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73.3万

第130章 摊丁入亩

书名: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 作者: 字数:2666 更新时间:2024-11-17 00:44:04

“见过黄学士,胡学士。”

朱瞻基赶紧恭敬地对黄淮、胡俨问好。

“臣,见过太子,太孙!”

黄淮、胡俨恭敬问安。

“太孙,刚才听闻您的一番言论,臣等甚是欣慰。”

“太孙方才说,元朝大多数的土地,都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这点臣赞同。”

“可是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土地不都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吗?”

“太孙可知,土地为何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黄淮有心对朱瞻基考教一番,故意有此一问。

朱瞻基心说,这个问题,对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我来说,根本没啥技术含量。

因为后人们对此问题,早已经有了很完善的剖析。

所以朱瞻基一脸淡定的说道:

“学生看来,我华夏的问题根源,其实一直都是土地问题!”

“土地兼并问题,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问题,历朝历代王朝灭亡的根源,归根接地就是土地兼并问题。”

“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历朝历代基本都是开国乃至中期强盛,后来逐渐孱弱,最后亡国,随之是改朝换代,如此往复循环,为何会如此?”

朱瞻基自问自答,

“因为王朝初期,百废待兴,需要修生养息,土地会被重新分配,此时即使是地主阶级,也只掌握着少量的土地,国家拥有大量的自耕农!”

“然而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管理者的更迭,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达官勋贵,各地豪强商贾有了钱,会想方设法囤积土地;”

“特权阶级的兼并的土地越来越多,导致百姓的自耕地越来越少,甚至无地可种;”

“再加上一个王朝建立初期乃至中期,大都处于和平时期,和平时期的人口滋生很快,人多了,土地就更不够了。”

“好比一个老汉,家里有四十亩地,可以养活四个儿子,但是到了四个儿子那辈,每个人只能分到十亩地,他的儿子们还能再养活四个儿子吗?”

“没地种的百姓,为了活命,只能沦为有钱人的佃户。”

“一旦沦为有钱人的佃户,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基本就只能是佃户了,说白了就是有钱人的奴隶,想再翻身,难比登天!”

“随着赋税的进一步加重,或者天灾人祸,或是抵御外敌,这些佃农就成为隐藏的人口;”

“而余下的拥有自耕地的百姓,因为交不起繁重的赋税,也会把田地低价卖给大户,从而躲避朝廷的赋税。”

“就这样,特权阶级,很轻松的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土地。”

朱瞻基看着听得愣神的两位老师,嘴角露出微微笑意,心说这才说到哪啊,就把你们给震撼住了?

俺阐述了这么多土地兼并问题,归根结底,是想让你们知道,土地兼并问题,其实和国家征税方式,有最直接的关联。

在封建社会,对百姓的税收,是按人头来的,不管你有没有土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百姓甘愿把土地卖个地主阶级,成为他们的佃户,从而变成了隐藏人口。

因为一旦成为了隐藏人口,就不用交税了。

“远的不说,咱们就说咱们大明朝,现在很多土地都在勋贵,地主,寺庙等少数人手里,而这些人不需要交税。”

“而朝廷的赋税,绝大多数来自自耕农,赋税多了,自耕农承担不起繁重的赋税,只能贱卖土地;”

“此消彼长,特权阶级的土地越来越多!”

朱瞻基的话,引起了朱高炽、黄淮、胡俨三人的思考。

因为在他们三人看来,朱瞻基的观点很新奇,视角很独特,但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可要让他们说出怎么个有道理法,他们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们没能跳出千百年的封建社会的思维,而朱瞻基跳出来了,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评说。

一个太子,外加两位大学士,他们都潜心研究过历朝历代王朝兴衰的原因,也知道人口滋生和土地兼并这个问题的关系;

太平时期,会有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的后果是终结太平,导致混乱,乃至改朝换代。

如何土地兼并问题呢?

三位大员,无论如何都想不出妥善的解决方案。

所以他们一起把目光聚集在朱瞻基身上。

既然你能侃侃而谈,土地兼并问题,那么你应该也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方案吧。

“敢问太孙,可有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案?”

胡俨此时,虚心请教。

朱瞻基扫视了老爹,和两位大学士一眼,心说: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啊,那就是以后收税,按地收税,不再按人头收税了。

也就是清朝雍正时期,采用暴力手段,强制执行的摊丁入亩收税法。

朱瞻基内心其实有些挣扎,到底要不要说摊丁入亩。

因为此话一说,基本得罪了整个大明朝的特权阶级,甚至自家老爹,乃至爷爷朱棣,也不会认同。

但朱瞻基沉思片刻后,下定决心,要说出来。

既然我有幸来到大明,就要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变大明,改造大明,给大明带来新气象!

让大明百姓吃饱穿暖,也是我的心愿和希望。

而实行摊丁入亩,是迟早的事情。

既然如此,我还是先试探性的说一下,看看老爹和两位大学士的反应。

“其实,想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也不难,那就是改变现有的税制,对百姓实行摊丁入亩!”

朱瞻基认真的说道。

“摊丁入亩?何谓摊丁入亩?”

太子朱高炽、黄淮和胡俨,面面相觑,一脸懵逼。

“摊丁入亩,就是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人头税“。”

“朝廷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允许农民和手工业者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

“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少者也。”

朱瞻基石破天惊的一番话,让太子朱高炽,黄淮和胡俨,两位大学士,彻底惊呆了。

“太孙慎言!”

黄淮从震惊中清醒后,赶忙提醒朱瞻基。

改革国家的税收制度,注定是得罪人的事;

更何况朱瞻基所说的摊丁入亩,更是触动了整个特权阶级的利益。

一旦朝廷执行,朱瞻基绝对成为众矢之的,他太孙之位,甚至他老爹的太子位,恐怕都保不住了。

太子朱高炽,和胡俨,似乎没有想象中的慌乱,反而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胡俨捋了捋胡须,认真分析道:

“正如太孙所言,确实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要想实行摊丁入亩,首先要清查各地的人口,把隐藏在各地豪强勋贵家中的人口查出来;”

“同时丈量全国各地的有主田地,勋贵们及地主们拥有的土地,除了当初承诺的土地不收赋税外,额外的多出来的土地,一律按土地亩数,进行征收赋税!”

“现在我大明,拥有大量的无主田地很多,虽然不肥沃,但与其荒废,不如交给百姓耕种,尤其是查出来的隐藏人口!”

“而咱们一旦实行摊丁入亩,百姓耕种的积极性,注定会格外的高涨,如此,则国富民强,指日可待!”

说到最后,胡俨居然兴奋的手舞足蹈起来。

黄淮却满脸凝重,道:

“话虽如此,可是哪有那么好查,勋贵地主们,会心甘情愿让你查,心甘情愿放人?””

“摊丁入亩,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

太子朱高炽也悠悠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