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步天为凰

作者:步天为凰 | 分类:仙侠 | 字数:155.8万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地无私

书名:步天为凰 作者:步天为凰 字数:2260 更新时间:2025-01-29 02:12:23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呵呵,主人你懂什么了?”

天歌笑道:“呵呵,突然感觉自己恍然大悟了……”

“哦?恍然大悟,跟我说话,居然还能悟道吗?哈哈哈!”

仙鹤童子傲白心想,果然是自己的主人,没想到居然这么聪明,才几天的功夫,跟着她练功,才知道什么叫做突飞猛进……

天歌笑道:“呵呵,行善并不是让你有什么豪言壮语或大大笔地捐钱,而在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平时以体力帮助人、用钱财帮助人、用和颜悦色来对待人,以及用善心来对待众人。”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呵呵,“做善事”的范围相当广,有“出钱”做的善事,亦有“不出钱”能做的善事。有出钱的布施,也有更多不出钱的布施。”

天歌说:“所以说,行善积德,可以出钱,也可以出力。在生活中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就是行善积德。”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不是做几件好事,去道观捐点钱,这样才是功德,而是看这颗心。”

天歌:“哦,功德不在大小,在于心……”

仙鹤童子傲白:“功德的大小,功德的做法,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至真、至纯的一念之间。只要心到了,那么再小的事情,也有无量的功德,因为你的心量有无限大.真心做事,不论大小,皆有真功德。在古老典籍之中,一致同意心的能力;心的潜能是无限的。”

天歌说:“我以前认为,每天行善作恶所种下的因果,决定了事业的成功或失败。”

仙鹤童子傲白:“天地无私,唯德是亲,一点德善,自招一点福应。耐心行善,尽心布施,清心等待,宽心受苦受辱。持之以恒,相信上天是不会亏待你的。德,能护佑一个人一生、十生、千生。而善,就是启开德的一把钥匙。?”

天歌说:“那其实说来就是要舍己为人……”

仙鹤童子傲白:“呵呵,正应了全真道,“苦己利人”的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天歌好奇道:“是吗?”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全真道兴起于宋金之际,元初士人徐琰撰《郝宗师道行碑》曾评论道:“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今人陈垣在《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认为全真道迅速崛起的原因有三条:“异迹惊人,畸行感人,惠泽德人。”陈垣先生所谓“异迹”,实属各种宗教借以吸引世人的神秘形式,而所谓“畸行”与“惠泽”则属全真道“苦己利人”精神的具体表现。”

天歌笑道:“这书里面写的什么呀?”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在书中,陈垣曾列举了数则早期全真道徒“畸行感人”与“惠泽德人”的事迹,其中一则为李志常在“贞佑之乱”中不计前嫌而舍身救民的义举:“公(李志常)至即墨之山东,属贞佑丧乱,土寇蜂起,山有窟室,可容数百人,寇至则避其中。众以公后,拒而不纳。俄为寇所获,问窟所在,捶楚惨毒,绝而复苏,竟不以告。寇退,窟人者出,环泣而谢之曰:‘吾侪小人,数百口之命,悬于公一言,而公能忘不纳之怨,以死救之,其过常情远甚。’争为给养,至于康调,迄今父老犹能道之。”另一则为李志源在饥荒岁月“辟谷数旬”以济民的善举:“全真家乐与过客饵,道院所在,至者如归。尝岁饥,资用乏绝,先生(李志源)辟谷数旬,以供给来者,其先人后己类此。”

天歌说:“这种先人后己而济民、舍生忘死而救民的举动,无疑属于“苦己利人”的行为。”

仙鹤童子傲白:“需要指出的是,李志常、李志源的这种行为,并不仅仅是出于其个人的修养,而是与全真道的教理教义有关。如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在《重阳教化集》中认为,欲得道成仙则必须兼修“真功”与“真行”。所谓“真功”,具体内容为“澄心定意,打叠神情,无动无作,真清真静,抱元守一,存神固气”,而所谓“真行”的内容则为“修仁蕴德,济贫救苦,见人患难常行拯救之心”及“所行之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等。此外,王重阳在《金关玉锁诀》中要求信徒:“第一先须持戒,清净,忍辱,慈悲十善,断除十恶,行方便,救度一切众生,忠君王,孝敬父母师资。”其中的“济贫救苦”、“先人后己”及“忍辱”、“方便”等,实质精神即为“苦己利人”。

天歌说:“王重阳是个很厉害的人,小时候看电视剧,很喜欢他的形象……”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王重阳之后,早期全真道的领袖们也多对其信徒所应持守的规范进行过阐述,如邱处机《长春真人规榜》曾规定“出家”信徒的生活原则为“见性为体,养命为用,柔弱为常,谦和为德,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又说:“在众者常存低下,处静者勿起尘情。所有尘劳,量力运用,不可过度。每一衣一食,不过而用之。每计庵粮,不可积剩。治身衣物,不可贪求。或常住之物有余者,济赡往来经过贫难之士。”这些规定及劝诫的内容就与“苦己”、“利人”有关。类似的说法,在“全真七子”留下的着述中比比皆是。”

天歌说:“全真七子,就是丘处机那一行七人吧?”

仙鹤童子傲白:“嗯,总之,正是由于全真道教理教义中“苦己”、“利人”的种种说教,才有了李志常、李志源等“畸行感人”、“惠泽德人”的行为。只是这类行为并非始于李志常、李志源之辈,而是在“全真七子”之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为其师王重阳守丧期间就已开始。”

天歌说:“他们做了什么呢?”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如马钰在大定年间一直过着苦行头陀式的生活,“衣不服绢,手不拈钱,夜则露宿”,力图以苦行感人。在他的影响之下,关中、陇右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纷纷投归全真门下,故《金莲正宗记》卷三曾赞之:“数十年卧霜眠雪,几万里游山涉水,七朵金莲最先放彻,五篇秘语独自传来。”谭处端乞食于河北一带,某日遇一狂徒以拳相击,致血流齿折。路人皆为他愤愤不平,“欲使讼于官”,而谭却“容色不变,吐齿于手”,并说:“谢他慈悲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