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吴权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153.6万

第四百一十章 自私一回!

书名:吴权 作者: 字数:3632 更新时间:2024-11-25 23:38:26

听了这话,皇帝面色顿时一凝,有些不悦,但是他也没有说出来,毕竟人家心疼女儿也是很正常的,关于这个侄女嫣儿,皇帝也见过好多次,现在长的是貌美如花,亭亭玉立,别说晋亲王这个当爹的了,就是他这个做叔叔的都是喜欢的紧。

但是,这个四弟死活不往那上面靠,哪怕是作为皇帝,他也不能强求,于是就只能婉转着来,用其他的办法帮助这个侄儿唐明成功成为晋亲王的女婿,也让皇家加深和唐家的关系。

“这个孩子是朕看着长大的,他比太子还要大,算起来啊,也到了适婚的年纪,四弟你看,将你家的嫣儿指给他,如何啊!”皇帝神色无比的平淡,淡淡道;

反在这时,晋亲王顿时有些无奈的看向了这个三哥,真是没事找事,他是真心不想将自己的女儿牺牲在这种政治婚姻上面,但是,皇帝的话说出了就很难收回。

他又无法明目张胆的抗旨,于是,只好无奈的说道:“皇上一番美意,臣弟心里明白,但是嫣儿的事,臣弟已经早已许诺绝不插手,所以,臣弟也只能答应让唐明和嫣儿见一见,至于是否能够互相满意,那臣弟就不好说了!”

皇帝爽朗一笑,脸上顿时出现了一丝满意的神情,应道:“好!”

然后,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但是,皇帝却没有见到,刚刚他说出指婚之时,唐明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不愿,但是听着晋亲王说出二人可以先见见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

显然,唐明也不是很喜欢被人摆弄,和他的父亲唐渊是一个路子,还记得当年为了子稷,唐家需要拿到治疗匈蛮瘟疫的解药,而那个解药又只有姜松谷的徒弟百里玉才有,但是百里玉却是一个性格乖张之人,不是谁都肯帮,无奈之下,唐元适只能派人去找了于百里玉私交甚笃的柳家,于是顺理成章唐渊的婚事被交易了出去。

当唐渊得知自己的婚事被家族作为交易的筹码给了柳家的时候,他当时也是百般的抗拒,但是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他还是屈服了,而且还是心服口服。

因为唐渊从那个时候自己开窍想通了,当一个人享受到一定的荣光之时,绝对会付出相对应的代价,这都是天理循环,是这个世界的法则。

太子的婚事办的非常的热闹,现场的气氛也非常好,期间,大元帅玄异,还有尚书台的重臣们都纷纷走了过来,向太子道贺。

一场婚事仅仅忙活了几个时辰,却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去准备。

婚宴散了之后,唐明离开了皇帝身边,找到了父亲,他们今天会在宫中住上一夜,明日才会回宫,这是皇帝刚刚特许的。

看着儿子奔到身旁,神色忧郁的样子,唐渊顿时一愕,便诧异的问道:“明儿,你这是怎么了,一脸不情愿的样子?”

“皇上要许我婚事!”唐明脸色左右为难,满是惆怅,很是无奈的说道;

“许你婚事,这是好事啊,不知道皇上给你许了哪家的千金啊?”听唐明这么一说,唐渊立刻明白了皇帝的心思,于是很是漫不经心的问道;

“晋亲王的女儿!让我们明日相见”看着父亲高兴的模样,唐明顿时有些后悔告诉他了,毕竟,看这个架势,父亲也是不大会管他的。

唐渊听完,顿时乐了,随之很是随意的说道:“这是皇上给的机会,你要好好把握,知道吗?”说完,他也不管儿子愿意不愿意了,直接自顾自的走了。

留下唐明一脸的无奈,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同族兄弟们的目光几乎全部都是羡慕无比的朝着他看过来。

另一边,婚宴结束后,晋亲王就直接回府了,他在京城中是有着府邸的,因此不用住在皇宫中,而今日,甚至因为他回来,皇帝还特许儿子方宇辰不必伴君随驾,可以回家去。

因此,父子二人便同乘着一架马车回家。

方宇辰一脸忧愁:“父王,我们要不要告诉妹妹,让其好生做决定?”

不过,晋亲王却是一脸的淡然:“无妨,随她而去,我拒绝皇上的指婚,其实就是想给嫣儿一个选择的机会,而不是看不上唐家,再者说了,唐家那小子看着身材修长,温文儒雅的样子,看着和嫣儿倒是挺般配的,说不定,嫣儿还真的能看上他呢!”

方宇辰一脸的无奈,却也无法反驳,在这个时代,可不是每个女子都有能相亲的机会的,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了就定了,哪里有这么人性化。

随后,父子二人一同回了王府,并且对凌王妃告知了这件事情。

不过,她倒是显得比方宇辰这个做哥哥的反应要平淡的多,她只是淡淡的应了下来,随之便去到了女儿的房间,讲这件事情告诉了她,然后什么意见也没有,什么话也没说。

就这么简单,皇帝吩咐的事情就这么安排了下去。

......

夜里,南书房,皇帝坐在偏殿的榻上,神情很是凝重沧桑。

此时,桌面上是一道已经拟好的旨意,乃是指婚唐明和嫣儿的,他知道为了日后朝廷的稳固,他只有帮太子解决掉两件事情,他才有可能真正的坐稳这个江山。

太祖遗训中提到过,三择烈,四主发。

他方子稷乃是方氏的第三位国君,大吴是在他的手上一统天下的,但是其根本还是在先祖方宏苦那里,是他为后世的子孙留下的十代箴言,才如今大吴的一统天下。

外人无人得知,但是他作为皇帝可是清清楚楚的知道,当年的祖父给父皇留下了多少的家业,父皇那些年又给他方子稷攒下了多少的家业。

这些东西,可都在两代先祖的手札之中记载的清清楚楚的,其实,所谓的九龙献碑也是假的,包括武亲王臣服于他方子稷也是假的,这些都是两代先皇呕心沥血为他打下了基础,所以他后来一统天下的时候,才会那么的顺遂,那么的顺利。

苏文纣在早年间就随着方子稷骑兵进京,勤王正位,可想而知,为何先皇还要将这样一个不忠于自己的人放在边疆手握重兵,其实就是在为方子稷造势。

因为苏文纣和姐姐苏文玉的关系,先皇方天濬都看在眼里,心里很明白苏文纣的心,他也知道一旦方子稷进了宫,以他在宫外长期养成的性格,他必然会深陷重重的危机之中,那么在这个时候,手握重兵在外的苏文纣就成了他的唯一保护伞了。

要知道,当时的五王治世,导致吴国四周皆敌,因此在那个时候一个手握几十万大军的大将,就成了绝对的权臣,他想要支持朝中的谁,那谁就一定不会有问题。

当年的四王子方子治可没这个待遇,其实,他要是硬扯的话,也能扯上皇后家族高氏的一点关系,但是由于方天濬的心思并不在他身上,所以他也根本想不到那一块!

另外,原来当年借由内宫禁卫军统领造反的事情将方子稷放出宫外的事情,其实也是因为祖父就是想和当时的唐家攀上一些关系,毕竟在那个时候,五大财神虽然说没有什么权利,但是却颇有家私,甚至比国库还要充盈许多,乱世之中,养兵需要用钱,维护国内安宁需要用钱,修缮水利也要用钱,当时的吴国,方方面面都是钱。

而且,由于当时被魏国欺压的厉害,有一大片的平原地带地盘都被他们占去了,国家又是十分的贫瘠,税收更是不及其他几国的五分之一,国穷自然就实力弱,当时的方宏苦实力单薄,也无法与他们争,所以便找到了这样一个屈辱却十分有效的方法。

用自己的孙子去和唐家建立一条更加稳固的关系!

果然,当时的太子方天濬瞒着父亲,偷偷的派人将孩子送到了一向与朝廷交好的唐家,这一切,其实老皇帝都看在眼里,只是他不说而已,他就是要让这种关系在下一代的手里变得更加稳固,从而真正的达到共站一条船的效果。

甚至于,当时孙子的身份玉牒,都是当时的老皇帝亲自派人送过去的,只不过,当时他做这一切的时候也是瞒着当时的方天濬,只不过,后来方子稷入宫之后,见到了他身上的身份玉牒,方天濬才想明白儿子身世的一切。

后来的事情就一切顺理成章了,终于在魏国的又一次欺压中,老皇帝倒下了,太子方天濬持剑上朝,稳定了朝局,发起了两线之战,同时开战魏国和前来挑衅犯境的外族乌横。

就是这一战,奠定了大吴的基础,声震九州,那个时候,吴王方天濬收回了父王手中原先的财赋之地,稳定了国库的来源,又以天帅玄牧灭族乌横一事震慑住了当时蠢蠢欲动的楚国和齐国,另外一边,擢升被弃儿子方子稷的舅舅苏文纣,让他去西境建立功绩,大败魏国,可以说,当时的方天濬做的这一切,全部都是为这个被弃的方子稷打下来基础。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先祖方宏苦的一个局,虽说事情不是他一个人做的,但是是他制定了这个一统天下的战略,是他规划了后代子孙的发展路线,所以大吴才会有如今的局面。

至于方子稷也是当上了国君之后,才看明白这一切,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始无比的敬佩自己那个素未谋面的祖父了,他虽然人不在了,但是他的计谋和智慧却影响着后世的数代,直到如今。

而如今,到了方子稷成为了皇帝,同样面临着传承问题时,他也要像上两代先帝一样,为后世留下基础,帮扶太子上位,只有这样,他方氏的江山才能得到真正的传承。

另外,此时看起来的盛世其实根本不堪一击!

其实方子稷心中知道,自己这一代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譬如,一统炎华之地,远攻远海诸国四洲,近打西境诸族,将他们压制的根本抬不起头来,可以说,作为一个一统天下的帝王,他的事情已经做到了极致。

那这样他的儿子就安生了吗?

不一定,因为大吴实在是太大了,足足有着几万万的人,难保不会出点什么乱子,所以,为了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善他们的处境,改善他们的生活,改善整个王朝的风气人文,而这些东西,又依托在了一个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