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者降临
作者:黄牛道人 | 分类:历史 | 字数:80.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十五章 关中风云(四)
回去后,李利口述,贾诩执笔,一份类似于大白话的邸报被制作出来了。邸报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秦始皇一统六合,废分封而行郡县。汉承秦制,于是各郡国就在京城设立办事处,专门抄送朝廷公文比如天子诏令、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给郡国和负责郡国公文递送给朝廷的工作。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一套系统已经比较成熟了,尤其是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得纸张大规模出现、使用之后。邸报更是通行天下。
李利的这一份邸报,不但抄送给朝廷和郡中官员,还让郡中掾吏们派人下去,念给百姓们听。
邸报中,把这次事件的发生、经过、结果简单讲了一遍,然后就是李利的两篇重要讲话。《军队的职责》和《河东官吏要全心全意的为百姓服务》。
有了贾诩的润色,这文章就拿得出手了,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水平。贾诩很厉害,李利所讲的话,他都能够引经据典的从经书中找到原来出处。这就凸显出了李利思想上的高度,以及个人理念的崇高。
邸报发行后,在关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与民间一片感激叫好之声不同的是,官场上却分化为两种意见。一种是李利沽名钓誉,做戏为自己邀名,是一个资深演员;另一种则认为李利做得很不错,这是真正的爱民如子,是上古圣贤们所提倡的“仁”的一种实践。
有争吵,才会有关注。不管风潮如何,李利这下在关中,是彻底出名了。他的形象更加具体,而不止是之前河东太守、李傕之侄这样的一个标签符号。
而随着情报、信息的传递,李利的名字,也第一次传到了关东诸侯们的耳中。不过,这些事情,李利都没有时间去关注了解。他开完会后,就急匆匆的赶往了前线军中主持大局,临行前,他又授意让贾诩发了一篇檄文,是号召关中的各方势力一起来讨伐郭汜、樊稠的。
李利认为,郭汜和樊稠,在没有天子诏书的情况下,公然起兵反抗拥有开府、录尚书事权力的李傕,这是一种谋逆的行为。
关中历经战乱,好不容易平静下来,而郭、樊二将又再起刀兵,对朝廷的罢兵命令置之不顾,又重陷百姓于水火,这种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郭、樊二贼,受朝廷之厚恩,被以虎文,奖戚威柄。孰料二贼豺狼成性,包藏祸心。恣行凶忒,残贤害善。此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也。
即日河东爰举义兵,以清妖孽,是以传檄远近,共讨逆臣。公等皆汉大臣,当同兴勤王之师,以诛暴虐之贼。事后爵赏之誓,与同山河。若甘心附逆,抗拒天诛,大兵一压,玉石俱焚矣。
……得郭、樊二贼首级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布告天下,咸使闻之。如律令!”
檄文传到长安,郭汜、樊稠看了,气得破口大骂起来:“李利小儿,贾诩匹夫,安敢辱我?誓不与尔等罢休!”
不过关中地面上,各郡除了河东李利有实力出兵外,其他郡又哪里凑得出人马来。而且,他们也不想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一个个的只当没看见似的,缩在家里当乌龟。
河东军临蒲坂津,李利派人去给段煨送信。
段煨和前太尉段熲同族兄弟,作为一支独立势力,段煨的口碑相对较好,并没有什么劣迹。段煨屯兵华阴之后,率部在这里种田。史载他于华阴修农事,不掳掠,百姓安之。
这和其他凉州诸将对比起来,简直是个奇迹。而且段煨还是个大忠臣,后来天子东奔,纵然段煨被许多人污言要谋反,但还是毫无怨言的供给天子衣食。所以李利觉得,段煨应该不至于阻拦自己。甚至还有拉拢的可能。
段煨早前也收到过郭汜、樊稠的来信,二人在信中劝他一起合作,攻打李傕,以后诸家同掌朝政。不过却被段煨给婉拒了。
鉴于李利的屡次提醒劝说,长安在被李傕等人给控制后,并没有遭到重大破坏。而凉州军的军纪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控制。是以这一年多来,关中还算平静,百姓也还算活得下去。段煨就想郭汜、樊稠这是没事找事,大战一起,郡县残破,到时关中又是满目疮痍。何苦来哉?
他的势力在诸将之中根本算不了什么,站在谁那边都是当炮灰的命。所以他压根就不想参与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只想安心的待在华阴。现在李利送了信来,段煨打开一看,却是劝说他起兵共讨叛逆郭汜、樊稠的。
段煨不禁无语。不过他对李利颇有好感,因华阴与河东隔河相望。对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段煨那是一清二楚。在段煨看来,李利能短时间内把河东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份能力真的很强。
李利名义上起兵讨逆,实际上是去帮他叔父李傕。这点段煨心知肚明。他长叹一声,心想看来是避不过了,谁都不会忽略屯兵华阴的他。
确实是如此,华阴这里安安静静的驻扎了支兵马,谁知道两边打着打着你会不会突然杀出来。不把你段煨的态度搞明白了,不把你段煨的部队给看死了,谁敢放心。
段煨不给个明确态度,李利都不敢渡河。
从性格上来讲,段煨比较老实本分,也忌惮比他强势的人。历史上贾诩离开李傕,依附到老乡段煨军中,结果段煨畏惧贾诩名声,生怕贾诩是来夺他军队的。这得是多没自信啊。于是外面亲善尊重,暗里内却满怀提防。贾诩何等机灵之人,一眼便看出了段煨的担忧。于是便又离开段煨,到张绣那里去了。
段煨左思右想,既不想出兵,又不想得罪李利。于是就亲自去李利军中,对李利道:“华阴地小而薄,不足以养兵。我于华阴多年,因缺粮草,是故勤于耕种,荒于练兵。今麾下之众,久不出操,已与农夫无异矣。太守之议,我有心无力。不过多年屯田,稍有余积。愿献粮千石,以壮太守之行。”
李利听了哭笑不得。想不到段煨竟然会给出这样的答复了。他心中想了想,知道段煨一心自保,这只怕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于是便接受段煨的好意,又留了一部在华阴监视段煨军队的动静,便准备开始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