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娘子
作者:惠太平 | 分类: | 字数:7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7章 李慈审案(4)
周远志听得有些发愣,今天早上他才从百味楼找熟人买来,还没有仔细看过封口布条有什么讲究,此时听三秋说起,他才赶忙揭过布条一看,后面果然有两蝇头小字“处暑”。
“李兄,这……这的确是有的。”他将布条递过李慈看。
李慈面色无异,还是问道:“这不能证明就跟你有关。”
王三秋却是轻笑,这个李慈虽然城府颇深,他想表现出不信,可越是用肯定语气说的否定,就越是相信。
看来是要露一手了!
抬头四看,在烤架旁还放着一张矮机,上面备有纸笔,这是准备吃喝尽兴时,赋诗填词所用。
“李公子,可否借笔墨一用?”王三秋揉揉自己的手腕,准备写字。
“可以!”李慈也想看过究竟。
“还是我来写吧!”乔九按住三秋坐下,自己起身走到矮机边,吸足墨汁,提笔在纸上绘出三字,又在旁边写下蝇头小楷“处暑”,等他写完,王三秋起身从自己衣袖内拔下一支簪花银镯,调整方向,蘸墨在处暑旁印下半朵梅花。
李慈哑口无言。
一共有五字,各有千秋,想要临时模仿根本不可能,更何况还有那镯花跟他手上布条一模一样。
周远志捧着白纸跑进周围士子中,对着王三秋二人是指指点点,说着什么。
士子们也是议论纷纷,他们这几个月在学院里多少也吃过一位师娘卖的小食,就跟这“辣娘子”酱料有关。
“你们……”李慈艰难开口,又无法说下去。
“李公子,你觉得我会进别人家里当婢女吗?我有钱能活,有爱可依,什么东西会让我舍弃这些,去卖身为奴婢?”王三秋声音也大起来,几乎带着轻蔑的嗤笑。
“现在李公子可以让那些人过来了,看他们怎么说?”王三秋声音一转,又回复平静,却是乔九拉她坐下。
周围没有走远的士子看过白纸上的字,基本上已经确定王三秋就是辣娘子。
更有甚者,还有两个士子认出她当日在书院门口斥责过门房小厮,以及跟院长争辩过。
对此,王三秋很是尴尬,还起身跟士子们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士子们对她的道歉不感兴趣,只对她怎么突然成别人口中的逃婢很是好奇。
当然也有聪明人看出其中的蹊跷,都笑而不语,于是纷纷围拢过来,想看马青等人如何辨说。
马青人在远处,听不到这里在说什么,只看见外围士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等伤手的两人包扎好,李慈也在唤他们过去。
一到近前,见那个王三秋坐在地上,旁边伤人男子正给她揉着手腕,而周围的士子们面色各异,有人带着笑,也有人蹙着眉。
李慈面色不豫,对马青也没有丝毫怜悯,见他们过来开口便问:“事到如此,你们还是肯定这姑娘是你东家婢女?”
马青听出李慈的怀疑,同样的事到如此,他不可能承认自己是来劫人加灭口的。
依然说婢女,闹大了就说认错人,也好过县学外蓄意杀人。
他也不跟江南等人沟通,张着嘶嘶漏风的嘴就道:“侣公子,她的确系我东家刚买的……”
不等他将话说完,李慈又道:“买成多少银子?”
马青稍一沉默,就回道“签的十年身契,十五两。”
周围有了哄笑,被议价的当事人王三秋也忍不住抬头看来:这价格是不是有点低呀!
临桐县周围人家生活基本都不错,鲜少有卖儿女的,即便家里贫寒,也是选一户人家提早嫁过去,就像柳芽儿那样,也不愿意卖身为奴。
虽然身契一般都是活契,时间最短为一年,最长的也就十年,期间吃穿用度都是主家负责,还会在契满时带走一笔钱。
按市价,买一个婢女十年身契,也就几两银子。
婢女们都是七八岁进主家门,等到十七八岁时,正好放出府去。
若不想走的可以签下长契,由主家负责一辈子的婚丧嫁娶。
签契十年虽然可以走,还有银子拿,可这十年间就是别人家的财产,所有的产出都是别人的。
像王三秋这样年纪和相貌,进门也许就能替主家生下孩子的,身价会高一点,十五两已经是最高价格。
有些想要孩子的人家就会专门钻这样的空子,买大龄女孩来做通房婢女,十年期满,女子年纪大了,正好去母留子。
只要不是丧心病狂之人,不会到十七八岁还签十年契的,虽然走时得的银钱足够下半辈子过活,可谁也不愿意用花一般的年龄给别人养大孩子,还以寡妇身份再嫁。
眼前这女子会把自己卖出去,只区区十五两?
听周远志透露出来的消息,昨天晚上辣娘子送来的辣椒酱是五百坛,就这一次货款就当得卖身银子。
她只怕是疯魔了,会放着好好的大小姐不做,有恩爱的俊郎未婚夫不要,要去给人做奴。
听到周围轰笑,李慈没有笑,只是嘴角抽了抽:“何人写的契书?”
马青有些编不下去了:“是我东家跟王家写的,具体的我也不知道。”
“那好,你东家是谁?”李慈问到关键处。
马青面上露出一丝傲意,见周围士子都盯着自己,也不想现在再挨打,只能将这傲气压了回来:“城东闵家。”
场上顿时一静,马青也有些憋屈,以他的这张脸,临桐县周围大小乡镇三教九流都得给面子。
可今天先是栽在外乡人手上,又被这群平日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给无视,现在还得摆出名号。
李慈他们就是临桐县人,自然知道城东闵家是谁。
临桐县是南庆巴陵山脉中比较繁华的城市,虽然比不上一路府城的磅礴人口,但这里水路四通八达,通往山里各镇的山路也不少,是连接府城和地方小镇的重要一环。
每天山里出产的粮食和各种山货土产,就从四方八面源源不断汇集于此,再送去需求巨大,人口众多的府城。
而府城里各种精细布匹和新奇生活用品又会通过临桐县送到山里镇上,来往各处的商旅也是川流不息。
有这样大的场面,就会孕育出不少势力瓜分,大大小小不下十个,其中就有闵家的疾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