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
作者:一景之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961.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52章 乡关谁念雪园东
能不能拿下交州城是他所有的希望,当他满心欢喜等来的却是久攻不下的结果,一时之间愤怒,绝望涌上了他的心头,绝大的希望之下听到的是失望的结果,这种巨大的反差,终于让他病倒了,他恨不得就此一病不起,但内心深处又有些不甘,自己征战了多年,才有了今日的霸业,难道就要败在杨峥的手中,不,这江山是我的,绝不会拱手让给别人,阮鹰不行,姓杨的一样也不行?“
“吾皇万岁万岁万岁!“走进来的范文巧躬身行礼道。
这一声呼喊顿时让黎利从自己的心事中,收回了心神,只是那么一刹那的功夫,黎利还是黎利,刚才脸上的病容,全然不见了踪影。
而在这么一会儿工夫,范文巧甚至觉得那余太医根本是胡说八道,皇帝如此神采奕奕,那还有半分的生病的模样。
老太监给范文巧送来了一个座儿,便退到了一旁。
范文巧一时不知皇帝召唤自己前来所为何事,不敢贸然开口,道了声谢后,便将屁股放在了座椅上。
因没人说话,御书房显得十分安静,唯独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在一波接一波的升起。
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听得一声轻叹,黎利开口道:“范爱卿城内情况如何?“这两日黎利心头愤怒过大,身子不适,并没有早朝,所以与这两日的城内情况所知并不多,出于习惯有此一问。
范文巧为礼部侍郎,与六部之中这两日没少做签押房,与六部之中,百姓之中的事儿倒也知道了一些,便捡起一些无关紧要的说了一遍。
黎利听得很认真,当听城内开始出现流言蜚语,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他之所以就今日,多半拜流言蜚语所赐,内心深处不免对流言蜚语有些愤怒,何况这流言蜚语是从对手城内传进来的,心头的愤怒可想而知,哼了声道:“城内的那些侍卫都干什么吃的,此等言语怎好在城中流传?”说完冲着门外喝道:“来人!”
守在门外的老太监立即躬身走了进来:“皇上……?”
“传朕旨意,命黎天务必在三日内肃清城内一切密探,朕要让朕的皇城清静清静,若黎天做不到这一点,提头来见?”黎利大声道。
老太监恭恭敬敬的应了声,转身便要走。“等一下!”
黎利似想起了什么,冲着那老太监的背影喊了声。
老太监将刚刚迈出去的右脚,重新收了回来,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应了声道:“皇上……?“
黎利想了想道:“宣了旨意后,再去一趟户部,告诉朱大人,朕最近要些军饷,犒赏三军提高士气,让他尽快准备?”
那太监尚未来得及回话儿,一旁的范文巧起身道:“皇上,只怕老公公此去找不到朱大人了?“
“什么意思?“黎利微微楞了一下。
范文巧道:“就在昨日,六部尚书在李朝生李大人的带领下投靠了交州城?“
“什么……?“黎利大怒,跟着哐当一声,桌前的一只茶杯被摔得粉碎:”这个老匹夫,朕对他不薄,他何以如此对待朕?“
范文巧道:“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这人凡遗憾的是不知满足。既已平定了陇地,又眼望着蜀地。微臣听说交州城内姓杨的给出了不少好处,李大人便在昨日一早投奔交州城了,这事儿在百官中影响颇大,不少官儿也动了这个心思?”
黎利眼里满是愤怒的火焰,若不是自持身份,这会儿他恨不得破口大骂李潮生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但终究是没骂出口,咬了咬牙道:“这姓杨的果然有些手段,先断我粮草,再占我四座大山,对我皇城成包围之势,再按兵不动,如此一来,城内人心浮动,他这是要让朕众叛亲离啊,此人年纪虽轻,但心机,手段,谋略是朕生平仅见,事到如今,朕都不知该如何应付了?“这句话儿说完,忍不住重重叹了声,语气中满是落寞之意。
御书房重新恢复了寂静,范文巧并没有立即回话儿,凭着在官场上察言观色的本事,他能听得出来,皇上的话儿并没有说完。
果然,黎利轻轻叹了声道:“官儿离开了,想来军中百姓也有不少离开了吧?”
范文巧点了点头,依旧没说话。
御书房只听得黎利一个人的声音继续在说话:“范爱卿,你说朕现在该如何是好?你看再打一仗如何?“
范文巧摇了摇头道:“皇上万万不可?“
黎利道:“如今官员百姓如此,莫不是因为朕败了,若能赢得一场胜利,朕相信他们会回来的?“
范文巧大道:“或许是这样,但陛下对这样的人还留恋么,他们今日陛下胜了他们依附与陛下,明日陛下败了,他们便舍弃陛下,这样毫无节操之人,不要也罢,疾风知劲草,如今的局面下,陛下也好看清楚朝中的臣子的面目?“
黎利道:“话虽如此,可这局面,朕觉得除了一战,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战是决不能战的,我们大军新败,士气低迷,再者,我们的将士虽不多,但同样需要粮食和作战的物资,还有士气,如今我们的粮草已尽了,已支撑不起一场战事,若就此战败,我们的局面就彻底……?“
黎利默默不语,显然是被说中了心事,许久才开口道:“依爱卿看,该如何是好?“
范文巧想了想道:“局面对我们大为不利,不过也不是一个死局,还大有可为?”
黎利双眼一亮,道:“你还有什么法子?”
范文巧道:“法子谈不上,但就眼前的局面,还能分析一二?”
黎利道:“爱卿说说看?”
范文巧道:“大凡战事选择在秋季开战,那是因为粮草会充足,如今是三月,朝廷物资虽匮乏,但还能勉强支撑,若能争取城中大户的支持,支撑到秋季也不是不可能,等秋季一过,百姓的税收就可以收获了,有了这笔物资,我们就能养活我们自己,那时候陛下以抗大明的名义,招兵买马,局面未必没有作为?”
听了这番话儿,黎利登时双眼一亮,刚才的颓废之势立刻一扫而光,他不得不承认,范文巧这一番话儿说到了点子上,眼前的局面是不利不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如今不过是失去了精锐,丢了粮草,丢了四面大山,但他如今还是安南的皇帝,还有大半个安南,还白来万的百姓,数百人的文武百官,这一切还大有可为,并非是穷途末路,只要上下一心,未必就不能再挫败大明,勾践能卧薪尝胆,我黎利难道就不能咬牙撑过一个秋天么?“
有了这一番底气,黎利不由得暗暗松了一口气,道:“法子虽好,但该如何实施,还请爱卿多指点一二才是?“
范文巧似早有准备,略一沉吟朗声道:”微臣昨日已算过,朝廷算上四面山头逃回来的将士,差不多有一万多人,能逃脱必是精锐中的精锐,皇城有三万骑兵将士,算上侍卫差不多有五千人,也就是说,陛下如今可用的兵力在四万五以上!“
黎利有些紧张的道:“朝廷能供他们吃的粮草还有多少?“
范文巧道:“户部侍郎算过,还能吃两个?”
黎利眉头一皱道:“这怎么够?”
范文巧道:“若是光吃,自是不够,可能补充的话,应该能撑过今年?”
“补充?”黎利有些迷惑。
范文巧道:“微臣最近夜读《三国志》诵读曹操为了打仗,开创屯田制时,忍不住拍案叫绝?“
“哦,是么?“黎利依旧迷惑的应了声。
范文巧道:“是的,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其实是被迫而来的。据说当年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缓解了社会矛盾。“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
对于这一点,黎利倒也知道些,曹操创屯田制,此制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50人为1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田,60人为1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则更加艰苦。三国时期,吴、蜀也都实行过屯田,只是规模和成就都不及曹魏。曹魏后期,屯田剥削量日益加重,分配比例竟达官8民2的程度,引起了屯田民的逃亡和反抗。屯田土地又不断被门阀豪族所侵占,于是屯田制逐渐破坏了。咸熙元年政府宣布废除民屯。兵屯虽然继续存在,但作用已经不大了。此后随多有延续,但也多有演变,说到底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并非真正的屯田制?“
^^^^^^^^^^^^^^^^^^^^^^^^^^^^^^^^^^^^^^^^^^^^^^^^^^^^^^^^^^^^^^^^^
第三更送上了,请围观,请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