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作者:楼枯 | 分类:历史 | 字数:101.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50章 三花聚顶
对秦安的死,李轨一滴眼泪都没掉。
“我不是恨你宁肯抱着一个老女人睡也不理睬我,我没那么小气,我杀她是因为我发现没有第二个女人能让你如此癫狂,这会要了你的命,而你的命现在还不完全属于你自己,你欠我们的账还没有还清呢,作为监护者,我不能让你死。人是我杀的,你要我偿命,可以,只要你一句话,我现在就可以死在你面前。”
清秋拔出匕首。
李轨相信她言出必践。
“你说的再冠冕堂皇也没用,我知道你是出于嫉妒。不错,你比她年轻,有活力,也更放的开,但我可以为她不要命,而绝不会为你吃一粒药。”
李轨取下她手里的匕首,还回皮鞘中,然后送还给她。
清秋鼓了鼓腮帮子,有些心虚地问:“你,不怪我了?”见李轨没否认后又试探着问道:“你肯原谅我啦?”
这一回李轨的眼眸如海之深,清秋看不到任何她想要的东西。
她心里咯噔了一下,第一次感到了帝王的可怕。
……
“什么,麻姑被清秋杀了?这事他知道吗?”
“长乐殿那边闪烁其词,但,主上肯定是知道这事的。这些天清秋都不在宫里,想必是出去躲风头了。”
郭佚迷惑了,清秋杀了秦安,为什么?清秋虽然野性霸道,但并非无脑之人,她不知道秦安跟李轨的关系吗,她凭什么敢对她下手?
就凭她的那股臊劲和敢放刁?
这真是太疯狂了。
他居然没有杀她,难道他真的被这个野丫头驯服了?
不,煞气冲天的一代开国君王会被一个粗野的小丫头驯服?那不成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了吗?
容忍她或者是顾忌到三花门,或者是因为她身上的那股子其他嫔妃所没有的野趣。
男人嘛,说到底都是看脸的牲口,揭开他们的面皮骨子里都一个德行。
新鲜感过去了,腻歪了,也就失宠了。
所以郭佚从来不嫉妒那些鲜花嫩草们。
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爱弛则恩绝,恩绝就意味着你连狗都不如。
她真正嫉恨和恐惧的是像秦安这样的人,她们能几十年如一日的恩宠不衰,这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对手。
所以虽然秦安一直没有任何名分,但她始终将之列为后宫最凶恶的对手之一。
处处留神,时时设防。
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终于……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这么强劲的对手居然,居然被这个野丫头无厘头的给干掉了。
这,这简直了……
嗯,为了表彰她的丰功伟绩,是不是该给她争取个妃嫔干干呢?
呃,算了,还是不要去冒这个险了。
宫里向来有“四大恶”“四大傻”之说。
逆怒龙的龙鳞一直被评为四大傻之首,简称最傻之傻!
这件事还是先放一放吧,看看他的下一步动静再说。
他越来越像个皇帝,心思越来越难以揣测,自己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他了。
秦安死的很安详,面带甜蜜的微笑毫无痛苦地死去了。
官方的说法是积劳成疾。
这是很有说服力的,自她出掌尚宫局,工作那是相当的卖力。
死后极尽哀荣,诏以夫人之礼下葬。
因为她无儿无女,李轨下诏让宫女清秋做她的女儿,赐名秦秋,为她披麻戴孝,啼啼哭哭,以尽儿女之礼。
就这样秦秋在外面躲了半个月风头后,回到了宫里,她是被棋儿护送回来的。
“三花门”对她的胆大妄为给予了严厉的惩戒。
而且作为赔罪,三花门答应送李轨一份大礼,帮他杀一个人——鲜卑人轲比能。
三部匈奴崛起后,轲比能就率部做了匈奴人的附庸,他托庇于匈奴人的羽翼之下,野心勃勃地做着东山再起的迷梦。
匈奴人攻打云中时,他为匈奴王出谋划策,成了大卫最为凶恶的对手。
若是能在云中之战全面打响前干掉这个人,价值何止十座城百万兵?
这个报酬很有吸引力,李轨暂时原谅了秦秋,让她重返长乐殿,经历了这件事之后秦秋气焰消减,人也安分了许多。
等了近一个月,匈奴王终于力排众议决定效仿汉人军事名家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全力攻打云中,威胁太原,以此逼迫李轨从西域撤军,以间接的方式援助西域的盟友。
匈奴王发下金批令,起三十万大军,分六路攻打云中。
云中前线狼烟四起,示警声终日不绝。
消息传来,举国震动。
朝中大臣分作三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还有一派持观望态度。
主战派和主和派争辩不休,十数日没个定论。
李轨怒道:“我大卫宁肯战败亡国,也绝不向鞑虏请和。朕有很多女儿,却一个也不想便宜草原上的鞑子。”
和战之争遂晏。
李轨于是发下圣旨,征调冀州卫军三万,豫州卫军三万,兖州卫军三万,徐州卫军三万,并州卫军两万,扬州卫军一万,荆州卫军一万,益州卫军一万,交州卫军五千并两京禁军三万,合计二十万五千人奔赴云中驰援赵云。
又在太原设置大本营,由礼部尚书荀攸为都统,兵部、吏部、刑部、户部、工部侍郎、枢密使副使、监察院副都御史为副都统,全权筹集粮秣,支援云中前线。
凉王李岛也接到调令率部出征,行前来向李轨拜别。
李轨道:“你去云中,要寸步不离守着太子,太子安则军安,只要我们自己不乱了阵脚,匈奴必败。”
李岛道:“子龙将军把中军设在原阳城,位置太过前突,一旦遭遇不测,必会动摇全军士气,请父皇手诏老将军,请他立即移镇云中,并在雁门关集结重兵,以保退路安全。”
李轨怒斥道:“胡闹,子龙是前敌主帅,驻什么地方不驻什么地方需要我来指定?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回千里之遥,我若能隔空指挥,要一老将去边关辛苦作甚。”
李岛挨了一通训,灰溜溜的抱头鼠窜。
一旁来送茶的秦秋插嘴说道:“我觉得他说的没错,赵云倚老卖老,听不进别的意见,他把中军帐设在原阳城,平时当然没什么,但匈奴三十万大军来袭,那位置就太前突了,连我一个不懂兵事的小女子都看得出,他万一被围,岂不是累及三军?”
李轨暴怒道:“你给我闭嘴,什么时候许你来干政了?”
秦秋吃了一惊,又委屈又心酸,怒道:“有火冲勰昆发去,冲我来算怎么回事?!”
说完把茶碗往龙书案上狠狠一顿,扭头就走。
李轨不想跟这个人置气,因为你就算是气炸了肺她也无所谓。
李岛和秦秋都说赵云的位置太靠前了,难道真的是他在部署方面出了问题?
李轨叫人把地图拿来,重新分析了战场态势,不由得吃了一惊:赵云的位置确实有些太靠前了,原阳城北有武泉、北舆,东有定襄,眼下这三座城里都屯有重兵,主要是豫州和冀州的卫军,以步军为主。
赵云向李轨分析过匈奴军队的特点:军队编制不适应打大仗,这是由他们的军队组织结构决定的,匈奴军队的内部结构很松散,号令不齐,而且很难统一,军纪主要靠长官使用魅力或暴力来维持,普通士卒的纪律很差,这样的军队不能打大仗,也不能打持久战,打逆仗很容易崩。
四万卫军集群,屯驻在高墙深垒内,匈奴人想一口吞掉几无可能,但以骑兵优势将之困住却是容易办到的,一旦外围卫军被绊住,勰昆以其最精锐的七万匈奴王师直取原阳城,赵云能守住吗?
根据上几次军报判断,赵云把云中主力摆在了云中城,与匈奴轻骑兵脱离接触。
这么部署在平时看起来并无什么不妥,匈奴的轻骑兵虽然厉害,但攻城能力很弱。
但现在形势变了,匈奴起举国之兵杀来,一旦原阳被围,就会出现救援不及的情况。
那时候原阳就成了一座孤城,城中的两万老弱能否把城守住,却是一点底也没有。
匈奴人本身不擅于攻城,但仆从军中的鲜卑人却是攻城方面的专家,轲比能就是个顶级的攻城能手,多年的磨炼,什么样的城池在他眼里都是没锁的。
这就危险了。
赵云定了以身为饵的计谋,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那死也应该死在战争的中段和后半段,若是一开始他这个鱼饵就让鱼给吃了,那非但不能起到钓鱼的作用,反而会重创己方的锐气。
稍有不慎再酿成兵败如山倒的惨剧,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轻者伤筋动骨,严重一点弄不好还有亡国之忧。
李轨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叫郭淮,叫他连夜来见我,不得迟延。”
危急时刻他想到了一个人,郭淮,他现在是兵部尚书,由他来替代赵云做云中的实际主帅,把各部人马先拢起来。
一旦赵云不幸在开局时战死,便由郭淮接过指挥权。临阵换将虽是大忌,却总比主将一死群龙无首,一败涂地来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