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之王者降临

作者:黄牛道人 | 分类:历史 | 字数:80.4万

第一百一十五章 图谋并州

书名:三国之王者降临 作者:黄牛道人 字数:2316 更新时间:2024-11-16 23:58:46

汉朝的并州大部分,与河东郡一起,构成了后世的山、西。晋地素来就有表里山河之称,境内大山大河纵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袁绍去了冀州之后,一边与公孙瓒争青州,一边又趁着并州刺史空缺的机会,表自己的外甥陈留高干为并州刺史。

高氏乃是陈留名门,高干自小就文武兼备,才志突出。当年就是他与荀谌一起游说韩馥,让韩馥把冀州拱手相让给袁绍的。

高干还有个从弟高柔。高柔也是非常聪慧,他早早就预测到了兖州必然会发生动乱。而且直接断定张邈和曹操之间必有一战。然后就劝大家一起离开这个四战之地,不要受战乱的波及。大家都觉得张邈和曹操关系好到只差穿同一条裤子了,张邈又怎么会背叛曹操,你个年轻人懂得什么,尽瞎说。于是纷纷不听高柔之言,只有高干知道自己这个弟弟不是糊涂人。得知消息之后,遂从并州招高柔以及自己宗族前往。后来高氏前脚刚走,后脚就爆发了张邈、陈宫迎吕布入兖州的大事。兖州大战一起,众人就悔恨不已。只叹自己当初为何不听高柔之言。

李利对并州起心之前,河东的探子就已经分了数批潜往了并州。对于高干,李利从以往的记忆当中知道他的名字,但却不太清楚他的事迹。不过李利坚信每一个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都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

秉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精神,李利决定先把对手的情况摸个透。这会高干其实也是刚去并州不久。并州的情况,在高干看来,可以说是十分糟糕。

并州从先秦以来,这里就是边地,是汉、胡的缓冲区。从西汉开始,胡人入塞来投降汉朝的,基本上都被朝廷安置在了边境。从凉州到并州再到幽州这一线,边郡境内到处都是胡人。

一方面是边境也有草场,刚好让投降的胡人来放牧。二是朝廷也不放心让这些胡人进入中原腹地。三是朝廷希望再有胡人南下来犯时,边地的胡人会给国家充当一下炮灰。先让胡人自相残杀一下再说。

汉朝可不是什么只知道讲仁义道德的王朝,西汉就不说了,只看东汉上至皇帝,下至大臣们,把南匈奴玩得欲仙欲死,就知道汉朝对胡人的掌控手段了。

凡事有利总有弊。边境的胡人一多,对于当地的汉人来说,自身的权益自然就会受到损害。边地的汉、胡两族相互对立仇视不说,在并州当官,也是一件非常高风险的事情。尤其是在动荡的东汉末年。

因为是在边境,胡人也好,汉人也罢,人人习武以自卫,性格悍勇,爱憎分明。官府一有什么事没处理好,搞不好就会引发群体事件。

汉灵帝末年,因为朝廷屡次征发南匈奴军队进行平叛,匈奴人烦不胜烦,于是起兵造反,把西河郡守邢纪和并州刺史张懿都给杀了。后来董卓接任并州牧,却赖在河东观望洛阳形势,死活不往并州赴任。再后来,并州刺史丁原,在洛阳被董卓给火并掉了。

或许是因为并州的主官屡屡不得善终,所以并州刺史之职,却是被袁绍给先下手为强抢了下来。

因这几年关东诸侯反董,董卓又退缩到了关中,天下各处诸侯们,都趁着朝廷弱小的时候,迅速壮大自己。这边关之地,自然也是无人去管。凉州因为是董卓的大本营,情况稍微好一点。也可以说凉州最大的叛军,其实就是汉人武装;幽州因为有个视胡人如同杀父仇人般的公孙瓒在,胡人被打得不敢南望。也没啥事;冀州是袁绍的大本营,也能得安然无事。只有并州,舅舅不疼姥姥不爱,又没个一州主官在这里镇场面。所以这几年,这里就彻底放了羊。

不但南匈奴、东羌、乌桓等各部胡人在并州大地上策马驰骋。还有黑山贼张燕,一会流窜到冀州,一会流窜到并州南部上党。让高干好不头疼。

现在高干在并州能彻底掌控住的地盘并不多。主要是上党郡和西河郡、太原郡的中南部。匈奴人和乌桓人以及东羌人,已经彻底把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雁门等地给占了。

高干去了并州,正在大力招抚流民,延揽士人。上党和太原的形势大有好转。林林总总的情报传递到了李利这里之后,李利就沉思开了。

河东在后世与并州成为一体,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太行山是冀、晋两地的天然分界线,山道难行,地形险要。那是对于别的地方来说。但要从河东进入并州,却是非常方便。

进去方便,占领却难。如果不能拿下上党和雁门,袁绍的冀州大军随时可以攻打过来。李利不认为以自己现在的小身板,能打得过袁绍。至于叔父李傕,李利那是连想都没有想过。李傕能借兵给他就很不错了。让李傕出面,帮他一起打袁绍。李傕绝对不会同意。

因为李傕的兵马折损了,他如何维持长安的平衡局面?只要李傕有衰败的可能,张济和马腾甚至是韩遂,随时都有可能扑上来咬一口,顺便把李家踩上一万脚,彻底将李家踏入万劫不覆的深渊。郭汜和樊稠的例子就在眼前呢。

想了会,李利就让人去把贾诩给请了来,然后对贾诩道:“叔父,我欲取并州,可否?”

贾诩一听,眼睛大睁,心中顿时就兴奋起来了。只有乱世,才是贾诩这种策士翻云覆雨,显露本领的时候。太平时节,他们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在朝廷体系里浮沉,慢慢升迁。一辈子或许也就是个二千石官员。三公九卿,对于小门小户来说,那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看看汉朝,尤其是东汉,能从布衣而卿相的又有几人?高官显职几乎全都是世家门阀在把持。别的不说,这几年的三公九卿,就是这几家在换着玩。不是袁家就是杨家,或者是张家,赵家。袁家和杨家四世三公自然不用去说。

赵家赵谦、赵温两兄弟三公轮着当;张家张济、张喜三公也轮着当。黄琬他爷爷黄琼是太尉,他自己也是太尉。这几家的祖上都是显贵。哪怕是王允,他家也是世仕州郡为冠盖,也就是说他王家是并州的门阀领头羊。这也没错。太原王到了后来,甚至再进一步,成了天下有数的顶级门阀。与陇西李、赵郡李、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一起号称五姓七望。

所以在这种政治氛围之下,每一个有野心的读书人,其实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毕竟只有天下乱了,他们才能够凭借一身本事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