梁灭周,将都城迁到咸阳,转为一都制。统一天下后,为繁荣首都经济,秦始皇“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可人口增加了,关中乏粮,只好从关东、巴蜀运粮至咸阳。

为解除西北军事威胁,也为拓展耕地,秦始皇“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却“地固泽卤,不生五谷”。

秦朝灭亡有竭尽人力的原因,也有经济破产的原因。即“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田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说明一都制不合时宜。

刘邦建立汉朝时,初期倾向于定都洛阳。

秦统一天下后,“荥阳-洛阳”是中原防守核心。荥阳近鸿沟(战国时魏国挖的运河,秦代扩建,将黄河、淮河、泗水连成一体),是南北粮食转运的中枢。刘邦进攻长安,之所以选择绕远的武关道,而非走“连接华北平原、江汉平原与关中平原距离最短的通道,其线路几乎是笔直的”函谷道,因他攻打洛阳失败,为摆脱追兵,不得不如此选择。

恰好武关道兵少,被刘邦钻了空子。

经此一战,刘邦对洛阳认识深刻。刘邦的部下也多赞同定都洛阳,洛阳近刘邦老家沛县,且咸阳已被项羽焚毁。在名臣娄敬、张良劝谏下,刘邦改变了主意。

一是伊洛盆地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关中平原则“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

二是刘项争霸,全靠镇守关中的萧何的资源支撑,此为取胜根本。

刘邦选择“长安主、洛阳辅”,由战略局势决定。

汉初主要威胁来自“东方八异姓王”,即齐王韩信(后徙为楚王)、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韩王信、燕王卢绾,所占领土已超刘邦。

他们中不少人是名将,出自刘邦属下,自领军割据,刘邦当年为对付项羽,不得已封他们为王。

洛阳处在八异姓王包围中,以此为重心,难免落入东周后期的窘况。

刘邦虽以长安为主,但在位8年,7次到洛阳,他登基就在洛阳。刘邦生前,将“东方八异姓王”一一消灭,用刘姓王代替。

杀功臣杀顺了手,刘邦死时,吕后四日秘不发丧。

商议尽诛开国功臣,被郦商所知,劝审食其说:“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

吕后最终改变了想法。

汉文帝时,刘姓诸王发动“七国之乱”,“长安主”发挥出区位优势,至汉武帝“推恩令”,令刘姓王诸子皆有继承权,王国越分越小,“东制诸侯”取得完胜。

可国家战略转向对匈奴作战后,“长安主”的缺点充分暴露——关中乏粮,大军入驻,难以支撑。

向关中输粮,成本太高,只能走水运,洛阳的地位陡增。

汉武帝时,函谷关东扩,移至三百里外的新安,此即“广关”政策,目的是把洛阳也拉到长安的防守体系中。水路从洛阳到长安仅八百里,却有两大困难。

一是三门峡的砥柱山,在黄河水道的中间,两边水流湍急,水位高,货船无法通过,只能先把货物卸到岸边,从陆路运到上游,再改航运,成本极高。

二是进入关中平原后,河流均浅,仅渭水可航,但弯曲多、泥沙多、枯水期长,后开漕渠,也只有“岁百余万石”。

汉武帝穷兵黩武,“汉军之士马死者十馀万,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于是大农陈藏钱经耗,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全靠盐铁专卖、均输、收商车税、算缗(财产税,此前已有)、私人不许从事对外贸易等维持。汉武帝去世前,民怨沸腾,遂停止对匈奴战争。

东汉时,转向“洛阳主,长安辅”。

一是洛阳靠近刘秀起家的南阳,易得资源。

二是刘秀属汉室支脉,与刘盆子、刘玄等比,身份上无优势。洛阳是“天下正中”,自古便是帝都,可彰显权力合法性,西汉末王莽就曾想迁都洛阳。

三是洛阳水运便利,能迅速出兵到中原各地。

刘秀曾经从商,故东南商业发达,洛阳也便于南北流通。可“洛阳主”也有缺陷,即难控制巴蜀、西北。东汉边患不绝,在西羌、北方游牧人的持续压力下,最终走向大动荡。

三国时,曹丕在洛阳称帝,西晋篡魏,也在洛阳。南北朝的北族政权多取两都制,在洛阳、长安轴心上反复摇摆。

选长安,因有关陇贵族,即胡汉混血的军功贵族,有封地,聚拢大量部曲,战斗力强。选洛阳,因南方经济地位提升,帝王不想受制于旧贵族,会南下定都,北魏孝文帝便定都洛阳。

隋炀帝重修洛阳城,以此为大运河的中轴,目的是对辽东用兵。北朝政权多是“长安主”,导致辽东被高句丽窃据。

隋炀帝转向“洛阳主”,因从洛阳出发,水路可达华北,便于运兵、输粮,可惜三征皆北。

唐李渊时,又回归“长安主”,他担心李世民割据,不许出镇洛阳。李世民即位后,曾想移都洛阳。

一是在隋末战争中,他在洛阳附近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军事集团,从此扬名;二是西北突厥等威胁解除后,辽东已成王朝的最大威胁。

李世民三次对辽东用兵,未取全功。

李治更是常年来洛阳。

徙并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此时洛阳人口应达100万,不亚于长安。

实力不差。

所以打不打成了李佑考虑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