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作者:清风刀客 | 分类: | 字数:35.4万

第99章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文人

书名: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作者:清风刀客 字数:3726 更新时间:2024-11-12 01:05:44

晚上,秦凌雪躺在三亚的沙滩上刷着手机,一首宋词朗读出现在她眼前。

秦凌雪眼前一亮,这第二天的话题不就来了嘛!穿上拖鞋匆匆跑回酒店...........

第二天上午,秦凌雪让系统播放拼音识字后,就跟着约好的团队去潜泳,好不容易来次三亚,总要玩个够。

【老祖宗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文人。】

汉武帝年间,刘彻摸着霍去病的头说,“来来来,继续商议攻克匈奴之事,卫青,现在军中有多少战马已装配马鞍、马镫和马蹄铁?”

卫青也对什么文人也不感兴趣,拱手回答:“陛下,至昨日,我军已有一万战马装备完成。”

刘彻摇头皱眉,一抹不悦从眼中流露:“桑弘羊,再调拨些钱粮,继续征发工匠,这速度还是太慢。”

桑弘羊深深吸口气,险些一口老血喷出,‘俺滴陛下啊,你是不知道国库老鼠见了都要流泪是吧。’

不过还是咬牙上前:“遵命。”

【他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祖上为陇西狄道西乡人,北宋年间迁居济南。

他出生时,北方早已沦陷金人之手。】

南宋地图徐徐在天幕上展开,宋之前帝王集体无语:‘什么玩意!!’

赵匡胤面无表情,他们大宋别的不多就是钱多,许多技术改革早已开始推行。

武将他也不打算全部打发回家,如果后世子孙不争气还不如让别人来坐那个位置,这一世他不会让老赵家再成为华夏罪人。

【他‘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亲眼目睹汉人在金国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从小便立下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天幕之下,朱标似乎想到什么:“爹,儿臣大概猜到天幕所说的是哪位文人。”

朱元璋胡子微翘,满脸温和的看着好大儿:“哦!咱标儿真聪慧,这样,你在纸上写下此人姓名,看与咱的猜测是否一致。”显然也已经知晓答案。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欲灭亡南宋统一江南。

金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赋役繁重,人民不堪征调,纷纷起义反抗。

二十一岁的他毅然“集众二千”,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负责起草书檄文告,参与机密。】

‘哦!’宋之后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叹息一声,带着些许高呼、些许悲叹。

【为取得南宋朝廷支持以便与南宋军队配合,他力劝耿京“决策南向”,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耿京命他和贾瑞等人奉表南归,宋高宗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他为右承务郎、天平军掌书记,并让他们回山东向耿京传达南宋朝廷的旨意。

但就在与朝廷接洽成功,准备返回军中之时,义军内部却发生重大变故。

叛徒张安国、邵进等谋害耿京,带领部分人投降金朝。】

天幕之上画面一转,春寒料峭中凉州金兵大营一片热闹景象,士兵纷纷饮酒作乐庆祝。

就在这时几十人冲进大营,面对数万敌军丝毫不惧直冲中军大仗。

将拦在身前的金兵尽数砍杀,将一人拖出帐外。

画面定格在策马远遁年轻将领之上,略显稚嫩的面庞却显得刚毅无比。

【他率领五十人冲进驻扎五万士兵的金军大营,活捉叛徒张安国带回杭州正法,这一年他二十二岁。】

正与刘彻商议的卫青身子一抖,指着天幕满脸不可思议:“这、这、这.........”这特娘的不是说文人吗?带领五十人冲进驻扎五万军队的敌营成功擒拿叛徒,你管这叫文人?

刘彻愣神一会,无奈苦笑:“这秦姑娘还是这么促狭。”

【正如洪迈所云:“壮声英慨,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

他后来回忆这段少年时的壮举也是感慨万千:“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宋高宗任命作为‘归正人’的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二十三岁。】

【不久宋孝宗即位,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重用主战派人士张浚,进行宋室南渡以来的第一次主动北伐-隆兴北伐”。

主将之间的嫉功害能导致符离大败,随后金宋签订“隆兴和议”。

不得不感慨岳元帅的生不逢时,如果给他个孝宗都不至于十年努力毁于一旦。】

‘唉!!’朱棣看着天幕深深一叹,“岳将军的忠勇古今罕有,可惜跟了一位废物皇帝,要是在朕的大明,那该...........”

【主和派势力又占据上风,但他不为所动,向宋孝宗上《美芹十论》,客观分析宋金双方的形势,提出周密详尽的恢复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此后他又向右丞相虞允文建言《九议》,再次陈述抗金方略。

希望以此唤起宋廷君臣的抗金热情,坚定他们抗战必胜的信念。

但在逐渐偏安成风的情况下,他的满腔热忱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经过深思熟虑的恢复中原大计如石沉大海,他也陷入极度的悲愤和苦闷中。】

【朝廷虽对北伐反应冷淡,但对他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颇有感兴趣。

从乾道四年年始,先后担任过建康府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刑等职。

在平定了赖文政领导的茶商军之后,又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成为封疆大吏,后历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

频频的调动与升迁并没有让他感到满足,他日夜渴望的是驰骋沙场,收复失地。

但他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

贞观年间,李世民一脸不可思议,“众卿,这宋朝是不是有什么大病?自己丧失国土上回来报效的义士,竟然还敢歧视?

他们难道不要脸吗?怎敢如此、怎敢如此?”

异族降将都可重用的天策上将实在无法理解‘大宋’的‘骚操作’。

【他在地方上大刀阔斧地整顿、创置“飞虎军”妨碍权贵们利益,淳熙八年十一月被交章弹劾,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等罪名,罢去所有职务。

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

在被罢官时,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此后二十年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秦朝咸阳宫,嬴政将毛笔重重拍在桌案上,四溅的墨汁浸染桌面也不在意:“废物,都是废物,如此贤才都让他宋朝的废物磋磨。”

李斯看着发怒的陛下不敢言语,心中却腹诽:“有臣等在陛下您怎么还不满足?”

【淳熙十五年冬,好友陈亮从故乡浙江永康专程拜访,两人于铅山长歌互答,称第二次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后,他又陆续出山两次做官。

在此期间还与郑汝谐、杨民瞻、韩元吉等交往,或慷慨激昂,极论世事,或长歌相答,情意深长,还与朱熹建立了较深的友谊。

绍熙三年至绍熙五年出任福建提刑、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等职,其间一度归朝任太府卿,又被劾罢官奉祠。

同年夏回到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

庆元二年夏带湖庄园失火,举家移居铅山期思瓢泉。

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

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

庆元四年被授予主管冲佑观之职。

嘉泰三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此时他已六十四岁,被任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差知镇江府。

嘉泰四年,他晋见宋宁宗,认为金国“必乱必亡”,被加为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并奉朝请,不久后,出知镇江府,获赐金带。

曾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一连串的打击使辛弃疾心力交瘁,开禧三年秋,朝廷再次起用他为枢密都承旨,令其速到临安府赴任。

但诏令到铅山时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于年九月初十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身故之后,家无余财,仅留下生平诗词、奏议、杂着、书集。

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特赠四官。

绍定六年,追赠光禄大夫。德佑元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他就是南宋名臣,辛·词中之龙·稼轩居士·忠敏·坦夫幼安·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写词比他好的没他能打,比他能打的不如他写词好。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文人,后世的儒家大多已经丧失先秦时期的血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都忘得的干干净净。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彩,就是可惜这么一个大才,要是能来我大秦,朕当担以重任。”嬴政还是念念不忘。

【辛弃疾得此妙名,全拜霍去病铁杆粉丝的祖父辛赞所赐。

辛赞非常崇拜霍去病,希望辛弃疾也能像霍去病一样神勇,击退金人,为国家建立不朽功勋,于是特意给孙儿取名为“弃疾”。

就是可惜,辛弃疾没有遇到他的‘汉武帝’。

诗词在磨难中方能显现其真灵,杜甫历经山河破碎,终成“诗圣”;辛弃疾一生坎坷,铸就‘词中之龙’。

可是如果有可能,杜甫多么希望寄情山水、家国繁盛,辛弃疾只愿上阵杀敌、再造封狼居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