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韬略
作者:岂清 | 分类:历史 | 字数:168.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7章 左右大唐皇帝
随着丁瑜洲不断深入朝廷内部,他觉得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行动有时候都能做直接影响军国大事的发展进程,甚至都能够左右皇帝的意思,他觉得他的作用已然发挥的非常重要了。
除了正月初一日的李治拜谒昭陵这件事外。丁瑜洲还从其他事情的发生上得出同样的结论,他在一点点慢慢的改变着大唐的历史,但是这种改变仍然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改变。
再比如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加符合历史的规律,让丁瑜洲觉得自己就如同一个总指挥来安排部署皇帝大臣们的所有行动。
永徽六年正月十九日,丁瑜洲以中书舍人的身份上书请求,册封李弘和李贤的爵位,皇帝欣然允诺即刻册封武媚娘的儿子李弘为代王,李贤为潞王。
这也让武媚娘深感有自己的势力在朝中是多么有必要。
朝中有支持者,不管结果如何,起码能够有人替自己说话,这正是她武媚娘自己所求,所以武媚娘对丁瑜洲的建议与预言越发信服,觉得必须仰仗丁瑜洲的存在,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
朝廷大事也在一步步的发展和进行着,永徽六年上半年发生了许多大事,比如高丽与百济联合侵犯新罗,当时的新罗国王金春秋向唐朝求援。二月,大唐派兵前去镇压。
这些丁瑜洲都直接经历的事情,因为他是中书舍人,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所以每一件事他都知道。
到了永徽六年的五月份,夏季,烈日炎炎,皇后和武媚娘的斗争也进入到了水深火热和剑拔弩张的程度。
放眼整个朝廷,武媚娘的势力依旧很是薄弱,王皇后一方有元老大臣的支持,更有长孙无忌这个朝廷首辅的鼎力相助。
王皇后的势头依旧完全盖过了武媚娘。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五月二十三日的时候,长孙无忌提议皇帝任命韩瑗和来济新的官职,并且得到了所有大臣的支持,皇帝李治不得不同意了长孙无忌的体积,任命韩瑗为侍中,来济为中书令。
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中书令则是中书省的长官,全都是宰相职务。在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宰相并不特指一个人,而是指一个班子。
原本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是中书令,因为受王皇后牵连被贬到地方。表面看王皇后的实力受到了削弱,但是新提拔的韩瑗和来济是长孙无忌的支持者,所以对于王皇后而言也仍然是支持她的人。
朝廷依旧被宰相们把控着,李治虽然有发言权,但是他的决策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让李治和武媚娘深感朝廷元老贵族的势力庞大,以至于直接影响到了皇权的存在。
越是情况紧急,越是危险,武媚娘和李治就越发依赖丁瑜洲这些新兴的势力,仰赖他们能够在朝中替自己说话。
加之有武媚娘从中协调,更加让李治也相信了丁瑜洲的存在,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鼎力相助,所以丁瑜洲越来越受到李治的重视。
丁瑜洲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开始逐渐上升,他的仕途之路将由此开始一场新的局面。
当然丁瑜洲更因为有史书记载,作为他重要的参考,也是他重要的法宝,他可以在一场又一场的宫廷斗争中获得一如既往的成功。
通过上半年在朝廷中的适应,他越发觉得他虽然能够左右整个事件的发展,当然必须以史书的记载作为依据,这一点是绝不能更改的。如果一旦更改,后面的发展完全会背离史书的记载,那么他自己也会陷入僵局。
就好比在玩一场游戏,他因为提前看了游戏的攻略,懂得如何去打怪升级,如果没有看攻略,恐怕熬不过第一关。
既然是按照史书的记载来行事,丁瑜洲觉得不管事情的效果如何,该做的步骤还必须一一做好,做到位,否则会影响后续的事件,于是他又采取了下一步的行动。
对于游说长孙无忌这件事而言,除了李治和王皇后亲自登门拜访之外,史书的记载还有后续的情节,所以丁瑜洲顺水推舟让这件事继续了下去,虽然游说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一些人物的出场,则是影响了后续的发展,必须让这些人物准时出场。
于是,丁瑜洲再次上书李治,也同时传递给武媚娘消息,建议采取非官方的渠道派人到长孙无忌家游说,争取长孙无忌的最大支持。
聪明人过招,讲究点到为止,李治和武媚娘已经知道了长孙无忌的态度,但是他们仍然不死心,他们也知道长孙无忌这个人很是倔强,倔强起来恐怕十头大象都拉不回来。
去年冬天,到长孙府拜访,他们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而是草草收场,悻悻离去。
李治总觉得没有达成目的,心里有一股气,一直没有撒出去,于是他又听从了丁瑜洲的建议,派出去一波又一波说客。
第一拨说客是武媚娘的母亲,杨氏夫人。这位杨氏夫人之前有所介绍过,她是隋朝皇室后裔,身份自是贵重。她嫁给武媚娘的父亲是属于二婚。如今武媚娘的是皇帝宠妃,早已不是昔日的那种地位。她在家里的地位随着武媚娘受宠的程度也日渐提高,并且皇帝还赐予了杨氏诰命。
因为这位杨氏夫人与长孙无忌的父亲曾有一些渊源,算是旧相识,所以李治接受了丁瑜洲提出的建议,派杨氏夫人前往长孙无忌家,游说长孙无忌,刺探长孙无忌的看法。
丁瑜洲之所以建议武媚娘的母亲杨氏夫人前往长孙无忌的家中去当说客,除了杨氏夫人与长孙无忌相熟,也因为史书的记载就是这样,他只是按照史书的记载来对皇帝提出建议,只是按照时间的程序来推动整个事情的发展,不过游说的结果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长孙无忌照样是不闻不问,对杨氏夫人很是客气极尽礼数,却丝毫不提废立皇后的事情,所以杨氏夫人三番五次前往的结局也是悻悻而归,无功而返。
这件事让李治甚至武媚娘觉得很是没面子,但是他们依旧不灰心丧气,知道这是一件持久战,要求丁瑜洲继续为他们筹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