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作者:木允锋 | 分类:历史 | 字数:161.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八六章 入关?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正文卷第二八六章入关?马和最终没让杨丰失望,他终究还是忠于朱棣的。
当然,他也没公开倒戈。
韩升突袭苏州失败的同一天,马和的舰队突然离开了太仓。
没有接到任何命令,也没说明离开的原因,这支目前长江甚至江浙沿海最强的舰队,就悄然驶离太仓,然后驶出长江进入大海,至于去向当然没人知道,但此举却让太仓,金山等卫全都风声鹤唳。
毕竟他们如果真倒戈的话,随时可能在任何一处海岸登陆……
马和可是燕王亲信。
而这支舰队也是燕王亲自主持打造的。
苏州城内的已经可以确认,就是马和手下的一千水兵。
虽然他们是水兵,但实际战斗力并不比神机营弱,当年为了确保到美洲后遇上意外能够以武力解决土人的抵抗,这支水兵不但全都是最新式装备,而且几乎以神机营相同的战术进行训练。而马和的舰队目前还有八千多水兵,他的那些战舰还有强大的对岸火炮,一旦他真进攻沿海卫所,以目前沿海卫所的实力,真的很难保证不被攻陷。所以别说太仓,金山等卫不敢动,就是浙江沿海几个卫同样也不敢动了,他们可是纵帆船,不但航速快而且几乎不用在意风向,从长江口用不了几天就能突袭杭州。
马和此举给苏州的姚善最大限度争取到了组建团练的时间。
而长洲,吴县甚至秘密加入的昆山,吴江,常熟乃至常州,松江等地士绅趁机迅速将一批批倭奴运输到苏州,同样也将各种方式获得的大量武器,包括火器弹药运到苏州。
这时候他们的效率极高。
毕竟这次士绅们是真的为理想而战了。
别的不说光一个包税制,就让他们仿佛回到了最快乐的大元盛世。
那个伺候完异族征服者后,就可以肆意奴役百姓的盛世,话说他们很多可是连某种特权都可以行使,这个并不仅仅是咱大清的鲁南苏北士绅行使,元朝的浙江士绅也这么干。异族征服者的必然,毕竟对他们来说不需要在乎面子,他们要的只是稳定的供养,所以他们可以最大限度给那些士绅们对底层贫民的特权。
这是一种交换。
换取后者给他们搜刮财富,确保他们的享受。
而后者得到武力保护,可以尽情搜刮百姓,而不用担心百姓造反时候自己没有能力镇压,他们的主子会出手的。
其实就像印度的土王们。
大明士绅对大元盛世的怀念,也跟印度土王们对大英的眷恋没什么区别。
而就在苏州士绅整军经武,等着迎战朝廷讨伐的同时,包括浙江在内各地士绅则以各种方式拖住向苏州的官兵,尽可能地给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堵塞运河。
破坏桥梁。
甚至勾结土匪烧粮库。
……
从浙江到直隶,几乎所有士绅和地方文官,都心照不宣地给进军苏州的官军制造障碍。
文官也一样。
他们倒不一定是支持朱允炆。
毕竟这些文官是外地,比如姚善其实是湖广应城的,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这种地方对抗朝廷的模式,如果苏州士绅能够成功,那他们家乡的士绅当然也可以效仿。说到底所谓朱允炆承诺的那些,任何地方的士绅都是渴望的,福建士绅不喜欢开放出海贸易吗?
广东士绅不喜欢开放银行业吗?
四川士绅不喜欢取消榷茶吗?
直隶士绅不喜欢开放盐业吗?
大家都喜欢那些,只不过暂时还不敢跳出来,但暗中配合,给皇帝制造麻烦是敢的,所以不仅仅是地方上这么干,就连朝廷部分官员也会暗中配合。
比如军需物资的调运时候,一点小小的失误就会造成重大影响。
甚至还有地方官员士绅打着犒军名义直接收买官军。
犒军啊!
很合理。
但那么多酒肉怎么也得让将领和士兵耽搁半天吧?
最终靠着他们的齐心协力,朱允熥从京城派出的神机营一个军,也是他留守京城的唯一一个军,居然花了十五天时间才到达苏州,而且携带的重炮还因为锡澄运河被沉船堵塞,短时间无法运到,率领这个军的是江阴侯吴高的弟弟吴寿安,他倒是没有等重炮,直接下令强攻苏州。
至于战斗的结果……
“吴寿安失败。
他的神机营表现其实合格,而且也很勇猛,一度冲上了城墙,但最终还是被赶下城墙,据说苏州士绅凑了数百枚手榴弹,在最关键时候靠这批手榴弹把神机营炸了回去,不得不说你当初的大撒手榴弹,到现在还遗祸地方。
而且吴寿安的后勤队遭到太湖水匪袭击,一批弹药被炸毁,主要原因是知县带人犒劳运输队,结果从军官到士兵都喝多了。
也可能是被下药了。
总之几十名水匪就完成对几百人的运输队袭击,然后把数十船弹药放了烟花。
啊,水匪还是自称张麻子。
而且也戴着九筒面具。
第二八六章 入关?
就像你说的,现在真的已经有点荷兰人反抗西班牙国王的味了。
皇帝还是太年轻,太急了,觉得他爷爷时候想怎样就怎样,他既然是皇帝,当然也要想怎样就怎样,但他爷爷是杀出来的,二十多年无数士绅的人头踩着,自然想怎样就怎样,但他没有这种威慑力,而士绅们又因为你的出现带来武器技术进步,让民间可以在最短时间打造出对抗皇权的武力。
过去士绅面对蓝玉这种级别的猛将只能颤栗,现在他们需要的只是端起一支火绳枪。
别说蓝玉,就是常遇春也不过扣动扳机而已。
火器轰开了皇权。”
刘姐笑着说道。
所以罪魁祸首还是杨丰。
他带来的各种新东西,无论技术还是思想,都带来了可以说一场真正的变革,但这种变革也必然是那些士绅们最先开始。
任何变革都如此。
那些在一个个乡村老老实实耕田交税的老百姓,不可能站在接触变革的最前面,只能是那些有文化而且消息灵通的士绅们。而杨丰的一系列折腾,也让皇权的威慑力持续下降,毕竟他都敢当众拿枪瞄准老朱,从那一刻开始,士绅们对老朱的畏惧其实就已经没了。但老朱的积威终究还是能撑下去,另外这些年的急速扩张,也的确让士绅尝到甜头,而且各种新技术推广也让民间富足,他们也不想闹起来。
尤其是老朱一直坚持不改科举。
这一点很重要。
这个老家伙很狡猾的,他知道只要他还在考科举,士绅们就不会造反的。
我大清不就是吗?
老佛爷面对清末那么糜烂的科举都能坚持到自己快咽气,老佛爷是英明的,她知道只要还考科举,士绅们就不会抛弃大清,虽然最终她还是没撑住,但那时候她都已经老的昏聩了。
不能算她的责任。
结果废除科举没几年,大清朝就亡了。
老朱在这个问题上也很清醒,自始至终不受杨丰蛊惑,哪怕南北榜一事让他火冒三丈,南方那些进士们一样是不受影响的。
但朱允熥一登基就改革。
这就真的让士绅们忍无可忍了。
“他还是不会玩,他现在直接下旨把苏州所有田都分了,以后哪里有士绅造反,哪里的田就分了,保证不用他动手,苏州百姓自己就去把城门打开了。”
杨丰说道。
“那样就是他造反了,你就不怕蓝玉紧急回京,然后问他陛下何故谋反?
他是皇帝。
他背后是勋贵。
他敢这么干,那就是真自绝于天下了,吴寿安说不定会在苏州振臂一呼直接回京清君侧的,他们吴家这种侯爵之家,怎么也得几万亩地吧?皇帝能分士绅的田,难道就不能分他们的田?唐朝均田制都知道那些世家门阀的地不能碰,最多也只是把无主荒地均了。
他敢对士绅不屑一顾的原因,是因为他有勋贵这个基本盘。
后者忠于他。
但他敢分田的话,连勋贵也会抛弃他。”
刘姐说道。
这个是事实。
朱允熥敢不鸟士绅,想改科举就改科举,根本愿意就是他背后的勋贵集团始终忠于他,而直到现在,这个集团依然是大明最强政治力量。
“所以,这种事情只有我这种不怕死的才敢,你告诉小公主,让她注意点安全,我总觉得这种局面下,京城肯定要发生点什么。”
杨丰说道。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苏州的叛乱持续下去,其他地方肯定有响应,而朝廷的文臣们里面,恐怕会有下一个齐泰。齐泰并不是自己暴露,而是因为杨丰知道他在原本历史上的角色所以始终盯着他,小公主也是在没抓到他把柄的情况下告诉朱允熥的。
如果不是这样,他说不定还在做兵部尚书呢。
既然他是这样,那么朝廷其他文官里面,有没有藏的更深的?他们会不会干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皇帝直接弄死?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只要朱允熥一死,无论朱棣还是朱允炆都不会再搞什么改革了,哪怕朱棣也不会的,朱棣是老朱的翻版,他只会延续老朱的路线。
总之现在的朱允熥,真的已经面临危险了。
但是……
“赶紧干活了!”
杨丰喊道。
他周围那些用膜拜神明一样目光看着他的手下们,赶紧开始他们的工作。
而他们的工作是……
“你真用玻璃做大棚,搞水稻育秧?”
刘姐好奇地说道。
“不然怎样?这个时代能用的也就只有玻璃大棚了,反正就是成本高些而已,但成本再高,也不会比从几千里外辗转海陆运输的高,再说烧玻璃又不贵。”
杨丰说道。
好吧,他在搞水稻化。
他这片垦荒区可是五常,不弄出水稻真对不起这名字。
因为不可能有塑料大棚,所以只能搞玻璃温室,现在他就在建设,这东西成本不重要,毕竟他这边就在自己烧玻璃,沙子不值钱,煤炭自己就开采。而且使用铸造玻璃来制作玻璃板,其实也没什么高端技术,就是弄个抛光的厚钢板,然后把玻璃熔液倒上,再用上面的螺杆压着另外一块抛光钢板压出来。
然后用木头做出框架,把玻璃一块块镶上就行。
唯一的危险是冰雹。
但这个问题用上面加一层活动的木板就可以,一旦要下雨了,把这层木板拉上。
冬天还可以用来种菜,毕竟这里面温度不能太低。
会冻炸的。
反正就是育秧而已。
一个生产队搞一个,解决大米的供应而已,毕竟他不能一直靠赔钱养活会宁的各军,想让这里的汉人安心居住,就是得让他们在这里种出水稻来。虽然春小麦之类也可以种,但这个时代受种子限制,产量根本没法和水稻相提并论,一个正常也就一石半左右,一个在这种地方恐怕得四五石起步。在这种产量差距面前,付出的这点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关键就在于从南方运输到会宁都成本已经极高了。
本地生产成本再高还能超过从南方海运到毛口崴,再陆路辗转运输到松花江上,然后再水运过来?
如果以成本算,一石在南方采购只需要宝钞一贯的稻谷,运输到这里的真正价格,应该是六到七贯,只不过杨丰根本不是商业,他运到这里的大米是配给制供应。
不收钱。
实际上那些垦荒队员,会拿着这些大米和牧民还有渔猎部落交换。
吃肉可比吃大米强。
总之成本问题无论如何他都是划算的。
玻璃温室又不是一次性,维护好了可以使用几十年。
这样就更低了。
不过这种模式也只有他这种集体农场能搞,其他别说是个人,就连会宁那些军户都搞不了,毕竟军户也仅仅是以家庭为单位,而这样的温室可不是家庭能承担的起……
“你有这精力和投入,在哪儿不比在这儿强,非要跟这种零下三十度的地方纠缠?”
刘姐说道。
“废话,我这属于科技镇妖,只要我能把这里变成农耕区,以后也就不会再有那些乱七八糟势力崛起,然后入关了!”
杨丰说道。
“然后换成你入关了?”
刘姐说道。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