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作者:清风刀客 | 分类: | 字数:35.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2章 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大明王朝灭亡原因有很多,核心来说就是:败于财政,亡于东林党。
这只是我个人理解,可能有偏颇。
这里的东林党并不仅仅只是东林党人,而是天下士绅,也就是那群自诩‘圣人子弟’的读书人。
明末时,尤以东林党人为甚。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说的很好听,闯王来了投闯王、满清来了投满清,没骨气的样子和孔家一个德行。
圣贤书、圣贤书,真成了‘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真看不起你们那时代的读书人。】
秦凌雪满脸轻蔑,嘴角勾起嘲讽的笑容。
天幕之上出现一个身穿灰色衣服的年轻人,他高举双手大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我华夏开国总理,相当于你们那时代的宰相。
在他14岁时,老师问起为何而读书,这是他的回答,他也用毕生努力践行这句话。】
天幕再次一转,一艘巨大轮船舷梯上,年轻人微笑面向前方。
【刚建国那会,国家积贫积弱,在国外高等学府读书的他放弃优渥待遇毅然回国,哪怕被漂亮国囚禁五年也不改初心。
还记得阅兵时的镇国重器吗?那离不开他的研究。
这才是一个读书人应有的报复,再看看你们,不觉得丢人吗?】
天幕之下,许多老古董不以为然嗤笑连连:什么玩意,有扬州瘦马好吗?
而许多年轻人低头沉思,开始审视自己所学到底为何。
帝王们也在深思,以儒家取士到底有何弊端。
【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是明朝的党争高手。
1594年,他因提名亲信而遭免官,回乡后创办了东林书院,自诩为君子,以讲座为形式,迅速构建起自己的圈子。
顾宪成具备非凡的演讲才能,他四处讲学,足迹遍布江南的富饶之地,每日都能吸引无数粉丝。
东林书院的第一次大会便形成了讲学的高潮,八年之后,讲学活动愈发频繁,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人脉网络,环环相扣。
很快,众多江南富商以东林书院为纽带,联结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这个集团不仅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因其既讲学又议政的特性,吸引了大批官员的加入,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他们通过讲学会等方式,将自己置于道德的制高点上。
他们极力反对皇帝派遣矿监、税使到各地收税,尽管江南工商业兴盛,但他们却主张重视农业,要求惠商恤民并废除商业赋税。】
宋明之前的强势帝王瞪大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天幕。
刘彻满脸诧然,“桑弘羊,朕的耳朵是不是坏了,没有听清,这帮文官想干什么?啊?这大明都成什么样子,这些个文官都能如此作威作福了吗?还不收商业税?朕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群人家里肯定都有经商。”
【朱元璋先生,士农工商、士农工商,最后成了士商勾结,联合剥削您最看重的农。
没有正确引导一味打压绝对不可能长久,没有完善的政策引导只能让商业成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
朱元璋面无表情坐在龙椅上,有时候坏事听多了也就那样,反正都麻木了。
而群臣则感觉背后一阵阴风吹过,好似黑白无常在他们身后徘徊。
【他们一方面使得国家财政枯竭,另一方面又要求国家垦荒屯田、兴修水利。
他们还呼吁言论自由,惩治奸党。
然而,什么是奸党呢?与他们意见不一致的便是奸党。
当有人提出与满人议和时,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痛斥投降派,一个个显得伟大、光荣、正确。
然而,当闯王攻破城门,年轻皇帝自缢殉国,清军的铁蹄踏入京城时,他们却迅速更换官服,跪得比谁都快,然后向清帝诬告:是阉党害死了朱由检。
他们争国本、争正嫡、争权势,却从不为明朝和黎民百姓办一件实事!
从东林书院崛起开始,朱由检便不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而是成为了明朝的背锅侠。】
【要我是崇祯,反正国家都这样了还不如玉石俱焚,首先清理锦衣卫以及东厂,什么朝廷大员、什么皇亲国戚,不听话的直接抄家,有了钱重新招兵买马,带上那些将军重塑天下又如何?
就算兵败身死,总比窝囊到煤山上吊的好。】
崇祯年间,群臣发现龙椅上的皇帝有些不对劲,不过没人敢站出来说些什么,本该被处理的魏忠贤还站在那里。
朱由检思索着秦凌雪的话,仿佛下定决心般抬手一挥:“众卿也累了,都下去歇着吧。”站起身朝后殿走去。
【如何评价东林党人呢?
由于他们垄断了那个时期的教育权利,成为了一个集知识、权贵于一身的利益集团。
我们查不到他们对国家的任何贡献,但他们却被知识分子洗白和赞誉,而说得最多的就是几个党魁不贪污。
然而,当九亿两白银流入时,国家每年的征税却不到百分之零点三。
那么,剩下的白银都去了哪里呢?
他们是否贪污还有什么关系呢?
无论怎么洗白东林党,都有一些不变的事实:
无论朱由检多么糊涂,他都为朝廷竭尽全力,不近女色,穷得揭不开锅。
而无论东林党多么正直,他们都依红偎翠,富甲一方。
我们读历史时,不要去听历史人物说了什么,也无须去揣测他们想了什么,关键是要看他们做了什么。
1644年,崇祯帝朱由检自缢殉国,这是他的悲剧,但他也终于得以解脱。
这样的结果给中原王朝的终结画上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句号。
他优柔寡断也好,糊涂昏庸也好,但是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勇于承担后果的勇气已经可以完胜绝大多数人。
明朝共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期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就是明朝从收复燕云十六州、驱除鞑虏的朱元璋开始到以死殉国的朱由检结束的历史。
这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他们确实做到了。】
永乐年间,再次听到这句对大明的评语,朱棣还是没来由的感到激动,虽然崇祯有些不争气,但也为大明保留下最后的风骨。
【1644年,李自成攻下了京城。
第二天,朱由检的尸骨还未寒冷,明朝的百官便已经穿戴整齐地走上了金銮殿。
他们波澜不惊地认为新的打工生涯已经开始,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农民军的铁拳和夹棍。
刘宗敏专门发明和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来伺候他们。
“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凡拷夹百官……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
在明朝崩溃的前夕,尽管朱由检苦苦哀求,但明朝富裕的百官捐款却尚不足二十万两白银。
然而在农民军的拷掠之下,他们终于将深埋在地窖中的白银全部拿了出来。
一毛不拔的周奎宁愿挨打也不出钱,被皮鞭抽得皮开肉绽,被夹棍伺候得几乎脑浆迸裂,哀嚎惨叫彻夜不休。
最后他实在受不了折磨,将自己的窖藏白银全部交出,一共有三百万两之巨。
一个月的时间,李自成在京城拿到了七千万两白银。撤离北京之时,运送财宝的车辆络绎不绝。】
刚走出大殿的众人一个趔趄,不敢置信的看着天幕,打下天下后不都用他们文人治国?就算‘暴君’朱元璋开国后也没这么玩的啊?
“哈哈哈!真是活该、活该!!!”朱由检仰天大笑,对于还没听过的‘李自成’反而有些敬佩,起码他做了自己不敢做的事。
【数年之后,清朝并未忘记明朝是如何灭亡的。
清朝平定江南后,江南税案便拉开了帷幕。
其中的奏销案祸及乡绅士子多达一万三千五百多人。
这些人有的被杀头,有的坐牢。
最后清朝红了眼,牵连士绅也跟着遭殃,乡村社会的精英惨遭屠宰……
才子金圣叹也因此牵连其中,财产充公,家属发配满洲。
明朝的士绅们积蓄了几辈子的白银终究从地窖中被翻出来,用银车源源不断地送进了京城。
很多人因为这些案件还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他们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避免这样的结局并改写明朝的历史,但都被他们冷漠地拒绝了。
这个时候的清廷毫不手软,因为孤独殉国的崇祯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他们:今日你对他们手软,明日他们就送你走上黄泉路。
不知道此时明朝的士绅们是否会想:就在几年前,曾有人真心地想守护这个王朝的安危。
尽管他资质平平、先天不足,但他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努力。
是谁冷漠地拒绝了他?是谁觉得自己和这个朝廷毫无关系?
最终,唯有农民军的夹棍和清廷的屠刀教会了他们做人。】
【一群欺软怕硬的废物,除了内斗啥都不行的败类,虽然不喜欢清朝,但对士绅的做法实在让人解气。
今天故事会就到这里,老祖宗们明天见。】
刚走出大殿的群臣尤其是东林党人面面相觑,再回想皇帝刚才的眼神突然感觉背后隐隐发寒。
周道登看着这群东林党人和剩余阉党众人,嘴角露出一抹微笑,‘斗吧、斗吧,斗的你死我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