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韬略
作者:岂清 | 分类:历史 | 字数:168.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97章 武后的过人之处
武媚娘对丁瑜洲素来是尊敬的,此刻听到丁瑜洲这般说,断定他对此事有新的看法,自然是要听一听他的建议。
“好,你有什么建议?瑜洲,说来听一听,如今太子对于朝政还是缺乏经验的,很多时候确实应该多听一听你们这些老臣们的意见,有你们在,本宫倒也放心,陛下自然也是放心的。”
武媚娘说着这些话,同时向丁瑜洲看过来,眼神里带着温柔的霞光和璀璨的星光,并不像刚才全然是着一股杀人的戾气和暴怒的气息。
太子李弘自知事态变得尴尬起来,确实需要引入新的力量和观点来缓解当前环境里的不愉快。
他自知公然对抗武媚娘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明智之举,不能再与武媚娘对峙,否则无法收场。
太子李弘也望向丁瑜洲,等待着他的建议,对他充满了期待。
丁瑜洲往前走了几步,靠近天后和太子压低声音说道:“娘娘,此事要是维持原状,怕是不行了,不妨娘娘宽怀大度一回,恢复两位公主待遇,给他们指婚,嫁出宫去,也显得娘娘不计前嫌,宽怀仁爱。”
丁瑜洲说得很轻很淡,云淡风轻的语气里带着一股意味深长的考量,武媚娘听后仔细品味着其中深意,略微沉思了一会儿。
她现在的心情也渐渐恢复了平静,略微地说服了自己,对于刚才暴怒的行为有些后悔,看了太子一眼,轻描淡写地说道:“你所言甚是,既然太子提议了,那本宫就准了太子的请求,不光恢复公主们的待遇,还给她们物色好婆家,一步到位,送佛到西。”
丁瑜洲拉了拉李弘的胳膊,示意他暂时不要激动,因为他见太子还想插言,才好心提醒他不要再多说话,更不要再善心泛滥,抢先说道:“娘娘说得是,两位公主的年纪细细算来都二十六七了,也早过了适婚的年龄,所以娘娘和陛下更应该好生为两位公主物色夫家才是。”
武媚娘点点头,回答道:“不错,理当如此。否则,会被天下人耻笑的。”
丁瑜洲后面的这个建议说得也合情合理,因为他看出了武媚娘脸色的变化,猜测到武媚娘慢慢接受了这一现实,正在思考如何将负面影响压减到最小。
武媚娘的脸上浮现出不可描述的一抹笑容,心里对丁瑜洲的思路反反复复地掂量来掂量去,觉得此方法可行,但是心头的这道坎却迟迟迈不过去。
碍于善良的太子在旁,不便和丁瑜洲进行真实的内心交流,只得自己做出决断。
虽然两人之间没有明说,但是从彼此给出的眼神交流中,她很有默契地揣测到了丁瑜洲的意思。
丁瑜洲用真诚的眼神看着武媚娘,为她排忧解难,犹如一汪春水波澜不惊,犹如一缕春风拂过面颊,他用最真挚的精神去看武媚娘,对她传递出最真实的意图。
很显然,丁瑜洲的这份建议,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特意提出的,否则的话,丁瑜洲不会轻易乱说话。
院子里的日光温和,天气晴朗,碧空万里,如此闲适的时光,原本应该惬意享受,但是突然遇到这么一桩烦心事,着实让武媚娘的心情轻松不起来,让她难以享受这闲暇的时光。
武媚娘深知当下事态的严重性,国政在慢慢恢复,更深知朝廷内外对于太子的拥护,太子已然是冉冉上升的政坛新星。
思考中,一条条思路理顺着。
猛然之间,武媚娘对丁瑜洲刚才的建议恍然大悟,顿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她明白了丁瑜洲的意思,更清楚了丁瑜洲提议的深意。
其实这个提议很明白,也很精彩。
此刻武媚娘全然明白了丁瑜洲这个建议的高明之处,随即脸上浮现出得体的微笑,转换出轻松的姿态,也改变了对太子的态度。
她露出慈母的微笑,对李弘以近乎商量的语气,说道:“太子,本宫刚才并不是有意针对你,而是针对早已逝去的那些敌人仇人,每每想起曾经的那些过往,本宫的心里就对她们恨得牙痒痒,惩处她们的女儿,本宫也是有苦难言,也是无可奈何。如今你替她们求情,说明你们姐弟情深,你太子重情重义,大仁大义,本宫为你感到自豪和骄傲。好吧,就按照你说的,放她们出来。”
武媚娘的态度突然来了一个大反转,完全与刚才盛怒之下的状态是两个样子了。
此时,武媚娘更显得雍容大度、宽厚仁慈,对待仇人完全可以不计前嫌,同时也肯定了太子的做法。
母后的突然转变让太子有些错愕,听到母后对自己表示认同的话语,如同在梦里一样,太子简直不敢相信。
他偷偷使劲掐了自己的胳膊一下,强烈地意识到疼痛之后,才确认原来母后说得事情是真的,不是在做梦。
武媚娘的神色平和安详,对着李弘的手拍了怕,眼神里对李弘尽是认同和欣赏。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母后为何突然又同意了呢?丁大人只是说了那么两句话,母后就改变了看法,着实搞不懂啊!
武媚娘如此突然发生的转变,毫无征兆的转变,着实让李弘傻眼了,可谓又惊又喜。
不过,与刚才剑拔弩张的紧张时刻相比,这总算是好事,李弘带着疑惑和不解全力应对着母后的转变,他的心里还是很高兴,简单地认为母后这是想通了,和自己的想法保持一致了。
李弘的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心里乐开了花,一来他说到做到,答应两位姐姐的事情能够顺利办成了;二来他的提议得到了母亲的赞同和赏识,那可是一件极其不容易又确实值得高兴的事情。
武媚娘一般不轻易认同李弘的观点,一向对他要求严厉,甚至总是事事处处都打击他。他虽然不知道母后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依然钦佩母后的为人和能力,他深知母后的本事,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能够历经两朝,自然有母后的过人之处。曾经过去的那些事情,李弘没有参与,也不甚了解,但是宫人们的风言风语中,尤其看到宫人们看母后的那种崇拜和敬畏的眼神,他也能够体会到母后绝非等闲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