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廖化新传
作者:烽岳键客 | 分类:其他 | 字数:132.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36章 三江城下
得知蛮兵在泸水南岸集中兵力,祝融夫人带兵进驻三江城之后,廖化这才派人通知杨锋,组织秃龙洞汉军南下。
杨锋的任务很简单,他仅仅需要把大军带到三江城外的平原安营扎寨,营造出决战氛围,给叛军施加压力。
顾虑到三江城内的那支毒箭部队,以及,祝融夫人的个人勇武。
廖化严令禁止杨锋贸然与叛军作战,他还给了杨锋随时撤军的权力。
一旦南岸叛军增兵泸水北岸,兵力超过杨锋的兵马,决战立即放弃,汉军撤回秃龙洞。
尽管没有具体作战计划,杨锋的南下行动,倒也不是毫无意义。
除了给蛮兵施加压力之外,提前到达三江城外的汉军,也可以提前选定筑营的地点,在决战之前,为汉军抢到一个有利位置。
安排秃龙洞汉军南下之后,廖化将注意力从南方移开。
倒也并非廖化完全信任杨锋,只不过,蛮兵缺乏骑兵,主力又没能过河,不会对汉军产生致命威胁。
即使蛮兵偷袭杨锋并且成功了,也很难在平原上围歼汉军。
廖化有预感,杨锋是安全的,叛军也在等待汉军南下,对方暂时不会重兵渡河。
叛军数量虽多,但成分复杂,敌军贸然渡河,的确能发挥出兵力优势,可他们同样会把汉军吓跑,敌将未必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永昌郡的备战工作有序进行,廖化的战前部署,取得了成效,几只木质老虎的建造,已经进入了最后收尾阶段。
为了接受廖化的检查,其中一只木虎已经加速完工了。
木虎的体格比真虎略大,制造的栩栩如生。
为了尽可能还原出最真实的老虎模样,工匠们在木虎身上披了虎皮,粘上了虎须。
木虎有四条虎腿,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每条木腿下都暗藏了坚固耐用的铁制小轮,确保木虎可以在战场上快速移动。
木虎看上去不小,却不算重,体内大多是镂空的结构。
虎口可以通过机关自由实现开合,闭合的时候,拥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张开的时候可以方便汉军将士使用弓弩放箭。
木虎内部的空间很大,至少可以安置两人行动,两人分工明确。
其中一人是工匠,负责操纵木虎前进,并且,在必要时刻进行简单维修。
另一人是汉军神箭手,靠近虎口待命,随时准备使用火箭射击。
木虎内部设置了许多独立空间,分别安置好引燃物、火种、弓弩以及近战刀枪。
木虎不仅起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而且,还会成为汉军的火攻利器。
廖化仅仅提出了一个设想,关银屏便把设想制造成了现实。
廖化对木虎的这番设计非常满意,要求关银屏尽快将所有器械完工。
除了关银屏,吕凯同样没有怠慢廖化的指示,他集合全郡之力,给廖化筹集了牛羊近两百头。
吕凯的顾虑倒也并非多余,永昌郡原本就不富庶,牛羊数量很少。
郡里的粮食危机刚刚缓解,牛羊的状态大多还没有恢复。
时间紧,任务重,汉军强征了大量牛羊。
有不少牛羊病、饿、累死在路上。
即使是顺利进城的那些牛羊,也大多挣扎在生死线上,状态很差。
为了保证牛羊的存活,尽快恢复状态,吕凯给牛羊配备了专业的饲养员,而且,喂食最好的饲料。
几天下来,大部分的牛羊已经恢复了体力,甚至有明显长膘的迹象。
木虎和牛羊是廖化最重视的战争准备,确认这两件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廖化便再无其他心事。
把这两部分工作全权对接给吕凯,命令对方在器械完工之后运送木虎和牛羊南下。
随后,廖化把主力部队交给了副将,要求副将带主力缓缓南下。
廖化没有随军行动,他和关兴一起,带领着卫兵们先行南下。
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一行人很快到达三江城外。
杨锋的确筑起了营地,三江城外,汉军设置了四座军营。
廖化迅速赶到大营,在汉兵的带领下,去见杨锋。
汉军虽然同时建造了四座营地,但是,营地的建造水平明显有高有低。
尤其是靠着北方的两座营地,营墙建设的乱糟糟,一看就是蛮兵们的成果。
廖化倒也没有为难杨锋,对方不是汉军职业将领,安营扎寨的经验不多,能把营地搭建起来,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攻打朵思之前,杨峰麾下原本就有近千汉军,占领秃龙洞之后,他又吸收了朵思大王的人口,从中招募了近千蛮兵。
两座汉军营地加上两座蛮兵营地,倒也形成了掎角之势。
进入杨锋主帐之后,营帐里空无一人,过了一段时间,收到情报的杨锋才急匆匆赶回来。
蛮兵的营地建设虽然让廖化有些意见,杨锋的主营帐建设却更加让他不满。
仅仅容纳一名将领的主营帐,面积已经超过了普通士兵营帐的三倍以上。
让廖化吃惊的,可不单单是营帐的规模,帐篷里放置了不少玉器,营帐内部也用蜀锦包裹,非常华丽。
第336章 三江城下
杨锋主动跟廖化请功,“这些蜀锦和玉器,都是我军获取的敌军不义之财,实在没有地方放置,便安置在了这里。”
“主营帐建造的时候,我全程监视督造,这些东西都是我送给廖将军的礼物,希望您能满意。”
廖化叹了口气,财物和华丽的军营都是杨锋讨好自己的手段,只可惜,这名自作聪明的洞主讨好错了地方。
如果杨峰能把建设主营帐的用心程度,拿出一半建造营地,廖化会更高兴。
大战在即,再加上杨锋的确没有恶意,廖化倒也没有指责对方。
杨锋终究是降将,一旦廖化进行斥责,很容易引起对方的焦虑与不满,如果影响到接下来的决战,那就得不偿失了。
既然如此,不如暂时收下这批财物,安定杨锋的心,等到战斗结束之后,再原封不动的奉还。
“感谢杨洞主费心了,”廖化话锋一转,“我们进入大营的时候,似乎听到营外有争吵声,叛军到营外挑战了?”
杨锋一脸苦相,“还不是祝融夫人,从我带兵来到这里筑营开始,她就来到营外挑战,她的兵力没我多,可她总是邀请咱们的将领上阵决斗。”
“我遵从将军的命令,高挂免战牌,按兵不动,全力备战,但是,祝融丝毫不气馁,每天都来营外叫阵。”
杨锋叹了口气,“骂我也就算了,这泼妇居然还骂廖将军,骂的可难听了,将士们几次求战,我快压制不住了。”
廖化点点头,“杨洞主做的很对,你放心,我迟早会帮你出气。”
“祝融出城骂阵的时候,统率多少将士,三江城的总兵力,又有多少人?”
杨锋确实做过调查,他回答道:“叛军骂阵的时候,我也曾观察过,祝融的行动很有规律,每一次都只统率五百蛮兵。”
“至于三江城的守兵数量,”杨锋的语气有些不确定,“原本城中大概有二百守军,祝融统率上千兵马入城驻防之后,叛军再没有其他部队过河了,据我判断,守兵数量最多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人……”
也就是说,即使汉军重创甚至全歼了祝融带出城的这五百将士,也不会影响三江城叛军的守城实力,敌军完全有能力继续派兵出城袭扰。
祝融嚷嚷的再厉害,她的行动不会撒谎,她对汉军还是有些敬畏,因此,保留了实力。
在廖化看来,要么不打,决定要打,就得重创叛军。
至少得打痛三江城叛军,让祝融没有办法在决战的时候,从城里出偏师,配合蛮兵主力作战。
廖化并不准备集中力量攻打三江城,一旦汉军发起攻城,必然会露出破绽,如果不能快速夺下城池,决战就可能提前在不利的态势下展开。
而且,汉军彻底歼灭守城的敌军之后,将士们的锐气也会受到影响。
一旦三江城易手,蛮兵很可能不会再过河了。
最好的结果,是汉军设置埋伏,重创了三江城兵马,让城里的叛军丧失作战能力,但是,又给叛军留下了三江城这座城池,让敌人产生顾虑,这样一来,叛军在决策的时候就会被动很多。
权衡利弊之后,廖化说道:“祝融再向将军邀战的时候,杨洞主不妨派人出战,记住了,只许败不许胜。”
杨锋不理解廖化的命令,迟疑道:“这条命令执行起来倒是不难,只不过,阵前比斗一旦失利,恐怕会挫败将士们的士气。”
“咱们军中有半数兵马是新投诚的秃龙洞兵,这些蛮兵对咱们的归属感很弱,仅仅因为家属留在秃龙洞中,受到咱们的控制,才听从咱们的命令,一旦部队士气下降,恐怕会出现大麻烦,请将军三思。”
廖化身边的关兴也连忙插嘴道:“没错,既然是战前比斗,两方比的就是一口气,咱们汉军可不能示弱。”
“请廖将军允许我出战,让那祝融夫人尝一尝我大刀的厉害,击败敌将之后,我军再趁势杀出,必然可以重创叛军。”
廖化并没有解释自己的想法,拒绝关兴之后,他再次看向杨锋,语气坚定:“记住了,只许败,不许胜。”
杨锋耸了耸肩,说道:“我明白了。”
回过头,杨锋招呼自己的三儿子,“廖将军的命令,你都听见了,祝融必然还没有回城,你立刻披甲出营应战。”
“注意防范祝融夫人的飞刀,切记,保护好自己。”
杨锋第三子领命离开之后,廖化说道:“决战的日子不远了,请杨洞主安排将士们准备安营扎寨的物料,营造出一副大兴土木的模样。”
杨锋点点头,“将军放心,我一定命令将士们尽快扩建营盘,为主力部队搭建好营地。”
廖化摇了摇头:“我只要求你准备物料,并不需要扎营,而且,所有的物料都放在后方的两座大营中。”
廖化的要求让杨锋费解,他倒也没有询问,立即去找部将下命令了。
准备物料的重要目的,确实是为了扎营,但是,廖化的另一个计划,就是引诱三江城的叛军出城偷袭。
汉将在比斗中连续输给祝融,即使对方再小心警惕,也难免会产生轻视之心,祝融未必能够忍住偷袭汉军的诱惑。
汉军每一座营寨中,都有五百名士兵,叛军想要偷袭得逞,必然需要动用主力。
等到祝融带领重兵出城奇袭的时候,汉军就可以想办法重创来犯敌人。
即使祝融保持警惕,不上当,汉军也没有任何损失。
汉军确实是这么备战的,军中每天都在进行大量兵力调动,进山砍伐木材,搬运物料。
但是,廖化动用的士兵,都是那些秃龙洞战事后投诚的蛮兵。
汉军老兵都在养精蓄锐,随时待命。
按照命令,杨锋三个儿子和一些重要部将陆续和祝融交手,但都败给了对方。
祝融的枪法很凌厉,廖化的那条命令纯粹多余,许多将士仅仅从对方手下逃生,就费劲了全力。
就这样,祝融连续挑战了汉军三天,汉将们连续败了九阵。
第四天开始,汉军再次高挂免战牌,不再应战。
连续的胜利让叛军愈发自信,骂阵的声音都提高了八度。
但是,敌人却迟迟没有对汉军存放木材的营地展开偷袭。
直到第七天的午夜,祝融终于按耐不住了,倾尽三江城的兵力出城,他们绕过了正面的两座汉军营地,偷袭后方存储物料的营地。
然而,汉军早就布置了应急反应措施。
等到叛军杀进营地之后,守营的汉军立即缠住叛军,同时,发出示警。
收到信号,汉军主力陆续赶到现场,合围了蛮兵。
蛮兵偷袭部队的兵力不算少,他们的战斗力却比不上养精蓄锐的汉军将士。
遭受合围的时候,敌军人心惶惶,错过了最佳逃命时机。
祝融虽然骁勇,在火光中左冲右突,但她始终没能杀出重围,汉军的包围圈不断收紧。
眼看叛军全军覆没,廖化不顾关兴的阻拦,命令将士们让开了一道口子,放祝融和少量叛军突围。
尽管出城偷袭的上千叛军几乎遭到了全歼,敌人还是有数十兵马退回三江城,与守军合军。
放走祝融,倒也并非廖化本人的妇人之仁,在他看来,只有祝融活着,才能引诱叛军渡河,事实上,叛军也是这么做的。
汉军围歼叛军后的第三天,叛军开始在岸边集合,准备渡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