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作者:楼枯 | 分类:历史 | 字数:101.6万

第352章 治国之道

书名: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作者:楼枯 字数:3757 更新时间:2025-01-24 02:11:22

这日小朝会后,李轨接到了老将张辽的奏报,张辽提醒李轨要防止匈奴人孤军深入威胁太原,李轨一口气重读了一遍奏章,然后派人把张辽接进宫里来,当面征询他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张辽以车骑将军的身份赋闲多年,但一直没有入选资政院,这意味着他还有机会重新披挂上阵为国尽忠。

云中之战开打之前,李轨让有司把战报同时抄送张辽、许褚等赋闲在家的老将,让他们深入了解战争进程,有什么建议和主张可以随时提出来供他参考。

张辽经过多日观察,发现匈奴人的志向很大,绝不是随便攻占几座边城,或侵占云中城这么简单,他的目标有两个:

小目标是侵占太原为根据地,在解除南方威胁的同时威慑大卫的腹心地带,据此要挟大卫朝廷捞取好处。

大目标则是在侵占太原后继续南下,屯兵中原或染指关中。

这与赵云的部署是存在巨大冲突的。

赵云想用自己做鱼饵把匈奴人拖在云中地区,然后以重兵围剿,重创匈奴主力,解除边境威胁,但匈奴人的目标显然要宏伟的多,云中只是他们的敲门砖和跳板,他们的目标是太原、洛阳甚至是长安,唯有如此勰昆才能动员的起三十万人,唯有如此才能逼迫李轨放弃西域,也唯有如此才能维持住他那岌岌可危的地位。

一番晤谈后,李轨紧锁的眉头松开了,他叹了口气,笑着说:“原本,朕是不想劳烦你的,打了一辈子仗,功高盖世,大卫建国已经十几年了,是到了安享荣耀的时候了。可是这次还是要你出马,咱们君臣最后联手干他一票,为这天下挣他三百年的安定和平。”

张辽起身拜道:“太原有郭伯济坐镇万无一失,臣请出镇幽州。”

李轨起身答礼道:“那就拜托文远啦。”

除了张辽这一路,老将许褚也被动员了起来,李轨让他统帅靠山营和集结在长安郊外的益州卫军。

许褚道:“云中有子龙和郭淮,臣请出上郡,从左翼出击。”

李轨道:“左翼有龙越,你进驻河东郡,一定要遏制住匈奴人南下的咽喉。”

许褚大惊道:“情势已经危急到了这步田地了?匈奴人能打进雁门关?那子龙他——”说到这老家脸上流出两行清泪:“陛下啊,子龙乃是柱国功勋,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一旁的凌嵘说道:“仲康,太子和凉王此刻俱在云中。”

许褚这下是彻底懵了。

李轨苦笑道:“勰昆用兵诡诈,胆子也奇大,他仗着兵力优势来了个以多欺少,到处似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我们的防线还是太过呆板,被他渗透了,如今很被动。所以朕判断,他会突破雁门关直入并州腹地,一旦太原被围,势必会兵锋南指,所以朕要你扼守住河东。勰昆现在就像骑在自行车上,自行车你知道吧,就是那种两个轮子的车子,他只能不停地前进前进再前进,否则一旦失去速度他就会陷入崩盘。你把河东给他扼住,我们和郭伯济来他个内外夹击,将其主力荡灭于太原城下。然后他溃退时,子龙和犬子再趁势杀出,必可收全胜之功。”

许褚道:“如此,就是一场血战。臣请率羽林军旧部出击。”

李轨笑道:“这却是如何,你信不过靠山营的那些小子?”

许褚道:“不,他们都是国的家精英,陛下的宝贝心肝。臣不忍葬送他们。”

这句话就像一把锥子猛刺李轨的心脏,太犀利,太疼痛。长安武备学堂取天下英才而育之,随便丢个石头出去都能砸到好几个精英,可谓是天下最大的精英集散地。

现在却要驱使他们上战场,跟一帮野蛮人殊死拼杀。

一个人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思想和智力上,但战场搏杀拼的却是肌肉和经验。

用靠山营去打阻击,恰似青瓷击瓦罐,貌似是很不划算。

但李轨还是斩钉截铁地说道:“不,正因为他们是国家的精英,他们才更加责无旁贷。因为他们的使命就是保卫这个国家不受外侮。不错,他们的确是国家的精英,都是朕的宝贝疙瘩,但正因如此朕才不能徇私。家国危难,精英们更应该挺身而出,以血肉铸就使命。一个国家的精英首先应当有责任感,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荣辱,他们漠不关心,那他就不配拥有“精英”的荣耀。不要怕牺牲,哪怕他们全体战死沙场,他们留下的财富也是无价的。”

凌嵘道:“仲康,事关我大卫的兴衰荣辱,你可不能心软啊。他们是国家的精英,陛下的心肝宝贝,但上了战场他们就是普通的军人,他们不是什么公子王孙,不是谁的娇婿情郎,不是谁家的心肝宝贝,他们是军人。军人的荣耀刻在他们的刀枪上,刻在他们的忠诚上,刻在他们的一腔热血里。”

李轨道:“总之就是一句话,是真金不怕火炼,而且要经常接受烈火的淬炼。”

靠山营是武备学堂的学生军,仗打到连学生军都要上战场的地步基本上也就是极限了。

此刻,大卫精兵尽数集中于并州,在纵横千里的广袤空间里,狼烟滚滚,杀声震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每时每刻都上演着生与死,荣耀与屈辱,悲壮与滑稽,高贵与卑贱,希望与幻灭的戏码,光怪陆离,奇形怪状。

这是两大强权,两股势力,两种文明的终极对决,交战双方都倾注了全力,谁也没有了退路。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混乱的,是名副其实的大混战,这里没有哪个战场可以被称之为主战场,或者处处都是主战场。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混沌一片,一锅糊涂浆。

长安大本营作战厅里聚集着王朝最优秀的参谋军官,但这些高参们此刻基本上都懵逼了,他们的学识素养经验悟性此刻全部归零,指挥打仗全凭感觉,事实上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每天把成千上百的新锐力量和大量的物资投入烈火熊熊的大火炉中。

这活就像饭店后厨里的小学徒干的那样——把干柴不停地往炉膛里添,不断催生锅里的温度。

机械的,毫无技术含量。

李轨也有些郁闷,战场形势这么乱,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也只能不停地往里面添燃料,至于将来会做出一锅什么饭来,他只能听天由命。

战争从这一年的夏季打响,三个月过去了,国库空了,府库空了,皇宫的各种小金库也被掏空了,皇帝本人主动带头搞勤俭节约,每顿饭都是三菜一汤。

菜是家常菜,汤是蛋花汤、鱼汤,跟普通中等人家差不多。

百姓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但距离民不聊生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户部呈请向工农商业加税,希望藉此凝结人心,让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度难关。

李轨让议郎们议论,议论了一天半,什么结果都没议论出来,于是李轨说:“税就不要加了吧,朝廷不能没有信誉。没钱,户部可以借,向民间发债券,利息可以给的高点。用盐铁税和关税做担保。还有就是卖卖各种证书,毕业证啊,荣誉证啊,结婚证啊什么的。当然要适度,国家名器不可贱卖。”

第一期户部债券面世,认购者寥寥,且多小散。出于对这场战局走向的不确定性,官绅富户们购买债券的热情很低,反而建业和吴郡的房价飙升的很厉害。

李轨很恼火,这些家伙明显是对自己信不过啊,这么快跑到江南去置办产业,想着事不巧跑江南去搞划江而治吧。

真是岂有此理。

“国家是一群人在一块地上遵循着某种传统共同写就的一段传奇,王朝是一家一族的历史记录,开创这段历史的就是开国之君,但书写它的却是所有人,有人浓墨重彩,有人轻轻一划。皇族不能一家独大,就像森林里不能只有一棵树,但皇帝家也不能无限制的仁慈,所有那些对我们有威胁的都要把他清除掉,毫不手软。”

“那你可知道什么人是对我们有威胁的呢?”

“那些不买户部债券的人。”

“啊,可是,我明白了,那些人见死不救,见危不扶,所以他们是恶人。”

“哈哈,人都有趋利避害之心,见死不救,见危不扶,只能说他道德败坏,他们当然不是好人,但他们并不是我所说的恶人,我所说的恶人是那些跟我们不是一条心的人。国家危难,朝廷没钱,若父皇是个暴君,我就给他们加税,我不给他们加税,是我不想做个无信之人,也不想给后代君王开这个坏头,他们明明手里有闲钱,宁肯去江南买地置产炒房也不肯支援我,可见我们不是一路人,这些才是我跟你说的那些恶人啊。”

九岁的李建点点头。

“儿臣明白了,皇帝也要有个三朋四友,危难时肯跟我们一起渡过难关的就是善人,反之就是恶人。”

“差不多是这个道理,那你说说看穷人和富人哪些是恶人哪些是善人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钱的人知礼节,知荣辱,父皇身边的人有钱人居多,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有钱人是善人,没钱人才是恶人。”

“哈哈,你这个小脑袋瓜子都在想什么呢,我不是已经说了嘛,善恶之分不关道德品质什么事,而关乎利益。你怎么……”

李轨突然发现小家伙的眼神有些古怪,便在他的小脑袋上敲了一下,虎起脸说:“你早就明白了是吧,居然敢骗我,找打。”

小家伙乖巧地来了个投怀送抱,钻到了李轨的怀抱里,脆生生地说:“善恶之分只与利害有关,与真正的善恶没有关系,其实我还知道,它与贫富也没有关系。父皇不喜欢富人,无非是他们翅膀太硬,有胆气敢对皇帝不恭,穷人志短,畏惧皇帝罢了。”

李轨哈哈大笑,道:“你试着举个例子来说说。”

李建道:“就说这一回吧,国家有难,富人害怕,穷人难道就不害怕吗,孩儿以为他们也是害怕的,可富人们能拿出余财跑去江南买房置地,以避开危险,所以他们就不肯出钱买朝廷的债券,因为他们有退路,而穷人却无力远迁,买朝廷的债券就是买平安。这样看,当然是富人恶,穷人善。可若是哪个地方发生大灾荒了,穷人没吃的揭竿而起,对抗朝廷,而富人有吃有喝帮朝廷平乱,那时候穷人就成了恶人,富人就成了善人。”

李轨听了很满意,点着他的小鼻子说道:“所以治国其实很简单,分清谁是善谁是恶,然后拉拢善人打恶人。”

李建却打了个哈欠说:“父皇,我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