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作者:衣青箬 | 分类:游戏 | 字数:146.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5章 回京面圣解难题
最后平安还是没能跟着大部队一起回到京城。
毕竟京城里的人早就等得不耐烦,平安要是真的这么一路修路修到京城,恐怕这一年过去了都未必能够走得到。他自己想要用这件事情来造势,增加别人的信心,殊不知对于政治层面的东西来说,这些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其他人根本就不愿意等那么久。
皇帝也不愿意。
他的心情大概跟别人有点儿不同。毕竟不管平安做了多少事情,那也都是为了大楚和朝廷,他又不需要抢这种功劳,自己治下这样的事情越多,也就越能够说明他是个治世明君。
皇帝只是有点儿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平安弄出来的水泥路。
跟平安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这个人脑子里似乎随时随地都能够拿出许多的奇思妙想。之前的雷震子也好,现在的水泥路也好,没有亲眼看到,光是听其他人的描述,总是隔靴搔痒,让人意味不尽。
而皇帝既然有这个特权,自然就不想等下去了。——他身为皇帝,没有第一个看到这些发明已经很不快了,何况现在连那些普通百姓都见到了,自己却偏偏还要等,皇帝焉能高兴?
于是一声令下,让平安将工程队留在后面,自己带着少部分做实验用的水泥进京。
平安本身的目的是造势,现在皇帝这么迫不及待的下旨让自己回京城,显然他做得很成功,或者说成功得有点儿过分了。
饶是如此,等到平安终于回到京城时,也已经入秋了。
打马到达城门外,平安坐在马上,看着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城市,心中思绪万千。不过也让他更加肯定,这一次离开京城,是做对了。
现如今平安回想起之前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只觉得轻浮幼稚,带着几分不忍直视的自夸。
那时候毕竟刚刚穿越过来,许多事情还并不了解,只是循着本能去做。实际上那时候的平安,虽然脑子里存的东西很多,但能够联系实际的部分却少。好在还知道低调,否则的话,说不准已经做了错事,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而出去这一趟,除了经历战争的洗礼,让他平安的性格更加坚毅沉稳之外,还大大的增加了平安的见识让他更加明白自己所生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风土民情,百姓生活……这一切都是住在皇宫里不可能看见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其实这么说来,平安听同情皇帝的。因为身为九五之尊,要将自己的安危放在最前面,不能有任何危险,再加上要处理的政事也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有时间和机会离开皇宫。
就是偶尔微服出宫,也只是在京城里随便走走,那还是有几十个禁卫军守在暗处的。
至于京城外的天下是什么样子,百姓过的又是什么样的日子,那就只能靠外放的臣子们偶尔送来的奏折里寥寥几句的描述,来自己进行想象了。
所以为什么说皇帝要兼听则明?因为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别人告诉他的。如果只相信其中某一个人,说不准酒杯被人蒙蔽。当然,如果文臣集团联合起来欺瞒皇帝的话,他听再多人的话,也没有用。
所以相权有时候甚至能够盖过皇权,主弱臣强,便很容易社稷不稳。
平安觉得也许可以跟赵璨提个意见,以后让皇子们在成年之后先到外地锻炼个几年,再回京成婚。有能力有抱负的皇子,在经过了这样的锻炼之后,必然能够从一众兄弟们之中脱颖而出,比留在京城,盯着那个位置要强得多。
当然,这样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想必都是有办法解决的。
不过,眼下还是赶紧进京面圣才是。平安回过神来,发现跟在自己身后的人,都在眼巴巴的看着他。
除了齐鸣和小全之外,之前去秦州时带去的人,平安都没有带回来。而跟着他的这些人,自然都是另外一批。如果不是平安的话,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自己生长的地方,更别说是来到京城了。
这个平安看起来觉得一般般,过于杂乱逼仄的城市,对于这些人来说,简直就是繁华的人间仙境一般的存在。
所以平安停在这里发感慨,他们也不敢贸然开口,只是眼巴巴的盯着他,等他吩咐要怎么办。
平安想了想,又看了天色,道,“先去皇宫门口,我进宫见驾,你们就在外头候着。把工具和水泥都带上。这会儿时间还早,说不定皇上会让大家弄一块水泥地出来看看。”
“是。”众人连忙答应。其实就算平安不交代,这些东西也只能随身带着,因为他们找不到可以放的地方,也不放心放在别处。毕竟这可是连皇帝陛下都关心的东西,万一被人磕了碰了动了什么手脚呢?
到了皇宫门口,登记过后,自然有人进去通报,平安就跟守卫皇城的人交代了一番,让他们不要驱赶自己带回来的这些人。毕竟是皇宫门口,平民百姓不能随意过来,否则便会被驱逐。若是有官员路过看见,恐怕也会过问。
第115章 回京面圣解难题
没一会儿进去通报的小太监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满面春风的田太监。显然是听说平安回京之后,亲自过来迎接了。
“平安,你可真是叫我好等!”田太监走到宫门口,立刻笑着道,“快进去吧,陛下等着呢。听说你回来了,连折子都顾不上批。”
平安笑着朝他道了辛苦,然后才指着身后被人扛着的东西道,“秦州那里没有什么物产,我就带了一样东西回来,打算献给陛下。还请田太监帮忙找几个人来抬进去。”
田太监往后一看,发觉四个人抬着一根被布条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心中不免惊讶。
平安说秦州没有物产,他是赞同的。不过既然没有物产,他又带了什么东西回来?
不过既然是献给皇上的东西,自然就不该他问。田太监招了招手,叫了两个侍卫过来,将东西接了过去。
跟着平安过来的人从进城开始就一直处在傻眼的状态,现在见平安跟宫里人打交道也是游刃有余,还能指挥这些人,不免又惊又叹,觉得这位大人真是厉害。
到了本初殿,皇帝也第一眼被侍卫们抬着的东西吸引了注意力,“你这又是什么东西?”
“这是我孝敬陛下的。”平安道,“这一次出去,见识了不少东西,让人感念皇恩浩荡,因此便做了这东西,献给陛下。”
“是什么?打开来看看。”
平安亲自过去将上面裹着的布条解开,露出里面的东西。却是一根有三尺多长的木棍。不过细看似乎又不是木棍,等到平安让两个侍卫将之打开时,张东远忽然惊叫道,“呀,这不是折扇么?”
“嗯?”皇帝转头看他,“你知道此物?”
“陛下忘了?前儿来的消息,说是江南如今流行一种叫做折扇的小玩意儿,还送了两把过来,陛下瞧着不是极喜欢,赏了几位大人?”张东远道。
皇帝想起来了,“哦……朕记得。不过那折扇却小,能拿在手上,平安这个也是折扇?”
“张总管慧眼,正是折扇。”平安道,“别人用的折扇自然小,我这个是献给陛下的,自然要大。”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平安本来献上折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个广告,没想到宫里已经有折扇了?想必是皇城司那边送过来的,动作还挺快。听这说法,皇帝竟赏赐给了大臣?如此说来,京城里很快也要流行起折扇来了。
该让刘家赶紧开张店铺才好。
不过这个目的只是附带,真正的戏肉嘛——
等到这把巨大的扇子彻底打开,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扇面上。现在大家都知道,扇面上的内容,才是评价一把折扇价值的东西。譬如风月无边里面的镇店之宝,诗画双绝,就是只换不卖。其他文士们的作品,也是照此定价。
“咦?”皇帝看了两眼,忍不住从御座上起身,下来走到扇子前,细细打量。
其他人也忍不住往那边看,其中两个侍卫扶着折扇立起,离得近,更是一直用眼角偷瞄。不过所有人看到扇面上的画之后,都没有开口。
半晌皇帝才问,“平安,你这画的是什么?”
“回陛下,画的是西戎人兵围长安,雷震子初显神威。”平安道。
这场战争,皇帝在战报和大臣将领们的奏折之中反复看到过。但文字跟画面比起来,就要抽象得多了。而且这幅画是平安自己画的,取的不是如今流行的重意象轻内容的画法。而是极尽笔触,几乎是将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
这种西式的画法目前大楚还没有出现过,所以骤然见到这栩栩如生的画面,所有人都有些震动。
皇帝仔细的看了许久,才不断点头道,“好,好!平安你这份礼物,朕十分喜欢。你想要什么?”
“陛下这话臣可不敢当。”平安道,“只是想让陛下也看看西北战争的情形罢了,将士奋勇,三军用命,是我大楚之福。这场战争能够取胜,这些人功不可没。若是陛下一定要赏赐,臣希望陛下能够多给那些阵亡的将士们的家人以抚恤。”
“这是自然。”皇帝立刻道。
他对这份礼物实在是满意,让张东远叫人赶紧做个底座出来,将这扇子就摆在殿里,到时候他要请重臣们也过来看一看。
平安闻言眼睛一亮,脸上的笑意更深。
等到皇帝欣赏够了,让人暂时将扇子收起来,才重新看向平安,“对了,我听来禀报的人说,你把那些修水泥路的人也带回来了?”
“是。”皇帝让他回来,不就是为了这个嘛!
皇帝道,“好,那你看看,在京城什么地方修一条路,到时候朕让大臣们都去走一走。”
“这个好办。”平安飞快的选定了地方,“每年春日,金明池附近都十分热闹,京城百姓多有往赏春郊游戏水者。不过因为在城外,那里的路却一直都不好。不如就将那里铺一段路,正好西北大捷,俘虏们陆续被送到京城。届时陛下可命军队于金明池演习操练,令敌酋观我大楚军威。”
第115章 回京面圣解难题
皇帝闻言大喜,“就依你所说!朕会命有司配合,早日将路修成。”
打了胜仗虽然是好事,但是那些俘虏的处置却让皇帝十分头疼。能够被送到京城来的,都是西戎的部落首领们。
放回去自然是不可能的,杀了似乎也不太合适,一来会给西戎那边制造借口的机会,比如下次入侵的时候理由是要为这些人报仇什么的。二来人太多了,敌首可以杀,但总不可能几十人全部杀掉。
最后多半也只能将这些人软禁起来。
如此自然会令人不快,毕竟明明是世代仇怨的两国,还要浪费米粮将他们白养着。
当然,平安提的这件事,对于安置这些人没有任何的用处。但是爽啊,在这些草原蛮夷面前展露大楚国威,震慑他们,自然会让皇帝觉得高兴。
况且这些俘虏虽然是被抓住了,但是一个个都桀骜不驯,皇帝还没见过,但听说似乎个个都不肯服软,令人头疼。若是能通过这种做法震慑到他们,令他们态度软化甚至臣服大楚,自然最好不过了。
这些人都是部落的首领,想想西戎国内听说他们的首领被捉住之后叛变,如今已经成了大楚的臣子,会是什么反应?
这么一想,皇帝自然就高兴起来了,恨不能平安今日就将水泥路铺好。
对了,还有那个雷震子!眼角余光扫到放在一旁的折扇,皇帝忽然想起此事,便又问道,“对了,那雷震子,可是平安你自己做出来的?”
“找了不少西北的工匠。”平安随口胡说道,“这方子我可以交给火药局,不过如今的火药局问题重重,恐怕即便有方子,也很难做出合格的雷震子来。陛下也知道这东西十分危险,若是不慎爆炸,伤的都是我大楚子民。”
“有什么问题?”皇帝闻言皱眉。
平安便将自己搁置已久的标准化模式重新拿了出来,并且用自己在弓箭司时的事情举例。他说得直白易懂,皇帝也不由频频点头,“你说得有理,既然如此,就先令兵仗局推行这标准化流程。”
顿了顿,他又问,“此事是平安你提起,朕让你去兵仗局负责此事如何?”
“陛下万万不可!”平安吓了一跳,不是说自己回来之后进司礼监吗?为什么突然改了?还是自己表现得太好了,让皇帝动了这样的心思?
他这副急着撇清的样子反倒让皇帝惊讶,“为何不可?”
平安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点儿问题,连忙解释,“陛下,我不过是在微末之处进行修正罢了,真要让我去主持此事,恐怕会做不好。我还是留在陛下身边,动动嘴皮子出谋划策便好。”
皇帝这才疑虑尽释,摇头失笑,“你啊!既然如此,那就留在朕身边吧。”
平安这才松了一口气。不管皇帝是真的这样打算,还是只是试探他,这件事他都不会去做。因为涉及到的方面实在是太多了,事情繁杂琐碎,必须要将所有精力都投入进去。
那不是现在的自己能够做到的。
再说,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有的是人争着要去做,平安如果接了差事,那就是得罪了人,尤其是本来兵仗局的那些人,之前还是他的顶头上司,现在就被他给顶了差事,他们会高兴吗?到时候少不得又是一番勾心斗角。平安可没有那个功夫。
况且,赵璨经过这一次的战争之后,算得上是站到了台前。如此一来,自然会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他留在皇帝身边,消息灵通,也可以替赵璨看这些。若是去了兵仗局,那就真的是鞭长莫及,什么忙都帮不上了。
关键时刻,有没有人帮忙说话,差别还是很大的。或许一句话就能救了赵璨的命,平安当然不会轻忽。
现在皇帝亲口说出这句话,他才总算是放下心来。
原本他倒是还准备了别的东西,总能够打动皇帝,达成目的。现在虽然用不上了,但也可以用来讨好皇帝。
于是平安又掏出那份关于水泥路的计划书,交给皇帝,“臣在路上时,便听说朝中诸公因此争论不休。不过修路虽然是民生大事,却也算不上军国重事,竟劳动这许多人,实在是令人忐忑。臣思来想去,还是想出了一个解决之法,为陛下分忧。这只是臣的一些愚见,请陛下过目。”
“哦?”皇帝有些好奇的接过去,打开来看。
不过越看他脸色越是凝重。
平安的这份计划,经过了思考和整理,可比之前平安跟田太监说的时候细致明晰了许多。
之前田太监回京之后,只来得及在皇帝将平安的意思说了一遍,之后事情传开,朝中也有人想要插手,皇帝索性就暂时将这件事按住了,打算等平安回来。
果然,平安没有让他失望。做事的时候,他能够沉得下心,从水泥的发明到之前那个标准化,都能说明这一点。张东远也说过,平安不管去哪里,都能够带来些改变。若不是舍不得,皇帝还真想将平安到处外派,让他多做些实事。
而要他出主意的时候,他的点子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奇思妙想,又偏偏能够切中问题的核心,令人赞叹。
譬如此刻平安这份计划书之中所提出的解决办法。
以皇室的名义城里水泥公司和道路公司去做这件事。这样一来有几个好处,第一既然是皇帝出面,朝臣自然不能跟他争了。
二来有这块牌子在这里,在地方上做事时,也不至于会受到阻挠。毕竟他们有上达天听的本事,谁也不会愿意惹这种麻烦。而换做任何一方势力来做这件事,都达不到这种效果。平安还特意解释了一番,说这样做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将路全部修好,改善百姓的生活。
然而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掩盖着的第三个好处却是:水泥厂和道路公司一切盈利,将会被纳入内库之中。
之前皇帝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东西。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没想过从中捞好处。不过经过平安提醒之后,他才发觉原来这也是能挣钱的事,这样一来,交给别人,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反倒是将这部分钱纳入内库之中,更让皇帝放心。
虽说天下都是皇帝的,但是大楚开国皇帝为了避免自己的后代们骄奢淫逸,肆意妄为,所以分出了国库和内库。
国库里的钱,顾名思义就是每年国家收到的税收。这些钱取之于民,也用之于民,除了发官员们的俸禄之外,其他的都在了各种工程和政事上。
至于内库的钱,自然就是供给帝王和皇室花费。内库的钱有两种来源,一是国库拨款。每年国库都会从税收中拨出一部分放进内库。二是皇庄皇店的经营所得。不过这部分收入其实很好,也就够后妃们的脂粉钱。真正的大头,还是国库拨款。
所以平安给了皇帝一个说服大臣们的办法:成立皇家工厂和公司之后,内库便不再要国库拨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