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故宋帆影

作者:正邱 | 分类:历史 | 字数:103.5万

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战是守 众人众议有众策

书名:故宋帆影 作者:正邱 字数:2285 更新时间:2025-01-25 02:11:59

庆元城中,张、胡、袁等人正在商议守战策略,得到禀报称丞相文天祥已至城外,众人都很讶异。因为这一阵兵荒马『乱』,音讯难通,对大宋祈请使北上的事知之不详,更无人知道文天祥千辛万苦逃出元营的过程。所以城外忽然来了个丞相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但奇怪归奇怪,该有的姿态还是要有的。

文天祥在城下,被一众大小将官隆重的郊迎入城,才听说守庆元的乃是忠胜军。他对忠胜军并不陌生,对其名义上的主将、赵孟传那个坑货更加熟悉,前不久还狠狠坑了他一次。叙说过后,才得知赵孟传已经叛国降元,也就怪不得会在祈请的队伍中碰到了。

文天祥对胡隶、袁镛等人的观感很不错,在平江与赵孟传扯皮的时候就已经见过他们。至于张镝,虽然未曾谋过面,却也曾听说过他不畏强权弹劾贾似道的事迹。三人能在主帅叛逃的情形下坚持原则实属难得,让文天祥激赏不已。

如今,赵孟传的出奔虽然让忠胜军变得更加纯粹,更没有拖累,但同时这支部队也没有了名义上的主官。袁镛有他的四明军,胡隶有自己的昌国兵,张镝则有嫡系的玄甲亲军和决死营。那么,眼下的忠胜军谁才是做主的人?这是个问题。

按照朝廷最初的任命,袁镛和胡隶是并列的,而张镝原本是胡隶的副将。但张镝在护送二王到温州后又被“天下兵马都元帅府”加了官,背着刺史衔,要比胡隶和袁镛都高得多。不过这事张镝压根没提起,其他人也不知。

另外,从全歼忽都虎之兵,时间又过去了十几天,有娴于政事的张镝和纪律严明的忠胜军,庆元城已被管理的秩序井然。但城中政务主官,庆元知府、沿海制置使赵孟传位置也空缺了,张镝等人又该以何种名分占据城池呢?终归是有一点名不正言不顺的味道。

现在有丞相这样的重量级高官来到庆元,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名分的问题。了解过情况后,文天祥当场表示要为张胡等人荐举保奏表彰功劳。

在众将簇拥下,文天祥还巡视了全城,一路上观者如堵,受到了最隆重的迎接和最热烈的欢呼。文天祥的到来,对于城中还支持大宋的士民们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鼓舞,至少表明大宋旗号还没有真正倒下。文天祥也是极为感奋,对庆元的情况表示十分满意。有那么多依旧忠于大宋的子民,还有如此忠勇精锐的军队,国家的中兴何愁不能实现呢!

巡城回衙,一刻也不耽搁,就在府衙大堂召集议事,张镝、胡隶、袁镛及忠胜军营将以上主要将领济济一堂,议事的主题当然是庆元的形势及守战之策。

文天祥地位最尊,率先提出自己的计划,他的提议是:利用庆元的良好局面,以浙东为基础,忠胜军为骨干,招募数万义勇,挥师西进。雷霆之势扫清盘踞于绍兴、婺州、建德的敌军,衢州、处州、台州等地则可传檄而定,而东南豪杰必群起义兵响应。如此则两浙可望光复,进而与元军决战于临安,再联络淮东李庭芝遏敌归路,万一可成,那么局势立时就能扭转。

文丞相的计划仍旧是宏伟的,宏伟到有些不太切合实际,张镝不敢相信它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性』。因为这个计划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两浙数百万人民忽然变得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群起义兵襄助大宋。第二个是元军要忽然变得愚蠢又怯弱,必须原地不动,等着义兵们去打。实际上这两个前提都不存在,东南的百姓远没有那么团结,何况大宋的几十万正规军都彻底溃败了,更不用指望所谓的豪杰义兵。而元军也完全不可能如想象的那么不堪,恰恰相反,要比当今的大部分宋军要精锐的多。

谁也不能否认文丞相的爱国热忱,在大宋江河日下的时候,他从未放弃,也提出了很多宏伟又热血的计划,但局势的发展从来不会那么理想主义,凭着一人之力终归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听了文天祥的计划,张胡等人都是沉默,无人同意,也不反对,实际上却已经被默默地否决了。

第二个发言的是袁镛,他的建议是固守庆元。理由有三:一则庆元处于东南重地,更是坚固大城,易守难攻。二则庆元是重要港口,物资丰饶、仓储充足,还能从海陆两方面得到补充,进退裕如。三则庆元还是忠胜军的大本营,民心士气可用。有此三点,应当力保庆元不失。

张镝听了,暗暗摇头,庆元重要不假,但纵深太浅、离敌太近,己方区区六七千兵马力量也不足。坚守是不现实的,即便守得一时,恶战几场,杀死若干敌军也没多大意义,把这么重要的港口打烂了更是得不偿失。

还在思量着,身旁的陈复却抢先开口了。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脸皮厚,跟随张镝到庆元后,没人给他任命过什么职务,他却早就以张镝的第一幕僚自居,大家也习惯了此人的自命不凡。这次也符合此人一贯的风格,张镝和胡隶都还没开口,他却先发言了。

陈复的建议是率兵南下,投奔驻扎在温州的大宋行朝,因为勤王保国就应该紧跟“兵马都元帅府”的大旗才是。其实这只是明面上的理由,暗地里陈复已经多次怂恿张镝南下,所用的理由却是要他趁着温州兵势未振,及早抢班夺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张镝觉得别扭,就他而言,真要“挟天子”的话早就挟了,当初二王出奔最脆弱不堪的时候就是自己保护走出来的,又何须到此时再去夺权。而今张世杰、陈宜中文武俱在,已聚了几万兵民,难道打过去自相残杀吗。届时不说别人,眼前的这位文丞相就必然要跳出来阻止。

先发言的三个人是截然不同的三种策略,接下来应该是胡隶和张镝表态了。

胡隶对三人的观点不置可否,也没有新的看法,而将决策权推给了张镝,这师徒俩差不多完全是由徒弟做主的。

张镝的决定就至关重要了,但他对文、袁、陈的三种策略都不支持。

在他看来,这三个人是三条路。文天祥走的是最冒险的路子,是将有生力量孤注一掷的做法。袁镛则相反,是过于保守的路子,难免被动挨打。陈复的建议更不用说,纯属歪门邪路,以南下勤王为名,行篡逆之实,亏他想的出来。

所以这三条他都不准备取用,张镝有他自己的计划。