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作者:衣青箬 | 分类:游戏 | 字数:146.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6章 奇思妙想解难题
安抚了家属,将抚恤的事情定好之后,平安的心情更加低落。
这些人也许真的是习惯了,所以没有人闹,他做出决定,他们就点头答应。但越是如此,平安心里越是不好受。死去的工人都是壮年男子,每一个都是家中的顶梁柱,少了他们,这些家庭往后该如何度日?
这个问题平安之前就已经想过了。因为等到明年开春,天气回暖之后,他是肯定要派人去将弓箭厂工匠们的家属接过来的。到时候那么多人,总不可能每天就坐在家里等饭吃,总要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但家属几乎都是妇女和老幼,能做的事情有限,要怎么安排,却是十分棘手。
平安本来是打算让他们做点儿手工,但现在的市场不规范,秦州商业又不发达,即便是做出了东西来,怎么卖出去也是个难题。
本来他还不怎么着急,慢慢寻找商机就是了。但这件事要赶紧提上日程,形成规范之后,将来再出事,家属们也可以比照办理,多少能缓解家庭压力。
将这件事在心里打上备忘日程,平安才跟着负责人去商量接下来的事情该怎么安排。
炼铁炉倒是没问题,反正本来也打算试验一下高炉,正好重新弄。为难的是,在新的炼铁炉投入使用之前,铁的产量肯定会降低,这是一个麻烦事,因为弓箭厂那边说不定也会受到影响。
现在正在打仗,多一点产量,就多一点胜利的保障。受到影响,当然不是什么令人高兴的事。好在只是一个铁矿,还有其他地方能填补,否则平安就真的要发愁了。
好在现在炼铁炉属于弓箭厂,盈亏都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倒是免了跟官府那边扯皮。
除此之外,查出究竟是谁在背后捣鬼,以及制定更加明确严格的管理规范,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也是重中之重。防范胜于救灾,平安现在是真的切身体会过了。
把章程定下,从矿上出来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平安抬头看了看天,带着有泰赶往秦州城。徐文美还在那里等着呢。
徐文美住的地方是皇城司名下的一套小院。三间房屋,一个十几平米的院子,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了,十分不起眼。平安他们到的时候,徐文美正兴致勃勃的亲自下厨。
这也是他离开皇宫之后才学会的。
以前在宫里时,燕鲍参翅,什么样的山珍海味徐文美都吃过,那时候反倒并不在意这口腹之欲,再好的东西吃起来也不过如此。没想到出了宫,条件比之宫里天差地别,吃的东西也粗糙了许多,徐文美却渐渐品味出美食的魅力来了。
这两年他留在这边,有时候在牛贺那里,有时候在冯玉堂这边,但总体来说没什么具体事务,也就是跟着出个主意。所以大把的时间空闲下来,正好用来锻炼厨艺。如今也算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了。
平安尝了一口他做出来的菜,赞叹道,“师父,还有你不会的东西吗?或者说还有你学不会的东西吗?”
“生孩子我就不会。”徐文美眯着眼睛道。
不管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他的确都不会。平安没想到他会这么说,被噎了一下。因为——他也不会。
吃饭的时候听平安说起矿上的安排,徐文美忽然道,“其实不管这件事是谁在后面撺掇,但刘家都是逃不过去的。你打算怎么处置他们?”
“师父有什么打算?”平安立刻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
徐文美道,“是有一点想法。”
他慢慢的吃了一口菜,似乎在斟酌用词,等到这口菜吃完了,才道,“刘家只是秦州的家族,产业其实有限。”真正有能力的大家族怎么可能会困在这里?早就去京城江南开展业务去了。
“所以呢?”平安不解。
“这样的地方家族,一州的铁矿对他们来说,恐怕是家族绝大部分的产业。你一下子劝都拿了过来,等于是抢了他们的饭碗,绝了他们的前路。即便没有人撺掇,恐怕过一段时间,他们对你的反感也会越来越强烈。”徐文美说,“我觉得,多少应该给别人留条活路,否则逼到极限,他们做什么都不奇怪。”
他说完之后再次强调,“我只是这么一说,具体如何你自己拿主意。但是平安,你要让天下人过好日子,刘家为什么不在其中?”
最后这句话让平安心中微微一震。
是啊,他不是来铲奸除恶的,更没有资格认定谁好谁坏,谁对谁错,他的目标不是这个。或者换一个说法,他自己垄断秦州的钢铁,跟刘家有什么分别?无非是没有私底下的那些交易而已。
可这种是在大楚比比皆是,如果他不来秦州,那么刘家会继续经营铁矿。不能说刘家是因为他遭遇了无妄之灾,但的确是他夺去了对方手中的产业。秦州商业不发达,铁矿是刘家主营的东西。现在被他拿走,刘家要如何经营度日?
虽说他们背后还有一位皇子,但平安明白,上位者很少会管下位者的死活,有用就用,没有就直接丢掉,期望赵玟妥善安置刘家,根本不可能。若他有那样的胸怀,也就不会跟平安计较这一州之地的得失了。
第96章 奇思妙想解难题
“师父教训得是。”平安心悦诚服的道。
徐文美微笑道,“你已经做得够好了,别太着急,事缓则圆。”
平安没有解释自己并不着急。实际上他只是很多事情都没有经历过,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所以暂时还无法妥当的处理。只要指出来,就能够修正。
他想了想,道,“师父这么说,我倒是有了一点想法,不过还不全面。”
“说来听听。”徐文美知道平安主意多,但也没有想到他能够这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弓箭厂如今的工匠,大部分都是来秦州时,在路上招的流民,我答应过他们,等到安顿下来,便派人去将他们的家人接来。而且这次炼铁炉爆炸死伤的工匠和家属,也要安置。原本就在想要再如何安顿他们,这会儿师父这么一提,我有了个主意。不如建个别的厂,做些不是那么困难的手工产品,让刘家负责销售。”
“只是到底做什么,我也还没有想好。”平安道。
徐文美沉吟片刻,道,“这想法倒是不错,但除非是运到江南去卖,否则那些精巧的玩意儿,恐怕不会有市场。”
秦州虽然不在边境,但也勉强算得上“苦寒之地”,百姓的日子难过,自然没有余钱来买那些不当吃不当穿的东西。
江南地区百姓富庶,商业还相对发达。似秦州这样的地方,城里还好些,乡下基本上家家户户自给自足,除了盐这样的必需品要买之外,粮食自己种,家畜自己养,自己种桑养蚕纺纱织布。偶尔有自己家没有的,也是跟旁人以物易物,连交税都可以用粮食抵押,一年到头基本上用不到几个钱。
“这个我想过了。辉江从秦州穿过,只要顺江而下,便可抵达江南,运输方面倒是不必担心。就是关税比较难办。不过,”平安咧嘴一笑,“也不能什么事我都安排好了,让刘家自己去解决便是。”
大楚基本上没有海运,但是河运发达,沿江不知道多少人靠这个吃饭。按理说,交通方便,东西南北物产流通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这么回事。真正的原因,大抵便是因为关税繁重。从秦州往江南运东西,一路上要经过五六个州,几十个县,每过一处都要交一份关税,寻常商户根本负担不起。
这也是外来物产往往价格极贵的原因,耗费了那么多成本,要赚钱自然只有抬价。这样一来,普通人买不起,商业自然也就发展不起来。
不过像刘家这样的家族,只要跟沿路官府打好关系,需要交的税便会大大减少。实在不行,还有个五皇子呢。至于赵玟那边要怎么做,就不是平安需要关心的了。
但是要让刘家答应售卖,那么商品至少要足够独特,运到江南能卖得上价。做什么东西平安暂时还没想出来。
一般来说,商品无外乎吃穿玩乐,其中吃穿就不必说了,江南比秦州更多,根本不具备吸引力。剩下的两项,都是有钱人家才能享受得起的。
平安倒是想过,女人的钱最好赚,但是这年头的贵夫人们不像后世会自己出来采购,需要挨家挨户的上门推销。如果是本地人当然没问题,但从秦州运过去,销售周期就太长了。再说平安也不懂什么化妆品保养的方子。
孩子的钱也好赚,虽说卖不上高价,但可以走量。毕竟谁家没有个小孩子呢?那些需要机关的精巧玩意儿,江南的工匠做得最好,平安想的是布娃娃。然后问题来了:现在根本还没有棉花呢。
平安倒是叮嘱过张东远那边可以派人去找找各种作物的种子,不过目前还没有收获。
既然自己想不出来,平安自然“不耻下问”,将自己的想法跟徐文美提了提,然后问他,“师父觉得什么人的钱最好挣?”
“自然是那些文人士子们。”徐文美毫不犹豫的回答。
平安微微一愕。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时候还不是后世,女人们虽然管家,但多在内宅,少有出门。任你的东西再好,她们看不到也是枉然。就算上门推销,很多时候也会被人赶出来。而且这个时候,贵夫人们穿着打扮的风尚,是跟着宫里走的。民间的东西,人家还看不上呢。
如果在京城,这生意倒是可以做。让赵璨想办法把东西送给郑贵妃试用,只要她说上一个好字,那就是金字活招牌。
目前嘛,还是想想怎么将那些士子们的钱掏出来比较好。
书也好,笔墨纸砚也好,成本都很高。所以读书人多半都有钱,而且……文人相轻,攀比之风更重,只要卖出去的东西足够“风雅”,那么这些人自然会争先恐后的抢着买。
平安觉得徐文美的话给自己眼前打开了一扇窗。
一个接着一个的点子从脑海中冒出来。
平安去过江南,跟那边的士子来往过。虽然说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但这是一个节奏非常慢的时代,四年时间其实很短,即便是江南,发展也很慢,所以很多经验还是可以借鉴的。
第96章 奇思妙想解难题
士子们平日里除了读书之外,更多的时间都在交流,各种诗会文会踏青访友郊游……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到了文会上,除了作诗文之外,当然也要相互交流一下彼此最近看到的新鲜文章和东西。尤其是那些有名的大儒们,做的事说的话都会成为众人竞相效仿的对象。
比如平安曾经见过的温甯之老爷子,当之无愧的天下文魁,听说他年轻时有一次跟大家一起出游的时候,鞋子不合脚,遂将鞋子脱下来提着走,被人称赞“洒脱”“亲近自然”,其他人纷纷争相效仿,一时传为佳话。
平安第一次听说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就是个囧字。
但这也说明了,士子们反跟风的情况非常严重。平安可以想象,自己若是弄出一个东西,只要想办法送到温家去——让温成碧转交温老爷子不知道能不能成——肯定分分钟成为新风尚,引起哄抢不是梦啊。
论到卖弄风雅,平安几乎是立刻就想起了一样神器——折扇。
中国古代的时候只有团扇,是女子遮面用的。还有就是诸葛亮的那种羽扇,不过适用范围还是不广,估计是拿着不方便的缘故。而且气质不够,拿着羽毛扇的感觉估计跟拿着鸡毛掸子差不多。
折扇这东西据说是日本那边发明出来的,流传入中原之后便迅速风靡。即便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都时常见到它的踪迹,实乃装逼的不二之选。最重要的是,平安之前并没有见大家使用过。
所以虽然有点俗,平安最终还是决定就让大家做这个。
“看来你是有决定了?”徐文美看着平安面上神色变化,最后变成笑容,便知道结果了。他颇有些好奇的追问,“你要做什么?”
“说不好,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平安说着,叫人去准备工具,同时还打发开阳去查探秦州哪里竹子比较多。
他考虑要么就将厂子建在那边,要么就将竹子移植到弓箭厂附近,这样家属们来往的时候比较方便。这东西长得快,一个春天能发出一片来,竹子成材又快,好好培育应该够用了。
不过弓箭厂毕竟有保密性质,要是离得太近也不太合适。
竹子片成片,浆糊和宣纸都是现成的,平安很快就做出了第一把折扇。当然,限于手艺,做得没有那么精致。即便如此,徐文美看到他做出来的东西之后,也十分感兴趣,“这是扇子?”
“折扇。”平安说,“这扇面上还可以绘上山水花鸟,也可以写上诗词文章。”
“也可以留白,让士子买去之后自己写自己画!”徐文美立刻道。因为他现在就很想提笔在这扇面上画点儿什么。而拿着有自己墨宝的折扇出去跟好友交流,连炫耀都显得十分风雅,正是文人最喜欢的那种情调。毕竟每次都从兜里将自己带来的书画掏出来,实在显得十分刻意。若是展开扇面就能展示,自然更佳。
平安点头,“师父你说这东西可以卖吗?”
“当然。”徐文美握着折扇开合了片刻,赞叹道,“如此巧思,真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
平安挠了挠头,表示心虚。
这事情定下来,平安便没再去想了,这些毕竟都是细枝末节,目前索要面对的情况才是最重要的。反倒是徐文美十分感兴趣,一直在研究。过了一会儿,又道,“这东西做起来不难,怕别人学了去。”
“不要紧,只要将口碑做出去,还是有人宁愿花钱来买。”平安道。
没一会儿开阳回来了,还带回了一整棵竹子。连同枝叶一起,放在院子里占了一大片地方。碧绿碧绿的竹子带着一股新鲜的香气,徐文美看到后笑道,“我听闻南边有一种竹筒饭,将米放在竹筒中用火烤,等到熟透之后剖开,香气扑鼻。不如咱们也做一回?”
平安:“……”这联想能力真是太强大了。不过这个建议他喜欢!
自家师父现在对食物的热爱,果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平安莫名有种自己输了的感觉。
遥记得当初他也是会为了吃到更好的东西而发奋努力的人啊。
往竹筒里装米的时候,平安总觉得脑子里有什么念头闪过,偏偏又抓不住,皱着眉头想了半晌也不得其法,只好放弃。
等到竹筒里飘出香气,听到里头的水沸腾时咕嘟咕嘟的声音时,这个念头才陡然清晰了起来,平安几乎是立刻跳起来,大声的脱口道,“爆竹!”
“什么?”徐文美和开阳吓了一跳,动作一致的抬起头来看他。
平安重新坐下去,“刚刚想到了一件事。”
因为铁的产量降低,箭支的产量自然也会减少。所以平安一直在琢磨应该怎么办。刚刚脑子里闪过的就是这个念头,总算是被他给抓住了。
爆竹→火药!
热武器之所以没发展出来,有很多的原因。平安来到兵仗局之后,暂时也没有打算去搞这个,主要是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东西。对于冶铁工艺和火药配方的要求都很高。不过如果不要求做成制式,制式简单运用——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求发明出□□而只是使用火药的话,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就算是竹筒,只要是密闭的,就能够产生爆炸。火药的威力不够,那就在里面掺上铁片砂子,甚至抹上□□,用来应急是足够了。
实在不行,就再退而求其次,弄个烟幕弹什么的,至少可以掩护自己人撤退嘛!再者草原人多是骑兵,就算炸不伤人,能够吓一吓马也好,阵型一乱,骑兵也就没有那么吓人了。
反正不是用来装备军队的话,平安觉得这些办法都是可行的。
而且火器总要研究,宜早不宜迟。再说以前冶炼工艺不够,现在这不是很快就有高炉了吗?至于□□和定量,也是可以制定标准的。最重要的是,在京城的火药局,平安还要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但这里是自己说了算,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
想到这里,平安立刻兴奋起来,念头一个接着一个的从脑子里冒出来,恨不能现在就去试验一下。
“想什么呢?”徐文美伸手在平安额头上敲了一记,让他回过神来。原来是竹筒饭已经熟了。
平安反手抓住徐文美的手,一脸激动,“师父,你真是我的福星!”
今天徐文美一来,自己就在他的提示下一连解决了两个问题,不是福星是什么?难怪人家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果然很有道理。
“胡言乱语什么?”徐文美说,“是不是又想到什么东西了?”
“是有一点点想法,嘿嘿!”平安本来打算说出来的,然而话到了嘴边,却打算给徐文美留个“惊喜”,到时候自己弄好了,请他去试,然后……嘿嘿!
平安搓着手,到时候画面一定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