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万界之最强帝皇
作者: | 分类:玄幻 | 字数:332.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57章 陛下的用意
大周国的官府机构,最低只能到县一级。
再往下的村镇,便不算官府了,主要由地方士绅管理。
在那种地方,若百姓想要上学,只能念地方上开办的私塾。
但是,大多数百姓是没钱念私塾的,即便是砸锅卖铁,也凑不齐学费。
这样一来,大多数人就丧失了上学的机会。
其实在整个大周国,认书识字的人,比例是非常低的。
一百个人里面,都未必有一个识字的。
一千个人里面,未必有一个念过书的。
大量的百姓,目不识丁,拿赵风记忆中的话来说,就是文盲!
而如今,赵风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任何一个王朝帝国,人才的培养乃是重中之重。
而大兴学堂,正是为了培养人才之所用。
而且,赵风要设立的学堂,并不是传统那些只教四书五经,仁义道德的学堂,而是传授实用知识的新式学堂。
早在之前,赵风就对科举进行过改革。
科举考试的内容,不再单纯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而加入了天文地理、律法、工艺和理财之类的实用学问。
现在,这学堂的教育,自然也要加入这些东西。
“陛下,将学堂开遍大周国所有州县,难度很大,首先这银两方面,只怕就需要多达千万两白银之数。”
户部尚书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所说的,还只是建设学堂所需要的银两,不包括后面的购置书籍、聘请老师等费用。
林林总总算下来,两三千万两白银都抵不住。
“朕知道了。”
赵风点了点头。
别说是两三千万两白银,哪怕就算是消耗再大,这学堂也要建起来。
而且学费必须要严格控制,不能超出寻常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普及义务教育!
再说,自从大周国开放港口,开设海关之后,如今国库十分充足。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底气,赵风才会提出要大办学堂,普及教育。
“银两的事情,户部尚书你来操办,算算总共需要多少银两,”
赵风的目光十分凝重,“办学堂的银两,一分都不能少。”
“遵旨。”
户部尚书苦着脸拱手。
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陛下今天要把他叫过来了。
原来是打算让他掏钱。
两三千万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巨款啊,之前无论是工部还是兵部,都没有一次性要过这么多的银子。
这一次,真是大出血了。
要知道现在大周国全年的税入,不算海关收入的话,也不过就一亿两而已。
在吩咐完户部尚书之后,赵风的目光,便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道:“开设学堂一事,就交给丞相你全权操办,不过其中武举的部分,分拆给杨侍郎来负责。”
大周国的科举,不仅有文举,还有武举。
武举对应的学堂,肯定要和文举区分开来。
二者教授的内容,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臣遵旨。”
诸葛亮和杨猛先后拱手领命。
“学堂教授的内容,除四书五经外,还需加入算术,和四书五经一同,作为基础的科目。”
“至于其他的学科,待朕回头列一个清单给你们,你根据清单上的内容,去找擅长对应领域的人编纂书目,作为教材之用。”
赵风望着诸葛亮,开口说道。
“算术?”
诸葛亮和杨猛感到十分惊诧。
四书五经何其重要,那是圣贤的学问,自然是重中之重,但算术算什么,凭什么能和四书五经同列?
“不错,算术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四书五经。”
赵风点了点头,记忆中的那些科技变革,几乎都和这算术有关。
数学,是物理、化学这些现代学科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仅仅是算术。
再往后,赵风还打算普及更多的应用学科。
对此,诸葛亮和杨猛虽然心有疑惑,但却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头应是。
“此外,传朕的旨意,在全天下范围内招募各个领域的教师,让他们入学堂教学,由朝廷发放俸禄!”
赵风的声音,在这大殿内郎朗传开。
“臣等遵旨!”
诸葛亮、杨猛和户部尚书三人,皆是对着赵风拱手道。
赵风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吧!”
诸葛亮三人,这才退出了大庆殿。
大殿之外。
杨猛忍不住朝诸葛亮问道:“丞相大人,陛下此番如此大张旗鼓,要在全天下范围内大办学堂,究竟有何用意?”
他这个疑问,不敢当面问陛下,自然只能问诸葛亮了。
“用意?”
诸葛亮闻言,只是淡淡地看了杨猛一眼,“陛下心思,谁能猜透?”
诸葛亮话音刚落,杨猛如遭雷击。
是啊!
陛下的用意,他怎么可能猜得透?
而且他也没必要去猜!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所施行的各项政令,有哪一项出过错吗?
就算是群臣一时之间理解不了,到后面,等效果一出,朝堂震惊,群臣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
连诸葛丞相这样的圣人,都不去猜陛下的心思,他在这里猜个什么劲?
他要做的是,就四个字。
谨遵圣谕。
其他的,根本不必多想。
“多谢丞相教诲!”
杨猛心中大悟,向着诸葛亮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待得诸葛亮三人离开皇宫之后,曹正淳走进了这大庆殿内,向着赵风躬身一拜,“陛下,这是我东厂的密探,从天竺国传回来的情报。”
赵风接过线报,拆开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赵风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这线报上说,天竺国中,目前已经发生内乱。
不出赵风所料,天竺王在回国之后,便立刻遭遇了刺杀,险些丢掉了性命。
但是在东厂高手的帮助之下,天竺王顺利地逃脱了一条性命,召集了一批效忠于他的旧党,和天竺的新王公然对抗。
天竺王被大周国俘虏没多久,他在国内还是有着很多人支持的,如今天竺王掀起的这般动乱,将整个天竺国都席卷了进去。
而且是愈演愈烈。
而这一幕,正是赵风所预期的景象。
他之所以无偿放天竺王回国,要的就是这么一个结局。
一个陷入内乱中的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