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作者:叫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252.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53章 相亲节
还有那什么蒸汽火车,蒸汽轮船什么的,不但快,而且还方便。所有人都知道,这些新鲜交通工具以后会越来越多,出行也就更加方便。
《明报》上都说了,交通便利了,货物的流通就会更简单,减少了运费,最终受到实惠的,依旧是老百姓。并且,往年很多很稀罕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常见,价格也越来越实惠。
……
大部分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特别是经历过战乱,体会过乱世那种悲欢离合的人,更是非常珍惜他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也就感激兴国公!
哪怕是那些即便有利益受损的人,比如说靠运河,靠车马为生的,他们虽然确实受到了蒸汽火车的冲击,可是如今大明处处都是赚钱的营生,只要肯努力,说不定比以前还赚得多。总之,大环境好起来了,他们的日子也明显比以前好过。
这些人,能对比知道自己如今过得怎么样,也有很多人感激兴国公!
于是,在张明伟大婚即将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讨论他大婚的事情,都想着是不是送上一份祝福,表达下心意。
不过如今的国公,权势不用说,钱财也不用说,都没什么可以送的。
不约而同地,就在张明伟大婚这一天,不止是京师,而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用另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祝愿。
商人们纷纷在这一天打折,理由就是感恩兴国公,祈祷兴国公和坤兴公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甚至有些人会免费派发一些东西,或者是送吃的,也都是为了给兴国公和坤兴公主祈福,祝愿!
更多的人家,则是又把过年的新衣裳穿上,不是有打折么,就再吃一顿丰盛的宴席。
说书的,唱戏的,小品的,都会把兴国公和坤兴公主的事情进行改编,到处都是演义。
还有文人墨客便也会聚会,举办传统的诗词茶会也好,还是如今越来越流行的格物致知,少男少女们聚在一起,欢度这一日!
不过他们的关注重点和别人不同,一是在兴国公和坤兴公主并肩作战,一起征战沙场上,随后才有了这婚事;二嘛,自然是在对方身上了。
在京师,是兴国公大婚的主场,宫内牵头,官府参与其中,自然就更热闹了。甚至可以说,这一天比起过年还要喜庆。
张明伟为了这一天,当然也做了准备,用上了史无前例的手段。
自古以来,去接新娘子都是抬花轿的。
但是,张明伟就发明了一台蒸汽马车,就是不需要大功率,能小型化的就尽量小型化的蒸汽机车代替了拉车的马。至于车厢,那当然是比较豪华的那种了。
这一辆车,最终被认定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也就是蒸汽车子的简称。
反过来,只要有人提起第一辆汽车,便肯定会提起这一次大婚!
这迎亲的汽车,绝对是这一天京师最拉风的!冒着白烟,发出很大的声响,行驶在北京城里。
不过京师上下,在张明伟大婚的这一天中话题最多的,其实还不是这汽车,而是他的来历!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兴国公的神秘,越是如此,就越是好奇,这也是人的天性。
从庙堂之高,到普通的贩夫走卒,都在猜测兴国公的来历。
据可靠消息,这个事情只有当今皇帝知道。因为朝堂上的传言,说庙堂诸公不是没问过兴国公的来历,但是兴国公都是让当今皇上回答。根据皇帝的神情,肯定是知道兴国公的来历,但是,皇上就是不说。
还有传言,说当今皇后都不知道兴国公的来历。换句话说,就是皇上都没告诉周皇后。
兴国公这么厉害,来历这么神秘,只有皇上知道……
这种种猜测结合起来,就让人更是猜得离谱了。
对于这些猜测,崇祯皇帝知道,依旧不说。太子朱慈烺和坤兴公主朱媺娖知道,也没说;王承恩就更不可能说。
事实上,如果不是张明伟突然凭空出现在崇祯皇帝的面前,并且谈了一整个晚上,又有手机上的影响为证,和崇祯朝相关的事情,不管已经发生的,还是没有发生的能结合起来,谁都不会相信的!
张明伟的大婚之日,崇祯皇帝是大办特办的,什么事情都没有这个事情重要,便下旨休沐一天的。
这个事情,让崇祯皇帝自己都想不到,最终这一天竟然就成了惯例。
这个惯例并不是说是崇祯皇帝又下旨在张明伟的结婚日休沐引发。而是商贾尝到了甜头,打折促销的利润反而更高。
因此,在以后张明伟的结婚日快到之日,商贾便先打出了口号,要继续为兴国公和坤兴公主的百年好合庆祝而打折。
如此一来,有巴结兴国公的人便立刻跟进。当然,更多的是这个时候的百姓,全都受惠于兴国公,知道太平日子的珍惜,而这些都是兴国公的功劳,自然也愿意为兴国公献上一份祝福。
至于那些少男少女们,更是巴不得有个由头去聚会,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
这个事情报到了宫里面,崇祯皇帝便很是感慨。他也感恩啊,如果没有张明伟,坟头草都不知道几尺高了。经历过那段日子,谁会不珍惜?
于是,在王承恩的建议之下,崇祯皇帝便又下旨休沐一天,以酬谢张明伟的功劳。以至于这一日,最终成了大明的相亲节!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再说张明伟,他大婚的当日,又得到一个一个好消息,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那就是陈圆圆有了!
这几年,虽然张明伟在一开始的时候,和陈圆圆相聚时间少,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外征战,但是,最近这一年,特别是光复辽东前后的一段时间,那是一直待在京师的,和陈圆圆也没少同房。
可是,一直没有动静,这让张明伟甚至都开始怀疑,会不会是如同当年的《寻秦记》一般,生育能力受到了时空穿梭的影响?
如今,知道陈圆圆终于有了之后,他这颗心便放下了,很是开心。
朱媺娖一听,虽然开心,却是感受到了威胁,便从结婚之日开始,就缠着张明伟,最多给他补身子。甚至连崇祯皇帝知道了,也是尽量少打扰张明伟。
不过好在张明伟在过年前就已经和崇祯皇帝商讨过年后要做的事情,基本上框架都有了,再有崇祯皇帝把控,内阁去执行,基本上也没什么不妥的。
就这么的,在崇祯二十年的上半年,张明伟基本就处于休假状态,为他张家的人丁兴旺而努力。
朝局方面,市舶司制度革新正式实施,衙门升级,各级官职人员选拔并到位。并且这里有一点是之前没有说的,就是大明海税设定一个基准税率,也就是一直以来就有的百分之二十的收税。
随后,朝廷还公布了一份商品名单,并通过《明报》广而告之。上面列举了什么商品出口或者进口要收超过百分之二十的税收,什么商品出口或者进口会收低于百分之二十的税收,而不再是以前的一刀切。
一个基本上的原则,就是大明需要的东西,如果出口就要提高税收,进口会降低税收。甚至有可能是禁止出口,或者是免税进口;反之,大明不需要的东西,那么出口就会降低税收,进口就会提高税收,同样上下限是免税或者禁止。
这种通过税收的手段来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自然不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想出来的。不用说,肯定是来自张明伟的建议。
当初张明伟在提及这个事情的时候,甚至连国内的商税也提议同样进行调整:即朝廷需要鼓励的,那就要优惠税收;如果朝廷不想鼓励的,那就加大税收。。
比如说,朝廷对于目前的铁矿开采,基建相关,还包括造船等方面,那是鼓励态度的,就降低税收,而对于一些奢侈品,比如珠宝首饰,用于装饰的玻璃制品,还有贵重家具等等,就是要加税!
就目前大明的现状来说,要免除田赋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在商税和海税上有大笔收入之后,朝廷对于受灾地方的田赋却能有相当大的免收能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降低田赋的比例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朝廷在忙碌的,还有郑鸿逵所部海军舰队从南洋调去朝鲜釜山驻扎,并且还要招收一部分朝鲜籍的水兵训练。
还有山海关的水师也移驻登莱和上海两地,改编为中部海军,接受新战舰,训练水兵。
陆军武备堂也是很快便成立,该进去学习的就学习,包括海军武备堂,一直是满员学习状态。光是这个事情,就够兵部和都督府忙碌了。
因为对倭战事不能拖太久,要不然由琉球国王血书引发的讨倭风潮容易过去。因此,不管是陆军武备堂还是海军武备堂,讲课的假想对象都是倭国。
锦衣卫收集到的倭国情报,也都会进武备堂讲解。包括兵力实力,地形地势等等。
总之,崇祯二十年的上半年,全国上下都非常地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