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自爆身份,这天下稳了
作者:洪天齐 | 分类:历史 | 字数:77.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6章 一举多得的好事
这一下子真的是让全社会都轰动不已再说了,这个办法很新颖,大家却又觉得非常可行,自然是想要来报名试试。
就算是考不上也没有什么损失,但如果考上了,那可就是改变人生了。
而且,这个发明可是唯一能和曹操那边的制度争一争的好办法,卫阳自然是要奋力的推行了。
而且为了证明自己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卫阳还专门写信给了陈宫陈以及司马懿等人,想要听听他们他们是什么意见。
也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大家看法竟然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非常支持。
这样的办法,绝对能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既然如此,卫阳也就开始准备起来,他准备让这个科举制大放异彩,一定要网罗一大批的人才。
当然了,他自己非常清楚,现在网罗人才并不是为了汉朝,而是为了他自己。
为了进行彻底的宣传造势,卫阳也是没有让祢衡闲着。
他找到了大汉日报社,发现和日报社的工作人员正在那里研究排版,看起来很是辛苦的样子。
于是,卫阳便让人去外面订了一桌酒饭送到这里,然后让大家饱餐一顿,这才把祢衡单独叫了出来说道。
“祢衡先生,这段时间以来你的确是辛苦了,我也觉得让你在这里如此的辛苦,着实是太过于为难你了。”
其实像祢衡这样的狂士,最为难以承受的就是别人对他的关心,会大有知己之感。
于是,祢衡连忙拱手对卫阳说。
“这也是我分内之事,侯爷不必挂怀,其实也没什么,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量,而且这段时间以来报社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是我们值得欣慰之事。”
卫阳笑着点点头,然后告诉祢衡说。
“想必你也已经听说了,我准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事情了吧?”
祢衡虽然是一介狂生,但是他也是有真才实学之人,所以便笑着回答说。
“早就已经听孔文举说过此事了,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侯爷你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实在也是很了不起。”
见到连祢衡都同意这个科举的办法,卫阳没想到自己这方阵营还是非常的不错,能够把自己的意图全都给全盘消化。
至少不需要多费口舌去多说些什么,这样就省了很多的功夫。
卫阳便笑着说。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我众多的施政方略中的一点而已,不过这次还真是用得着你的日报社了,我准备把这个将要执行的制度,通过你的大汉日报发出去。”
这时候,祢衡却是嘿嘿一笑,然后他有些不无得意地回答卫阳说。
“您想要用我的日报为科举制作宣传,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我告诉您吧,我这报纸的发行范围不只是在您的地盘之内,就连一些附近地区也已经流入了,而且发行量非常的广。”
卫阳当然清楚,祢衡这么说是因为他想表达,其他的军阀和各路诸侯所控制的地盘里,只要是能够看到这份日报。
自然都会有人前来响应科举,到时候更方便选拔出人才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卫阳对于祢衡的工作成绩自然又是一番夸赞,临走之时又留了一些经费给他们。
让他们尽量的改善生活,不要苦了自己。
正如弥衡所说,这报纸的发行范围可不只是在许都附近,更加让曹操都看到了。
看完了这份报纸之后,曹操才拍案惊奇的说道。
“我本来以为,卫阳只是在打仗布阵方面有天才的本领,可是没想到办起报纸来也是丝毫的不逊色,这样的天才看来真是我之对手啊。”
旁边的夏侯惇却是一脸的不服气,直接就说了一句。
“也不要长他人的志气,灭了咱们自己的威风,不就是一份报纸吗?他能办咱们也能办,有什么了不得的!”
其实,曹操不用夏侯敦来提醒,他也想要办这份报纸。
只不过是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并不是一时头疼脑热拍板这么简单。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每天抄好几千份甚至上万份的这种发行量,需要很多人力去解决。
而卫阳那边的报纸发行如今已经超越了上万份,而且明显是用印刷出来的。
比起来人工抄写的要强的多,但是曹操却并不会这种印刷技术,这也让他望尘莫及。
所以就算是想要办一份针锋相对的报纸,可是自己却没有这种印刷技术,因此也只能是羡慕不已,却也没有办法。
正在这个时候,司马懿采取了许多针锋相对的措施,对于曹操的部队前锋多有袭扰。
让曹操首尾不能兼顾,经常吃败仗,也是焦头烂额的日子非常的不好过。
由于对司马懿也算是疲于应对,所以这个想办一份报纸的想法也只能暂时搁置在一边了。
不过曹操内心之中还是非常遗憾,想着一旦军事上有所缓和,这个事情一定要做起来才行。
毕竟拿来别人的好办法应用于自己,曹操是经常这么干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曹操的地盘范围内,有许多很不得志的文人正聚在一起商量着。
其中一个打头的书生对着大伙说道。
“咱们可都是寒门子弟,没有什么做官的亲戚,自然察举制度跟咱们没有任何的关系,如今在这边更没有人能搭上曹操的线,所以靠着这个是没有出路的,不如到许都那里去试一试。”
他这样一说,其他人自然是群体响应,毕竟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一个心思。
与其在这里混日子,不如到卫阳那边去试试看。
万一能够通过科举,岂不是也能够获得一官半职,同样能做出成绩来光宗耀祖。
就这样很多书生就越过了这里的实际控制线,来到了卫阳这边参加科举考试。
一时之间,许都这边汇集了天南海北前来的许多读书人。
这些人不仅有学习儒家学说的,还有学道学的,甚至有学墨家和农家的。
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所有人都住在这里的客栈里,让客栈都特别的火爆起来,
不过,这些人也都是把自己的学问全都显摆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