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作者:三秤金 | 分类:历史 | 字数:29.3万

第41章 仪式感很重要

书名: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作者:三秤金 字数:2231 更新时间:2024-11-17 02:06:23

打扮的简直比新郎官还要潇洒,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的赵京,听见了孙全的喊声。

他冲孙全拱了拱手,表示听到了。

孙全兴奋地脸都红了。

他一迭声对身边的人道:“……看,在下并没有说慌吧?

状元郎,与我拱手了。”

旁边一个卖油的老叟,抹下已经可以用来榨油的头巾笑呵呵道:“……赵公子,老朽也认识,他还赊过老朽的油哩,说起来……

赵公子人是极好的,说话好听,温文尔雅,相信,他若是做官,一定也是个好官。”

旁边。

另一个手握两枚硬壳核桃盘来盘去的财主,则“哧”笑了一声:“老翁,此言太早,不瞒你说,在下也见过一些官儿,看上去与赵状元一样气宇轩昂,可是,背地里收起银子来,却也是毫不手软的。”

财主的话。

倒让孙全惹了一肚子气,他很想反驳一下,可是,看在对方那个财主远远大过他这个小小富户的份上,孙全还是把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赵兄……不是那样的人……”

孙全的话。

听上去,实在软弱无力。

谁说。

赵兄一定就不是那样的人?

很难说。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

……

大兴殿内,大隋帝国的皇帝,杨广,没有跟那些百姓们一样,去看夸官游街的新科进士们,他正在殿中组织文武百官,举行加入保皇教的工作。

杨广重点强调。

从今往后,若在大隋朝为官,就必须加入保皇教。

朝中大臣,议论纷纷。

虽然。

有一些脑筋一下子转不过弯的大臣们,很想拍桌子骂娘,骂几声荒唐、胡扯之类的话,可是,话到嘴边的时候,却又觉得毫无底气。

因为。

无论如何引经据典,这些大臣们也实在找不出陛下创立的这个保皇教,有什么可以攻讦的地方。

怎么办?

许多人心中,其实也已经有些意识到了,皇帝这是准备用这种已经接近狡诈的手段,想将所有的文武大臣,各级官吏,紧紧抓在他一个人的手心。

在此之前。

虽然说大家也是吃得大隋朝的俸禄,尊的是当朝皇上,可是,若是真有什么风吹草动,天下大变的话,有些人可能就会割据一方,唯我独尊,继而称王。

而现在。

很明显。

陛下创立这个保皇教的意思很明确了,就是要加大中央集权,通过明确而又简单粗暴的方式,突出这个大隋朝中,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有些人甚至想到。

下一步。

陛下肯定会裁减各种番王、府兵之类地方势力,而将军队与地方的管辖权,也渐渐收到朝中来。

并且。

陛下这样做,其他人,还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搪塞推脱,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

当然。

这些文武大臣们唯有拭目以待。

特别是如贺若弼等年长的老臣,从小看着杨广长大,看着他从晋王千岁走上金殿,成为九五至尊的这些人,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忽然觉得,自己,似乎越来越不了解陛下了。

许多大臣意识到了陛下的身上,似乎发生了什么变化,而这种变化,究竟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带来的,还是因为陛下本就天纵英才,是大隋朝的雄主,诸大臣,还不太了解。

今日的加入保皇教暨发放《保皇证》仪式,杨广亲力亲为,每一位大臣,都经历了从签字画押确认,到接过一个证明自己从此找到了一个“神秘”组织的小本本这一过程。

每个人,杨广都勉励了一番。

当朝中数百名官员,每一个人都领到了上面写有自己的姓名,籍贯,性别,职务等内容,并由陛下亲自签发的小本本后,许多人,心里忽然油然而生了一种令人踏实的归属感。

这该死的归属感,让几个生性耿直的武将,眼中充满一种狂热的爱戴,他们认为,从此以后,自己就成为了面前这个虽不过二三十岁,却异常英明神武的陛下一党。

有时。

仪式感真的很重要。

老将贺若弼,握着属于自己的那个小本本,满脸的核桃皮,都笑开了,他笑着冲旁边的车骑将军段达道:“老段,咱们陛下,心思独特,敏锐独行,行事实在出人意料,不但首创了科举………那个他娘的什么状元、探花……嘿……

据说,陛下还要进行什么武举呐,老段,若是武举核考,你看,谁能首推第一?”

生得身材魁梧,膀大腰圆的车骑将军段达见贺若弼这样问自己,不由呵呵笑道:“若说武举,说实话,老将军你若中第二,可就没人敢称第一。”

段达的马屁,虽拍得太明显,不过,贺若弼倒毫不在意,颇有几分受用的他捋着银须呵呵笑道:“……若老夫再年轻二十岁,那倒可堪夸口,至于现在么……呵呵呵呵,现在,是你老段与年轻人的天下喽。”

段达满脸堆笑:“老将军宝刀不老,正是为我大隋建功立业的时候,可不要太过自谦。”

贺若弼哈哈一笑,段达,他喜欢。

金殿之内。

吵吵嚷嚷。

很是乱了一阵子。

待所有的官员入教仪式都已完成,人人也都已经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小本本后,杨广宣布,今日,他要大宴群臣。

圣上赐宴。

臣子真是满面生辉。

这样的荣耀,这些京官们,人人均沾,他们的心中,对万岁爷的忠心,真是大大增加了许多,无论如何,先拔头筹的感觉,不错。

陛下说了,从暨日起,就要将这一规矩与制度,面向全大隋九州八百六十二县推广下去,落实到每一位官员的身上,要让大隋朝的官员,人人都成为保皇教的教众,并且,以后,大隋朝还要将文武举制度进行完善,将来,在莘莘学子中,也会发放适量的教众资格下去,对那些好苗子,重点培养。

大隋朝的官员们,对杨广的计划,居然毫无反对,说来,也着实令人啧啧称奇。

其实。

若究其原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没有反对的声音了。

利益。

对。

就是利益。

因为每一个人都认为,杨广创造出来的东西,并没有影自己的利益,相反,反而更加有好处。

试问。

如此,又怎会有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